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拓展资源:三国演义

发布时间:2024-02-24 11:02:07浏览次数:32
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拓展资源:三国演义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由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发展演变而来。发展演变阶段:雏形: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初期:范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忠义水浒传》成熟:范本《西游记》《金瓶梅》章回体的文体特征:艺术特征: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尽量不使用倒叙,叙述角度基本是第三人称。形式特征:韵散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开场首尾用诗词。叙事特征:注重听说关系,正式故事前有插科打诨的短小故事,用比兴、映带、陪衬等手法。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常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来源: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代表的史传文学。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的说唱文学。作者自己的发挥创造。《资治通鉴》是《三国演义》按时间顺序排列小说框架的参照物。朱熹“尊刘贬曹”倾向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思想起了重要作用。望梅止渴和曹植七步成诗出自《世说新语》。《三国志平话》为后来的《三国通俗演义》奠定轮廓,其中虚构情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被罗贯中采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大量出现三国戏。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体现“拥刘反曹”倾向。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罗贯中:《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小秦王词话》都有署名《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通常称为“毛本”,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评本基础上修改的,代替以往版本,称为最为流行的本子。主要内容:全书 120 回。 纵向:汉灵帝至晋武帝的 97 年历史。横向:三国各方面军事、政治等形象的反映。古代军事文化的百科全书。思想倾向:拥刘反曹主要落笔处,曹魏与蜀汉的矛盾斗争。主要线索是蜀汉集团的兴衰,刘关张、诸葛为小说中心和正面人物。刘备寄托作者理想。表达还我大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绪。悲剧精神:强烈拥刘反曹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晋的结局,表明小说是悲剧作品。一切美好因素都赋予刘备集团,刘备仁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张飞勇绝,却遭到失败结局。刘备集团把义放在首位是致命弱点。刘备集团以最美好的性质失败,使读者收到悲剧美的冲击。《三国演义》艺术成就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七实三虚,最大可能增强故事、人物艺术魅力。艺术虚构的技法:细心穿插、巧于构思:空城计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于史无征、采用传说:蒋干盗书、借东风、华容道、孔明吊丧。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单刀赴会。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占华雄本是孙坚,改为关羽。妙笔生花、善于铺叙:三顾茅庐。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单一性:重要形象都有主要突出特征,与戏曲脸谱化程式化规律相似。稳定性:人物特征出于古典静穆状态。和谐性:回避性格复杂性、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全知全能到限知限能的叙事方式:全知全能:讲故事过程中产生的叙述方式,叙述人就是故事的创作者无所不知;故事的表演者对叙述方式的处理也无所不能。 限知叙事:由全知叙事中转换视角形成的叙事技巧,要求视角相对稳定并体现特定视角的主观感知特点。《三国演义》有意继承说书艺人的表演模式:笙箫夹鼓:急事用缓笔,加强延宕。横云断岭:中断叙事进程,搁置紧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独特扇形网状结构:多头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以蜀汉为中心,以曹魏和孙吴为扇形体的两端,展开三国矛盾斗争,成完美艺术整体。《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章回小说开山之作,历史小说楷模。社会:战争描写对明清以来农民起义产生影响。文学:为历史小说提供典范,同类小说大量涌现。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