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三年模拟)

发布时间:2024-06-17 11:06:36浏览次数:34
板块二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3 年模拟一、(2023 届河南安阳二联,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先秦两汉时的楚歌毕竟是属于音乐类的文学,它的文学体式决定了它与音乐的必然联系。宋代朱长文《琴史》卷六云:“古之弦歌,有鼓弦以合歌者,有作歌以配弦者,其归一揆也。盖古人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对照先秦两汉楚歌的具体情况来看,则并非“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更多的时候是徒歌。但除了徒歌,许多楚歌是由琴来伴奏的,这让我们了解了楚歌体抒情表意的基本特性。如“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孟子反、子琴张“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百里奚之妻唱《琴歌》时是“抚琴而歌”;赵武灵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鼓琴歌》;以与钟子期为知音而名传后世的伯牙的《水仙操》;还有载于《庄子·大宗师》子桑若歌若哭而鼓琴歌“父邪?母邪?天乎?人乎”;等等——均以琴来伴奏。有的虽然是当时没有用琴来伴奏的“徒歌”,但后来也收入琴曲,如《麦秀歌》又名《伤殷操》,为后来的《琴集》所收录,楚歌《阳春》《白雪》后来改为琴曲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的经典琴曲,都说明琴的音乐特性与楚歌的文学情调有着特殊的艺术关联。故《旧唐书·音乐志》明确说:“《礼记》《家语》云: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操曲弄,皆合于歌。”楚歌多用琴来伴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琴个性化的音色与楚歌悲凉哀怨的情调相吻合。故《礼记·乐记》有“丝声哀”之说,《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亦有“丝竹之凄唳”之言,嵇康《琴赋》认为琴“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庾信《和张侍中述怀》诗亦云:“操乐楚琴悲,忘忧鲁酒薄。”也说明楚琴之音悲。近人陈思苓认为,屈宋时期的楚声用丝竹之器、清声之律,其音高而激,其韵清而秀,其调哀而伤,音乐上的基本风格是悲怨凄美,哀婉动人。当然,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它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并非只宜于“哀怨”。但古琴的音色其低沉时浑厚,古朴,苍茫,余音绵长不绝;其高亢时清亮而又圆润,富有力度而又内含悠扬之韵,极富穿透力。因此,最适宜于楚歌的伴奏,而且最适宜于表现悲凉哀怨的情调。正因为琴的这种音乐特性最适宜于伴奏楚歌,所以琴在楚地极为流行,有关琴的典故也非常多,将楚歌改编为琴曲者亦不少,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惟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可见古琴与楚歌有着特殊的音乐关系。自从魏晋时代,楚歌逐渐疏离音乐而成为独立的诗歌类型,其楚声音乐则主要由弹琴家来传播了。(摘编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的弦歌不论是鼓弦合歌还是作歌配弦,都表现出古人弦与歌相辅相成的特点,形式相同。B.孟子反、子琴张“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等事例说明除徒歌外,许多楚歌是由琴来伴奏的。C.楚歌《阳春》《白雪》改为琴曲,说明琴的音乐特性与楚歌的文学情调有着特殊的艺术关联。D.陈思苓认为,屈宋时期的楚声用丝竹之器、清声之律,声调哀伤,其音乐的基本风格是悲怨哀婉的。答案 A 根据文章内容,A 项是朱长文个人的看法,文中为“对照先秦两汉楚歌的具体情况来看,则并非‘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更多的时候是徒歌”。故选 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在反驳《琴史》认为的“歌弦必相合”观点时,并未举例展开,而是主要分析许多楚歌是由琴来伴奏的现象。B.文章列举的古人以琴来伴奏而歌的事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楚歌体抒情表意的基本特性的材料。C.古琴个性化的音色与楚歌悲凉哀怨的情调相吻合的大量事例,充分证明了楚歌都是用琴来伴奏的。D.《旧唐书·音乐志》里写到“惟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说明古琴与楚歌有特殊的音乐关系。答案 C 文中是“许多楚歌是由琴来伴奏的”,而非 C 项中的“楚歌都是用琴来伴奏的”。故选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中引用大量资料论述了先秦两汉时楚歌的文学体式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规律。B.本文列举了大量事例,如使用朱长文《琴史》中的内容,就是证明歌弦必和的例子。C.本文作者认为古琴并非只宜于表达“哀怨”,但楚歌悲凉哀怨的情调适宜与古琴相配。D.楚歌从魏晋时代逐渐疏离音乐而成为独立的诗歌类型,从而削弱了诗歌的价值。答案 C A 项,“内在规律”错,文中是“必然联系”。B 项,使用朱长文《琴史》中的内容是理论分析,是引用,不是例子。D 项,“削弱了诗歌的价值”于文无据。故选 C。二、(2023 届河南安阳调研,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 分) B.人类为了长久生存移民太空宇宙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C.(在适当的条件下)小分子发生变化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体 D.人类恐龙时代的霸主人类掌握着高科技人类会改变灭绝的命运 答案 D 根据材料二最后一句中的“或许人类最终的命运,也会与他们截然不同”,“或许”一词并没有肯定推出人类会改变灭绝的命运。另外,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的第一句中的“还处于科技较低的水平”可知,“人类掌握着高科技”错误。故选 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叙述说明时列数字能准确、直观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材料二中“46 亿年”“300 万年”“6000年”三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人类文明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B.三则材料都非常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只要掌握科学技术,人类就能完全改变地球。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人类能不能在“毁灭”前撤离地球。