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三年模拟)

发布时间:2024-06-17 11:06:22浏览次数:23
专题三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3 年模拟一、(2023 届河南洛平许济质检,7—9,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 分)记乱离吴伯箫告诉你们哟,离散了的学生们!在一个月前还被你们偷偷地呼着“青年校长”的人,现在披了一条武装皮带,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了。在每个人不与死搏斗便不能活下去的时代,生活的变幻真像白云苍狗,放下书本,扛起枪杆,正如瞬眼前的高楼大厦瞬眼后沦为断井颓垣,是莫可预测的。须知这一九三七年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我们神明华胄五千年来空前的浩劫,凡属中华民族之人谁都有份,谁都无可逃脱的。我们,四百人,为了救亡,将我们的学校,那和平日子弦歌的乐土,忍着痛白白地抛弃了。总还记得吧,出发的那天早晨,大家冒了大雨后仲冬的寒冽,鸡叫就起来,不点亮灯,彼此摸索着收拾行囊,四百人竟也听不到一点什么杂乱的声息。沉闷是那时的悲歌啊!一声集合的号音,将我们赶到广阔的操场去,记得微茫的星光下,黑黝黝整齐的队伍里发出了多少悲壮的嘘唏。记得大家不约而同地呼:“中华民族万岁!”那响彻霄汉的声音,真足振顽起懦,吓破敌人的狗胆。后来我们终于出发了,校门前大家郑重地举手敬礼,落在“枪在我们的肩膊”那歌声后边的,是那么整齐的房舍,精致的校园,满藏的图书仪器,同千万种回忆与怀念。路慢慢地远,心也慢慢地沉重起来。离开学校,命令是集中训练,从东海边岸以产梨著称的莱阳到临沂去,旱路是七百里遥远。记得晓行夜宿、风霜苦辛,凡过即墨、高密、诸城、莒县,整整走了九天。脚上磨起泡来的,嘴上生起疮来的,比比皆是。可是你们都不以为苦,觉得同前方枪林弹雨中浴血抗战的将士比,算不了什么。看看你们风尘满面,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偏偏又笑着说那种“不累不累”的大话,真觉怪可怜,但又是多么招人喜欢啊!只要同你们在一起,仿佛什么疲劳都可云消雾散,什么懒散人都该奋发鼓舞似的。可是临沂的集中,使我们失望了。只知逃退的那时的山东长官,不给训练的经费,没有训练的计划,不派负责的人员,像烈火上浇了冷水一样,人们的心全灰了。那时候,前面是火急地需要工作,周遭却布满了那样多牵扯的绳索;你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热情、胸际的郁闷,你们继续前进了。有的去西安,预备参加八路军,那曾用游击战获得辉煌胜利的队伍;有的去洛阳、开封,准备学驾驶飞机;也有的到徐州加入了某战区的军队。记得你们走的时候,与你们分别作过彻夜的长谈。把各种将来会遇到的困难详细说给你们听。问你们,钱够不够?你们说:“不要紧,我们有双脚跑路,有两手做工,只要劳动就有饭吃;万不得已,流落为乞丐也是情愿的。”问你们可会想家?你们说:“国还顾不了,要家干什么!”那回答里流露出的铁一样的意志,问话的人倒觉得惭愧了。告诉你们,到外边自己就是自己,身体要格外注意,乍寒乍暖是没人关心你的。旅伴就是弟兄,团体就是家。记得那时你们一边笑着答应着,一边眼里却含满了泪水。又后悔在那离乱的时候说那些触人伤感的无聊话了。实在是人们相聚太难,相别又是那样的不容易啊!想起了将你们一个个从慈爱的父母手中领出来,却随便地将你们撒手遣散,内心着实负疚太深。你们走后,在临沂有几天我像失群的老雁,又像一个勤苦的老农离开了他的锄头和田园,流不出眼泪,也唱不出歌。后来,你们远远从西安寄信来了,我才高兴了一点。那长长的信里,说你们怎样乘免费火车,又怎样步行;翻山越岭,走过多少崎岖的路;早起晚睡,吃过多少异乡的苦头……读你们的信,一会儿喜悦,一会儿兴奋。当时曾按你们告诉的通讯处写过回信给你们,不知收到没有?翘首云天,令人悬念不止!告诉你们啊!现在我也同你们一样,远离乡井随军工作了。家乡正因了敌人的节节进逼,同“青天”军队的望风逃窜,受着非常的摧残。敌人铁蹄下的我们的父母兄妹现在怎样的情形,真不敢想。每每读到报纸上敌人奸杀焚掠那种种兽行的记载的时候,辄令人心痛如割。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在淮河舟中,带了一帮像你们样的男女新兵向寿州进发。昨天在正阳关,听旅馆隔壁一个剧团排演《放下你的鞭子》,唱各种救亡歌曲,令我特别想起了你们。因为他们每一句剧词、每一曲歌声,都是你们曾经演过、唱过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的声调,也是沿途处处听得到的,然而我们的救亡歌咏团却风离云散了。