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比较文化学》第二章 跨文化交往行为

发布时间:2024-02-02 10:02:17浏览次数:23
福师《比较文化学》拓展资源(三)第二章 跨文化交往行为第一节 语言、多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学科背景“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也是指同一文化圈内部亚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过立足对外汉语专业,文化差异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因为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交际失误,容易引起冲突的主要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人际交往。中国同亚洲地区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际交往,虽然也有文化差异的一面,但要顺利的多,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彼此之间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2.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这是显而易见的,假如一方使用一种语言,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种不同的语言,交际是无法进行的。但是,既然交际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种语言,那么用来交际的语言对一方来说是母语,而对另一方来说必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目的语”)。比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美国人交谈,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直接交际,而不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间环节。这样界定的着眼点也是由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决定的。3.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到其他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的交际;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从对外汉语专业来看,我们着眼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即双方面对面的交 谈。此外也包括伴随口语交际而可能发生的书面语交际,即文字传播方式的交际。4.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当前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界。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的侧面,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的侧面,而言语交际学凸显“交际”的侧面,这三个不同的侧面都围绕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语用”这个核心。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这么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通俗解释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问题。许多人在语言交流当中有很多障碍,最早的时候沟通障碍在于你的英语表达不好而产生误解,这是传统的看法。之后,当双方的语言能力都很好的时候,好像就没有障碍了,而这其实是我们的一种误解。研究之中发现,并不是英语好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过去所说的沟通仅仅是会表达。所以搞外语的人把 Intercultural Communicaon 翻译成中文叫“跨文化交际”。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因为前者更注重你的语言表达好与不好,而不注重沟通之中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倾向于“跨文化沟通”。同时,沟通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理解你要表达的 intended message,即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你所说的话。I know what you are saying, but not what you are trying to tellme or what you mean.而沟通则是在理解 what you are saying 的基础上同时理解 what you mean to say. 第二节 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分类1、扩展扩散在一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观念或新创造逐步向外扩散,使得接受这种文化的人和出现的地区越来越多。如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 7 世纪以来从其源地阿拉伯半岛扩大到埃及、北非和中东,后来甚至到中亚、印度以及东南亚,扩大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分布范围。如占城稻,又称占 禾或早禾,原产越南的中南部,最早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占城稻有很多优点,如耐旱、穗长而无芒,粒差小,对土壤适应性强,生长季短,从播种至收获仅 50 余日。因该稻原为热带品种,经多次移植试验才得以成功,它为中国长江以南与淮南地区的双季稻和稻麦两熟制提供可能,所以从福建向北传播,到北宋真宗时已进入淮南地区。又如,棉花是从南方和西北两路传入中国的。在东汉时在海南、云南已有种植,南北朝时西北地区已出现棉花。但是,中国的中原地区直到宋末元初才有种植。因为很多农作物的传播有适应当地水土的过程,加上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较慢,所以传播较慢。扩展扩散主要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在扩散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的,称为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人们接力似地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三种:(1)传染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2)等级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者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3)刺激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它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2、迁移扩散迁移扩散是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这种扩散方式有可能创造新的分布区即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把新观念或新工艺带到新的地区。这种扩散作用不仅传播距离远,而且同原文化区之间有很大间隔。又可分为两种类型:(1)迁居型扩散:例如,随着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他们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也带到了那里;我国华侨移居东南亚造成的中国文化在那里的传播等等。(2)移动型扩散:由于具有某种文化的人的到来,使该地区形成某种文化热,并且随着离开该地区向其他地区传播,使该地区的这种文化热又逐渐降温,以至消失。例如,在美洲,基督教的分布就是迁移扩散的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哥伦布于 1492 年抵达西印度群岛,随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便在墨西哥以南的新大陆上开始殖民活动,结果把西方的天主教带到这块新大陆上。但是,在墨西哥以北的现在的美国和加拿大,由于过去是英国人的殖民地,结果把基督教 的新教中各派别也带去了,因而,目前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则成为以基督教的新教为主。不仅宗教是如此,在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方面也往往随着移民而带到新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原是一片人烟稀少和文化后进的当地人所居住的地方。1770 年英国航海者第一次探测澳大利亚之后,英国开始把那里作为罪犯流放地,后来成为它的殖民地。结果英国人大量迁往,如今英国移民后裔约占澳大利亚人口的 95%。而当地人反比原先的数量大大下降。现在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不但在生活方式上,甚至在一些政治制度上也与英国诸多相似。文化的扩散作用随着与源地的距离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呈现时间一距离衰减现象。新文化向外扩散有时尚未达到随时间一距离衰减规律而中止的程度,也会受其他作用的影响而停止 。例如边界对文化扩散起到屏障作用。边界在阻止文化扩散通过时,起到吸收屏障作用;有选择地让部分文化扩散通过,则起到可渗透 屏障作用。一个地方接受新文化的人数随时间延续有明显的变化。开始人数不多,人数的增加也比较缓慢,中间阶段接受的人数迅速增加,末期接受的人数增加速 度减慢,逐渐达到饱和而不再增加。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