C.材料二语言表述科学,严谨,准确,对暂时还无法确定的事物,使用表示推测、不确定的“或许”“几乎”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文章所述的内容。D.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必须有“大气层”“水”等基本条件,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星体时,筛选二十四颗“宜居星体”后发现了“新地球”,气候更适合人类生存。答案 B “只要……就……”太绝对。另外,“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撤离地球”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的第一句中说“现在不必过于忧心”。故选 B。3.根据上述材料,探讨分析人类应如何长久生存发展,简要说明理由。(6 分)答案 (示例)人类想要长久地生存发展,就必须要从宇宙太空着手,或许移民太空别的星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理由:① 地球存在着周期性,不同的时期,统治地球的生物几乎都会灭绝,那么最终我们人类在地球上也可能会灭绝。②现在的人类,拥有智慧,创造了文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③科学家发现了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气候更适合人类生存。(开放型试题,其他答案能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 结合题干“如何长久生存发展”,可从材料二找到结论“因此我们人类想要长久地生存,就必须要从宇宙太空着手,或许移民太空别的星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结合材料二、三可筛选理由:“地球存在着周期性,不同的时期,统治地球的生物几乎都会灭绝。反过来人类想要进化成更高级的文明,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纵观地球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虽然他们的命运几乎都差不多,但是我们人类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拥有智慧,创造了文明,或许人类最终的命运,也会与他们截然不同”“科学家在筛选二十四颗‘宜居星体’后发现了‘新地球’,气候更适合人类生存”。七、(2023 届四川成都三模,4—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科普界有一群“杂乱无章”的人,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营养师……但别小看他们,他们可是科普界的“正规军”。他们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科学权威的科普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科学内容。无论是以最健康的方式诠释“吃货有道”的大学教授范志红,还是年事已高的“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抑或是用才情为科学代言的物理学家李淼,他们都激情创作,醉心科普。这些人都是“典赞”科学传播人物奖项的获得者。他们相信,只要将科普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间,总有一天,这些新鲜的科学知识会“开花结果”,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科普界还有一堆逸趣横生、耳熟能详的作品:从脍炙人口、圈粉无数的北斗导航风云史《徐颖:来自星星的灯塔》,到近几年热播的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加油!向未来》;从科普讲座《引力波,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的声音》,到优秀影视作品《重现化学》,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引发了多次传播热潮,为大众了解重大科技进展提供了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内容,再次让大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节选自《科普的花儿为什么越来越红?》,人民网 2018 年 12 月 27 日)材料二:与生活类、实用类期刊相比,科普期刊的文章较为艰深的专业内容和表达形式的限制,造成读者面的狭窄;与学术期刊相比,科普期刊没有丰厚的经费保障,需要在市场中打拼,建立一定的信誉度后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读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媒体的读者流失严重,逐渐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科普期刊的转型之路显得尤为迫切。 不同特点的期刊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内容和资源,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以扩大影响,提高用户黏性。如航天类期刊,在航天发射时可提供实时转播,聘请专家穿插专业解读;结合有关游学的规定,为广大学生读者和中小学校提供参观航天博物馆、纪念馆的服务,既扩大了宣传面,也取得了实效;举办航天技术专题讲座,让专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再如美食类期刊可与特色餐厅合作,提供试吃券、抵用券等。各家可以有不同手段,但只要特色鲜明,结合有序,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另外,期刊的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与读者进行互动沟通,分享心得,倾诉感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节选自《科普期刊转型发展需有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年 4 月 2 日)材料三:3 月 16 日,“我是科学家”第六期科学家科普能力培训班于果壳办公室成功举办。在本次培训班中,果壳编辑部内容总监谢默超向到场的科研工作人员及科普工作者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知识科普视频制作、分发经验:“果壳自 2014 年起就开始进行视频内容的探索和制作。我们做了一档更好看、更好懂的互联网知识短视频——《果壳大百科》。节目有三大优势:内容选题新颖有趣,有果壳内容团队的全面支持;互联网 MG 形式的知识纪录片,视频形式更丰富,用可视化论述的形式讲述,并采用真人叙述以及实拍素材;固定叙事逻辑,栏目感强,容易培养用户黏性。“科学传播既需要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媒介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其实科普也可以很‘抖’。从去年 3 月份开始,我们通过抖音账号‘酷炫实验室’,用新奇有趣的短视频进行知识科普,把复杂知识通俗化,把更多的科学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用户。”