想来真不胜浩叹!你们身体都很好吧?都在参加着什么工作?一块儿出发的人也还都在一块儿吗?想家来着,疲劳的夜里可有故人的梦境?——寿州城北八公山,是晋谢玄击败苻坚的地方,当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苻坚败得的确够狼狈。我们在这里,差不多天天有敌机空袭,危险是很危险的,可是我们也有着下棋等捷报的谢安将军的从容与镇静啊!单等那一天,同敌人来一次淝水之战,让去苻坚还差千万级的侵略者片甲不回!(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六、(2022 河南大联考,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 分)春 蚕茅 盾离老通宝坐处不远,一所灰白色的楼房蹲在“塘路”边,那是茧厂。十多天前驻扎过军队,现在那边田里留着几条短短的战壕。那时都说东洋兵要打进来,镇上有钱人都逃光了;现在兵队又开走了,那座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老通宝也听说,今年上海不太平,丝厂都关门,恐怕这里的茧厂也不能开;但老通宝是不肯相信的。呜!呜,呜,呜,——汽笛叫声突然传了来。就在那边,蹲着又一个茧厂。一条柴油引擎的小轮船很威严地从那茧厂后驶出来,迎面向老通宝来了。老通宝满脸恨意。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现在负了债。然而更使老通宝去年几乎气成病的,是茧子也是洋种的卖得好价钱;洋种的茧子,一担要贵上十多块钱。素来和儿媳总还和睦的老通宝,在这件事上可就吵了架。儿媳四大娘去年就要养洋种的蚕。阿四虽然嘴里不多说,心里也是要洋种的。老通宝拗不过他们,只好让步。现在他家里有的五张蚕种,就是土种四张,洋种一张。“谷雨”节一天近一天了。村里二三十人家的“布子”都隐隐现出绿色来。四大娘看自家的五张“布子”。不对!那黑芝麻似的一片细点子还是黑沉沉,不见绿影。她的丈夫阿四拿到亮处去细看,也找不出几点“绿”来。四大娘很着急。老通宝哭丧着干皱的老脸,没说什么,心里却觉得不妙。幸而再过了一天,四大娘再细心看那“布子”时,哈,有几处转成绿色了!而且绿得很有光彩。全家都是惴惴不安又很兴奋地等候“收蚕”。蚕房早已收拾好了。老通宝拿一个大蒜头涂上一些泥,放在蚕房的墙脚边;也是年年的惯例,但今番老通宝更加虔诚,手也抖了。去年他们“卜”得非常灵验。可是去年那“灵验”,现在老通宝想也不敢想。老通宝家的五张布子上也有些“乌娘”蠕蠕地动了。老通宝偷眼看一下那个躺在墙脚边的大蒜头,心里就一跳。那大蒜头上还只有一两茎绿芽!老通宝不敢再看。终于“收蚕”的日子到了。“乌娘”蠕动着,样子非常强健。全家都放心地松了一口气。但当老通宝悄悄地把那个“命运”的大蒜头拿起来看时,他的脸色立刻变了!大蒜头上还只得三四茎嫩芽!然而那“命运”的大蒜头这次竟不灵验。老通宝家的蚕非常好!虽然连天阴雨,气候比“清明”似乎还要冷一点,可是那些“宝宝”都很强健。村里别人家的“宝宝”也都不差。紧张的快乐弥漫了全村庄。新发的五担叶押来了。那时星光满天,微微有点风,村前村后都断断续续传来了吆喝和欢笑,中间有一个粗暴的声音嚷道:“叶行情飞涨了!今天下午镇上开到四洋一担!”老通宝偏偏听得了,心里急得什么似的。四块钱一担,三十担可要一百二十块呢,他哪来这许多钱!但是想到茧子总可以采五百多斤,就算五十块钱一百斤,也有这么二百五,他又心一宽。第二天早上,老通宝就到镇里去想法借钱来买叶。临走前,他和四大娘商量好,决定把他家那块出产十五担叶的桑地抵押。这是他家最后的产业。叶又买来了三十担。第一批的十担发来时,那些壮健的“宝宝”已经饿了半点钟了。“宝宝”们尖出了小嘴巴,向左向右乱晃。四大娘看得心酸。叶铺了上去,蚕房里立刻充满着“萨萨萨”的响声,人们说话也不大听得清。不久,传来消息,说今年茧厂不开秤。老通宝跑出村去,看看最近的两个茧厂,果然大门紧闭,不见半个人。老通宝心里也着慌了,但是回家去看见了那雪白发光很厚实硬古古的茧子,他又忍不住嘻开了嘴。上好的茧子!会没有人要?可是各处茧厂都没开门的消息陆续传来,还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全村子都是嚷骂,诅咒,失望的叹息!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加困难。并且愈是像老通宝他们家似的,蚕愈养得多,愈好,就愈加困难,——“真正世界变了!”老通宝捶胸跺脚地没有办法。有几家打算自家把茧做成了丝再说。老通宝便也和儿媳妇商量。“我们有四百多斤茧子呢,你打算摆几部丝车呀!”四大娘说。 五百斤的茧子可不算少,自家做丝万万干不了。