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132土壤肥料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31 18:08:40浏览次数:48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农学 课程名称【编号】:土壤肥料学【113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简答题共 6 个题目,选做 5 个题目;论述题 3 题选做 2 题。一、 简答题(选做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2、主要的成土矿物有哪些?3、简述土壤水分的类型。4、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酵条件?5、简述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6、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二、论述题(选做 2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论述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的区别与联系。2、论述秸杆还田的好处及应注意的问题。3、论述我国土壤侵蚀的类型、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一 、1、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过程,水热和物质的地质淋溶过程;(2)控制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土壤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决定着物质小循环的速度和范围。主要包括湿度和温度的影响。2、主要的成土矿物有哪些?主要的成土矿物有以下几类:长石类、铁镁类矿物、云母类、氧化硅类矿物、碳酸盐类矿物、硫化物、磷灰石、铁矿和粘土矿物3、简述土壤水分的类型。1.吸湿水2.膜状水3.毛管水4.重力水4、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酵条件?原理是利用各种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混合适量的人畜粪尿或肥土,在好气微生物作用下对有机残体进行矿化分解,使各种有机物转化成腐殖质和释放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各种无机养分的过程。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 1 - 5、简述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1)盐基饱和度(2)土壤空气中的 CO2分压(3)土壤水分含量(4)土壤氧化还原条件6、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1)注意施用量及浓度 。(2)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 (3)使用的时期。(4)注意用量。(5)使用次数。(6)混喷。(7)要有针对性 二、论述题1、论述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风化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化学风化指岩石在 H2O、CO2、O2 等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作用,包括水解、水化、溶解、碳酸盐化 、氧化等过程。区别是化学风化生成了新的物质.2、论述秸杆还田的好处及应注意的问题。秸秆还田具有提供养分、提高养分有效性、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作用。秸秆愈碎愈容易分解土壤质地、结构及熟化程度、翻压、的深度也都会影响秸秆分解的速度。秸秆直接还田时,应适当配施一些化学氮肥;对缺磷土壤还应配施速效磷肥,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秸秆的腐解:秸秆应切碎(以<10cm 较好)后耕翻入土,要覆土严密,翻后应灌水,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 60%-80%,有利于秸秆吸水分解。秸秆用量:秸秆翻压量不宜过多,一般约 3000-6000kg/hm2。避免病虫还田:带病虫害的秸秆应做成高温堆肥或经沼气发酵后施用。3、论述我国土壤侵蚀的类型、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我国土壤侵蚀的类型有①水力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重力侵蚀 ④人为侵蚀 。影响因素①人为因素 ②自然因素。防治措施①从大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的形式。② 要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科技投入、政策投入等。③ 应根据土壤侵蚀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