(节选自《如何打造科普爆款短视频,有必要把这个秘密抖出来了》,搜狐网 2019 年 4 月 4 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科普界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科普知识。B.没有“典赞”科学传播人物的“推波助澜”,科普界的一堆逸趣横生的优秀作品难以引起传播热潮。C.传统科普期刊的读者面窄,又没有学术期刊那么丰厚的经费保障,生存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D.果壳利用抖音短视频进行科普,这就是利用媒介平台宣传推广科学知识的一种较好的形式。答案 B B 项,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只说“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引发了多次传播热潮”,B 项夸大了“典赞”科学传播人物的作用。故选 B。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典赞·科普中国”活动评选出一批激情创作、醉心科普的人,打造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B.传统媒体必须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才能改变读者严重流失的现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C.一些科普期刊因为充分利用不同手段,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D.《果壳大百科》是一档内容新颖有趣,形式丰富多彩,好看又好懂的互联网知识短视频节目。答案 D A 项,“打造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错,由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可知,“打造”一词使用不当。B 项,张冠李戴。由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传统媒体的读者流失严重,逐渐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可知,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是“传统媒体的读者”,而非“传统媒体”。C 项,“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错,由材料二第二自然段“期刊的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与读者进行互动沟通,分享心得,倾诉感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可知,这只是建议,还未形成现实的结果。故选D。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用户黏性”的含义,并概括说明材料中提供了哪些提高科普“用户黏性”的方法。(6 分)答案 用户黏性 , 指用户对产品的忠实度 ( 依赖性或消费期望 ) 。 提高科普“用户黏性”的方法:① 发展更多的科学传播人物,让他们把新鲜的科学知识传播到每个人的心间;② 让优秀的科普作品传播,为大众了解重大科技进展提供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大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③ 传统科普期刊要实现转型,为大众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④ 用新鲜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把科学知识通俗化,传播给更广泛的用户。解析 由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对于提高“用户黏性”方法的举例和材料三的描述,可推知用户黏性是指用户对产品的忠实度或依赖性或消费期望。想要答好第二问,首先要理清文章内容要点,材料一第一 自然段主要写科普界的科学传播人物的贡献,可总结方法①。由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对科普作品的描述,可总结方法②。材料二主要是写传统科普期刊急需转型,根据文意可总结方法③。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表述,可直接提炼方法④。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在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制约,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十分注重二者的和谐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可与天地相通。人的“德”亦出自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因此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这正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九族”的观念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士人的加工改造,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甚至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这一系统不仅如同世界诸多民族一样纵向区分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长幼序等等横向方面也有极严格的规定。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长、尊上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作为社会心理状况的理论升华,伦理道德学说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在古希腊、罗马,人们关注的重心不是人际伦常关系,而是大自然和人类思维的奥秘,主体与客体二分、心灵与物质对立的观念深入人心,宇宙理论、形而上学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到近代,西方以“求真”为目标的学术范式一脉相承,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各自独立发展,虽有联系,但从未混淆不分。中国则不同,人伦效法自然,自然亦被人伦化,天人之间攀上了血亲关系,君王即“天子”,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主客混融的观念。中国古代的知识论从未与道德伦理学说明晰地区分开,为学的目标固在于求“真”——探索自然奥秘,而更在于求“善”——追求道德觉悟。外在的自然界既未被当作独立的认知对象与人伦相分离,以外物为所究对象的科学便遭到冷遇和压抑,自然科学、分析哲学因此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伦理道德学说却延绵不断,甚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自有其正面的积极效用。