请帮手吗?那又得花钱。同村的黄道士说,无锡脚下的茧厂照常收茧。老通宝详细问过以后,便和儿子阿四商量把茧子弄到无锡脚下去卖。阿四也同意了。五天以后,他们回来了,但还有一筐茧子没有卖出。原来那厂非常挑剔:洋种茧一担只值三十五元,土种茧一担二十元,薄茧不要。老通宝他们的茧子虽然是上好的货色,却也被茧厂里挑剩了那么一筐。除去路上盘川,老通宝他们就剩了一百元,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老通宝路上气得生病了。打回来的茧子,四大娘只好自家做丝了。过了五六天,家里米又吃完了。叫阿四拿那丝上镇里去卖,没有人要;上当铺当铺也不收。说了多少好话,总算把清明前当在那里的一石米换了出来。就是这么着,因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始以老通宝的视角写茧厂,写田里留着的短短的战壕和兵荒马乱的战争气氛,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B.小说在描写蚕事活动时,还隐隐透露出微妙的人事纠葛,使人物性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C.小说通过对老通宝一家养蚕、卖茧等相关情况的叙述,展现了百姓生活的疾苦和辛酸,揭露了资本家或外国经济势力等的丑恶嘴脸。D.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写人叙事,如比喻手法,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对蚕宝宝生长情况的简笔勾勒,等等。答案 D “对蚕宝宝生长情况的简笔勾勒”理解有误。依据原文“那黑芝麻似的一片细点子还是黑沉沉,不见绿影”“‘乌娘’蠕动着,样子非常强健”“‘宝宝’们尖出了小嘴巴……‘萨萨萨’的响声”等可知,对蚕宝宝生长情况,作者运用比喻、借代和动作描写,细笔描绘,生动形象地呈现蚕宝宝生长情况的变化,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不是“简笔勾勒”。故选 D。2.在卖茧阶段,老通宝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 分)答案 ①着急。听说今年茧厂不开秤,老通宝心里着慌了。②充满希望。老通宝看到了雪白发光很厚实硬古古的茧子,又嘻开了嘴,说明心里怀有很大的希望。③失望和无奈。各处茧厂都没开门,还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且蚕愈养得多和好,就愈困难,老通宝不禁捶胸跺脚,没办法。④气愤。无锡脚下的茧厂虽照常收茧,但非常挑剔,最后卖茧的钱不足以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老通宝气得生病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①依据原文“不久,传来消息,说今年茧厂不开秤”可知,老通宝担心茧子卖不出去,心里很着急。②依据原文“回家去看见了那……会没有人要”可知,老通宝对自家茧子质量很有信心,说明心里怀有很大的希望。③依据原文“全村子都是嚷骂……老通宝捶胸跺脚地没有办法”可知,老通宝此时感到失望和无奈。因各处茧厂都没开门,还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且蚕愈养得多和好,就愈困难,老通宝不禁捶胸跺脚,没办法。④依据原文“阿四也同意了……老通宝路上气得生病了”可知,老通宝此时很气愤。无锡脚下的茧厂虽照常收茧,但非常挑剔,最后卖茧的钱不足以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老通宝气得生病了。3.小说为什么几次写老通宝用大蒜头占卜这一细节?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这是当地风俗,年年的惯例,表现了当地人民对“收蚕”的重视和蚕事对家庭生计的影响。② 表现老通宝的迷信 , 塑造人物形象 , 也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③以大蒜头和蚕的生长变化,展示了老通宝的内心波动,也引起读者阅读心理的起伏。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依据原文“老通宝拿一个大蒜头涂上一些泥……现在老通宝想也不敢想”分析可知,用大蒜头占卜是当地风俗,年年的惯例,文章通过对老通宝手抖的动作描写、虔诚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当地人民对“收蚕”的重视和蚕事对家庭生计的影响。