其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都肯定凡夫俗子也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伦理型文化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自周朝开始,帝王死后有谥号,群臣根据其德行政绩加一概括语。这种人格评判式的道德制约,在缺乏分权制的古代中国,所发挥的社会调节功能不可低估。伦理型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能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当然,伦理型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我们要对它进行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的新文化。(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的观念,因此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精神可与天地相通。B.历代统治者出于政权考虑,将一些血亲意识加工改造,转化为法律条文,加深了其对人们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的影响。C.在学术研究上,近代西方以“求真”为目标,而中国以“求善”为目标,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决定的。D.古代为加强对后世帝王的道德制约,发挥伦理型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在帝王死后,群臣通过加封谥号的方式对其进行人格评判。答案 B A.由原文第二段“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十分注重二者的和谐统一……因此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可知,“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精神可与天地相通,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是原因,“‘天命有德’的观念”是结果。C.“中国以‘求善’为目标”于文无据。由“为学的目标固在于求‘真’——探索自然奥秘,而更在于求‘善’——追求道德觉悟”可知,原文没有否定“求真”的目标,所以不能说中国以“求善”为目标。D.“在帝王死后,群 臣通过加封谥号的方式对其进行人格评判”错误。原文说的是“帝王死后有谥号,群臣根据其德行政绩加一概括语”,而不是“群臣通过加封谥号的方式对其进行人格评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首先提出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这一论题,继而着重分析其形成的社会根源。B.文章通过中西学术研究的比较,论证了宗法社会伦理道德学说严重阻碍中国学术发展的观点。C.尾段从正反两面论证伦理型文化的影响,进而引至如何对待的问题,具有辩证性与现实性。D.在论证过程中,文章使用“几乎到了”“主要源于”等表述,用词严谨周密。答案 B B.“论证了宗法社会伦理道德学说严重阻碍中国学术发展的观点”错误。由原文“外在的自然界既未被当作独立的认知对象与人伦相分离……甚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可知,伦理道德学说延绵不断,甚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说明宗法社会伦理道德学说并没有阻碍中国学术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将人伦观念贯彻于天地万物,这种伦理型的文化特征与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等因素有关。B.英语中的 uncle 和 aunt,在汉语中却有伯父母、舅父母等多种对应,这种汉语语言表现的背后是宗法式的伦理道德对社会心理的影响。C.“首孝悌,次见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种德育居首的教育理念与中国道德伦理学说的绵延有很大关系。D.在当下时代,我们如果能继承伦理型文化,将其中的正面积极效用发挥出来,就能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答案 D D.“就能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的新文化”错误,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批判地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的新文化”,并没有说“就能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的新文化”。三、(2023 届陕西西工大附中训练,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 分)“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义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杨倞对《荀子·正名》的注“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本义,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以“实然”指导“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西方思想家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天然本性、自在生命和现实状态为根据,去思考和说明什么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 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般来说,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是古代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之一。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和信仰对象。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方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答案 A A.“强调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错误,原文是说西方正义观“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选项去掉状语,扩大了范围。故选 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引用杨倞的注解,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B.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C.文章论证中西方“正义”概念强弱性的思路相同:先点明思考路径,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得出结论。D.文章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论证后,分析了正义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答案 C C.“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错误,原文第 6 段分析西方的情况用了两层因果关系,第 7段分析中国的情况只用了一层因果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B.无论是被看作“天经地义”的自然启示,还是来自人类良知的“绝对命令”,都可以看作正义的“理应如此”的“理”。C.“正”指“实然”状况,“义”指“应然”认知,二者间的指导关系中西方相反,因而“亢旱三年”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D.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属于儒家“仁”的学说,淡化“人权”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答案 B A.“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错误,文中说“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其中“某些”表明思考路径还是有相同部分的。C.“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推断错误,根据第 4 段,中西方在这点上认识相同。D.“淡化‘人权’概念,导致……”因果倒置,由原文倒数第二段“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可知,“淡化‘人权’概念”是果而不是因,“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是因而不是果。故选B。四、(2023 届四川成都七中检测,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审美是主体在鉴赏过程中所收获的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及心灵净化等感受,属于价值活动的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审美价 值与一般价值相比,有一定的超功利性,但其存在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各种关系之中,必然体现着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具有显著的客观性。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具体的审美实践并不仅限于转瞬即逝的美感经验,审美主体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都是愉悦情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道:“它(审美)不仅是偶然的,而且像根据合乎律法的安排并且作为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意如此……即向那构成我们存在的最终目的——我们的道德使命里去寻找。”审美可以联想到道德,人们的心灵触发美感时往往会运用道德的评价。当审美主体惊叹纯洁的颜色或庄严的韵律时,已然由审美领域自觉过渡至道德领域。由此可见,审美价值既包含情感或想象的愉悦等基本价值,亦有理性沉思所带来的超越感与升华感。审美价值内涵道德判断。无论是自然美或是依附美,只有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时,才具有审美价值。而审美价值的生成过程并不只是纯粹的鉴赏判断,还依赖于审美主体通过理性判断充分认知到自身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审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结构均是“期待视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道德理念建构了一定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并在审美判断时与其他目的协调一致,共同形成了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审美价值的出场既是主体于对象表现形式的鉴赏,也是于对象存在和本质的思考,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和谐一致。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美的体验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本质欲求的实现。这种审美体验不仅在于感官的悦纳,更在于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在理念,通过观察与思考阐释艺术形象本身的道德意蕴,从而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审美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德性的审视,人的视觉和心情的愉悦则是对审美价值的诠释和体现。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正是基于德性修养层面提出的对个体审美价值取向的要求。(摘编自范渊凯《简论审美德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审美价值具有一定超功利性,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各种关系中也有显著的客观性。B.美感经验、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都是审美价值产生的重要原因。C.如果能产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审美对象就有审美价值。D.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既有感官的愉悦,也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如果能产生满足……审美对象就有……”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无论是自然美或是依附美,只有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时,才具有审美价值”,“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某种属性时”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 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论述审美价值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有助于人们理解审美价值内涵道德判断。B.