②依据原文“但当老通宝悄悄地把那个‘命运’的大蒜头拿起来看时,他的脸色立刻变了!大蒜头上还只得三四茎嫩芽”“然而那‘命运’的大蒜头这次竟不灵验。老通宝家的蚕非常好!”分析可知,以大蒜头发芽来预示蚕宝宝的生长,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塑造了一个淳朴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③依据原文“老通宝偷眼看一下那个躺在墙脚边的大蒜头,……老通宝不敢再看”“但当老通宝悄悄地把那个‘命运’的大蒜头拿起来看时,他的脸色立刻变了!大蒜头上还只得三四茎嫩芽!”分析可知,小说以大蒜头和蚕的生长变化,展示了老通宝的内心波动,也引起了读者阅读心理的起伏。 七、(2022 陕西咸阳二模,7—9,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 分)夜 课景凤鸣那天的夜课结束得比较晚,先是小组分析,然后是各组安排代表交流。前两日老兄兼老友从另一地区的研讨会议上回来,因忙碌受了些风寒,脸色不似往常红润,且有些咳嗽。小组交流会上,又给同学们讲了一些抗联故事。能够吸引人的,除了抗联故事本身,还有兄友的开朗乐天。抗联精神和抗联文化备受关注,身为抗联史专家的他,因此也更加忙碌。不过忙碌得高兴。明亮如昼的走廊,掉根针不只听得见,而且看得见。此时已近夜里十点,整座楼却无睡意。有的学员筹备明晚的事项,有的则读书、工作。而我们去市区,给老兄买咳嗽药。乘上出租车下山。一些未往南方去,而是选择在东北发展的年轻身影,从院子里走过,给夜的沉寂增添了活力。山的另一侧,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雕像伫立着。再往上的灵堂内,他的身首于棺椁存放。当年英雄的头颅从哈尔滨运来,尸骨从靖宇县,也就是原来的濛江县送来,均是专程护送,万千军民关注。为了更臻完美,从通化市医院找到一位个头一米九二、身量与将军相仿的大夫,替制了石膏模型,承接着已被水分、土湿、严寒冰冻侵蚀了十八年的铮铮铁骨。那座小山,被百姓叫成了靖宇山。如此的隆重,英雄配得上。走在夜色里。夜色与灯光,弥盖了远处的山影。新楼旧楼,夜行车辆,半睡之中的城市。许多营业场所,均亮着霓虹招牌。一种热闹的、带有温度的世俗气息扑面而来。车载广播里,评书有滋有味地讲着,模样有些清瘦的司机沉默地开车,不发一言,直至提起评书与讲书人,突然唰地打开了话匣子。说过去讲评书都是先背下来,琢磨每个人物,然后才绘声绘色地开讲。现在的人,没有谁肯那样下笨功夫了。隔着半道门缝,胖胖的药店营业员把药递出来,热心地提着东北风味的建议,就是不必买药了,而是直接打针。我们说针确是不必打的,专家老兄只是咳嗽。敞开话题的出租车司机阐述他的见解,就是服用红霉素。红霉素药膏、红霉素药片,没提红霉素点滴,都知道那玩意儿慢,输液时,一瓶头孢四十分钟点完,雨中的房檐水一样,可要是换了红霉素,就变成了晴了天的漏棚,一直嘀嗒到地皮晒干。热热闹闹的,不觉就到了靖宇山下。两侧布满高高低低、建成以及待建的房屋。来时冷不丁儿出屋,一片茫茫夜色,这回却看得清了。评书不知什么时候不讲了。出租车悄声停在大门前。热闹繁华的城市,此时已隐在夜色中了。树木郁郁,虫鸣嗡嗡,将各类喧繁遮挡。门卫是个年轻人,他从值班室走出来,安静地站在岗台上。室外的夜灯,清辉般流泻,身后的值班室则暗暗的。外面的光亮足够用了,他愿意坐在昏暗中,看进出的车辆与山影。园区门口,一边是东北抗联主题广场,一边是红光路、拯民路,以及以著名抗联将领命名的诸道路。出租车司机不是急吼吼地掉转车头,在灯光海洋中穿梭,搜觅与发现“活儿”,而是愿意多唠几句,此时此刻与彼时彼刻的感受。咱跟您说两句话。出租车司机说。我过去种地交公粮,一定按着平价,交最好的粮食。如今我开出租车,从早到晚,一单连着一单地接,每个月四千块。可是我认可,不在意。遇到倒地的老人,一定上前扶起。遇到需要帮助的车辆,一定停下来。不管挣多少钱,生活得怎样,我得这样做。愿意跟您说这些,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是因为你们出入这所用英雄命名的学院。当年死的人可太多啦,他们为着什么?哪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才出生入死啊。夜色里,靖宇山下,一位爱听评书的出租车司机,这样说着。不小的眼睛里,泪意在闪烁。路灯半点,森林静静,一位对家乡充满感情、对生活真诚无比的出租车司机,在东北深秋的夜色中,自发地把历史与今天、学习与传承联结起来。年轻的门卫在圆墩形的岗台上站立着,在半暗的光线中,不打扰山坡的每一棵树。不过是偶遇,却分明感到,无论故交老友、出租车司机还是年青一代,都被各种新变化感动着。