文章第二段引用康德的话,旨在论述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既有美感体验又有道德评价。C.文章第四段采用道理论证,论证了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审美价值的取向包含强烈的道德情感,即审美德性。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说法错误,文章首先指出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然后分析审美价值内涵道德判断,最后指出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因此全文是按照逻辑层层展开的,不是并列式结构。故选 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期待视野是一种审美主体在社会影响下所形成的内容及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B.审美价值不仅包含感官愉悦的审美体验,也有理性沉思所带来的德性的审视。C.因为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所以审美有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D.审美德性是审美价值的重要取向,因而高层次的审美一定会激发人们道德层面的崇高感。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在社会影响下所形成的内容及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错,从原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可知,选项忽略了“个人”的原因。C.选项因果倒置,从原文“美的体验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为‘尽 美矣,又尽善也’的本质欲求的实现”可知,选项因果颠倒,改变了原意。D.“一定会”说法绝对,从原文“高层次的审美往往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可知,原文是“往往会”。故选 B。五、(2023 届河南濮阳建业国际学校试题,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 分)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展开为一个历史变迁和衍化的过程。在早期,中国哲学除了先后传播于周边区域,对世界的其他区域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文化传统(包括西方文化)之间,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并存关系,而没有内涵上的实质交流和互动。到了明清之际,情况开始发生某些变化。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开始把西方文化,即古希腊以来欧洲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和科学思想,包括基督教思想介绍、引入到中国。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将中国古代的若干典籍,首先是儒家的经典,翻译、介绍到西方世界。17 世纪的时候,儒家经典已被比较完整地剖译成拉丁文,并渐渐为当时主流的西方思想家们所关注。在欧洲,莱布尼茨对中国哲学予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不如中国人,而且,“中国哲学比古希腊人的哲学更接近于基督教神学”。考虑到莱布尼茨时代基督教神学在欧洲仍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一评价无疑是相当高的。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同样表现出对中国哲学的多方面肯定。伏尔泰指出,“中国的儒教是令人敬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这里无疑有见于中国哲学(包括儒学)内在的理性精神。反观那一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和哲学界,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对于传教士介绍的西方思想观念也给予了某种关切,但即使对天主教思想表现出某种认同和肯定的徐光启,也将主要的兴趣放在几何学等科学知识上。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言,徐光启时代的中国哲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其中与几何学比较接近的、形式层面的逻辑学,对其形而上学、伦理学,则很少问津。王夫之认为:“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惟质测为得之。”这看法无疑受到西方实测之学的影响,但在哲学层面,却很难看到王夫之对西学总体上的正面评价。可见,明清之际重要的中国思想家,从徐光启到王夫之,对西学都已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但他们所关注的主要还是西学中科学与技术的层面,如历法、数学、实测之学等,对于哲学层面的普遍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在总体上并没有给予实质上的肯定。相对于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对中国哲学普遍内涵的关注和实践哲学等方面的推崇,中国哲学家显然没有在这方面给予西学以同样的关切。这里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由于缺乏专业哲学家的介绍和阐释,西方哲学难以展示其系统的图景,从而妨碍了中国哲学家对西学的理解;同时,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也容易使中国思想家对外来文化保持某种距离;等等。由此形成的结果之一,是中西文化之间在这一时期形成某种不平衡或不对称:西方主流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超过了中国主流思想家对西方文化的重视。(节选自杨国荣《超越非对称:中西哲学互动的历史走向》,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早期哲学是相对独立的,与其他文化传统的隔绝限制到它的影响范围和思想成就。B.明清时的传教士不但带来西方文化,也第一次使中国儒家思想走出国门,走向西方世界。C.所引王夫之语证明其受到西方的思想影响主要在科学技术,而非哲学层面的思想和观念。D.徐光启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在几何学、逻辑学等,不大关注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哲学知识。答案 C A 项,“隔绝限制……思想成就”错误,该信息于原文无据,文章第一段只是说中国早期哲学是相对独立的,并没有说与其他文化传统的隔绝限制到它的影响范围和思想成就。B 项,“第一次使中国儒家思想走出国门”错误,文章第二段只是说“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将中国古代的若干典籍,首先是儒家的经典,翻译、介绍到西方世界”,并没有说“第一次”。D 项,错误,原文说的是“徐光启时代的中国哲学家……则很少问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在论述中西哲学的互动关系时,以时间、空间为轴线,而将重点放在明清时期。B.文章探究中西哲学互动的历史,其意不在比较两者的优劣,而在促进彼此的深层理解。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指出中国和欧洲的主流思想家对于对方的哲学理解并不均衡对称。D.文章引用欧洲思想家的评价,指出中国哲学在实践哲学和理性精神方面优于西方哲学。答案 D D 项,“优于西方哲学”错误,从文章第三段来看,伏尔泰只是肯定了中国哲学,并没有说优于西方哲学。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教士充当传播文明的使者,促进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其中就包含中西哲学。 B.莱布尼茨和伏尔泰都对中国哲学评价很高,但他们视角不同,所见中国哲学的优点也不同。C.明清思想家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这部分有更多关注和理解,而对西方哲学总体上没有实质性的肯定。D.有赖于对中国哲学专业化的介绍和阐释,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有较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答案 D D 项,“有赖于对中国哲学专业化的介绍和阐释”错误,原文只提到西方哲学在中国“缺乏专业哲学家的介绍和阐释”,并无中国哲学在西方有“专业化的介绍和阐释”的表述。六、(2023 届河南安阳联考,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人类历史灿烂悠久,然而如果将其与整个地球漫长的岁月相比,却显得如此短暂。我们居住的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距今已有 46 亿年的历史了。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就已经有许多生灵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了。距今大约 5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次生命大爆发,也正因如此,地球被带入了显生宙(之前的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统称为“隐生宙”)的时代。显生宙之下,人们根据物种的不同特征又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三大地质时代之下,科学家们又依据不同阶段而细化出了 12 个纪元。(摘编自《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史,你知道多少?》)材料二:人类是地球漫长进化史中的一个时期的生物,虽然现在我们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统治地位,甚至能够改变地球上的很多环境,但是在地球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存在时间还是比较短暂的。地球形成到现在已经有 46 亿年,可我们人类出现只有 300 万年,人类文明出现更只有短暂的 6000 年,这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不过现在的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能够逐步改造地球环境,甚至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探索的目光放到宇宙之中,希望能够移民太空,来解决人类将要面临的困境。那么在未来,人类是不是不会跟地球一样经历漫长的变迁,像恐龙时代的霸主那样最终灭亡呢?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诞生其实跟太阳系的起源有着很大的联系。地球最早是由太阳系之中的一些星云聚集,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形成的一个星球,在 46 亿年前地球中部形成了地幔、地核、地壳等不同的部分,不过那个时候的地球并不是很稳定,表面的温度非常高,火山爆发频繁,而且还有来自宇宙太空之中的各种辐射、紫外线冲击波等等。但是有很多的小分子落入了原始的海洋湖泊之中,经过常年累积,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分子发生了变化,逐渐形成多分子体系,在 35 亿年前成功地形成了原始生命体,这就是最初的生命演化过程。随着生命的变化,地球开始逐步往平稳的方向发展,温润适宜的气候给生命体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从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现在的火箭升空的 21 世纪人类。随着地球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地球将不断发展变化,而人类虽然现在影响着地球,但我们的科技水平想要完全改变地球还是不可能的。地球存在着周期性,不同的时期,统治地球的生物几乎都会灭绝。反过来人类想要进化成更高级的文明,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地球根本不会等着我们进化,因此我们人类想要长久地生存,就必须要从宇宙太空着手,或许移民太空别的星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现在很多科学家都在试图探索宇宙之中能够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宇宙十分广阔,我们人类存在地球上的时间还比较短暂,还处于科技较低的水平,未来科技究竟能够达到多么发达的程度还未可知,因此现在不必过于忧心。纵观地球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虽然他们的命运几乎都差不多,但是我们人类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拥有智慧,创造了文明,或许人类最终的命运,也会与他们截然不同。(摘编自《在地球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段历史罢了》)材料三: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是否能在宇宙中找到第 2 个“地球”,如果地球环境无法好转,或许可以让人类在“毁灭”前撤离。但是,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必须拥有“大气层”“水”等基本条件,所以,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星体的时候,刻意制订了关于寻找符合标准星体的目标,其中行星的质量、气候以及整体结构都被列入考查范围。因此,科学家在筛选二十四颗“宜居星体”后发现了“新地球”,气候更适合人类生存。(摘编自《科学家发现第 2 个“地球”,气候更适合人类生存,但却不考虑移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显生宙时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2 个纪元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