感动于东北古老城市生命力的焕发,感动于来自时代最深处的风潮。就连买咳嗽药,普通人丰富的医疗知识,都能折射出小病忍着的时代已经过去。而过去的过去又怎么能忘记?英雄的雕塑,在山的肩头伫立。陵园院墙的周边,已铺上木质栈道,供行人散步与瞻仰。抗联纪念馆和市民健身的休闲广场均建起来了。庄严肃穆的陵园,正成为历史文化景点,供瞻仰游览的同时,也成为红色旅游资源。英雄不需要静谧,不怕被打扰,愿意将陵园变成人民公园。 英雄和周围的山城合成一体,融于土地与生活之中,融于国家与人民之中——融于一次夜课之后,来源于生活、根植于历史的又一次夜课之中。(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通过“我”在英雄城市中的所见所闻,将历史与现实链接,展现了城中人对历史的崇敬、对家乡的热爱。B.文章叙述的好友在夜晚时分为学生讲授抗联故事、出租车司机对他人施以援手,都表现出红色基因和英雄精神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C.文中对靖宇山下城市夜晚的环境描写,都是为了凸显这座英雄城市如今热闹的氛围和带有温度的世俗气息。D.文中的“我”始终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即使写到和出租车司机交谈,也没有用常见的对话体,而是运用了转述的方式。答案 C C 项,“都是”错误,城市夜景还有凸显庄重肃穆的氛围的作用,如“热闹繁华的城市,此时已隐在夜色中了。树木郁郁,虫鸣嗡嗡,将各类喧繁遮挡”。2.文章选材详略得当,略写专家授课、门卫的坚守,详写出租车司机的故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详写出租车司机故事的意图。(6 分)答案 ①以小见大。出租车司机送“我们”时与“我们”唠嗑,让“我”更加充分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②突出形象。出租车司机过去交公粮时按平价交最好的粮食,后来开出租车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车辆都会施以援助之手,表现出他对家乡与家乡人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真诚。③ 揭示 主题。用普通人的表现折射出红色基因和英雄精神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解析 出租车司机与“我们”谈论评书、红霉素,以及他对他人的帮助,让“我”更加充分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详写出租车司机的故事有以小见大的作用。由“我过去种地交公粮……生活得怎样,我得这样做”可看出出租车司机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真诚,突出了人物形象。出租车司机认为“当年死的人可太多啦,他们为着什么?哪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才出生入死啊”,“自发地把历史与今天、学习与传承联结起来”,表明在这座城市,普通人传承了英雄精神,揭示主题。3.文章以“夜课”为题,有哪些含义和作用?请加以分析。(6 分)答案 含义:① 好友在夜晚时分为学生讲授抗联故事。②出租车司机在夜晚跟“我们”分享他对家乡的热爱。③东北这座古老城市焕发生命力,红色基因、英雄精神得到很好的传承。作用:①“夜课”统摄全文,文章先写好友给同学们上“夜课”,再写“我们”下山为好友买药,引出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②与首尾呼应,文章以夜课的内容开头,以对夜课的感受结束,结构完整严谨。③揭示主旨,文章揭示了红色基因和英雄精神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对“我”而言,也正好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历史的一次夜课。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表层含义:结合“那天的夜课结束得比较晚,先是小组分析,然后是各组安排代表交流”,老友在“小组交流会上,又给同学们讲了一些抗联故事”可知,“夜课”指好友在夜晚时分为学生讲授抗联故事;根据“咱跟您说两句话……我得这样做”可知,“夜课”指出租车司机在夜晚跟“我们”分享他对家乡的热爱。深层含义:无论是老友讲授抗联故事,还是出租车司机与“我们”的唠嗑,都体现了英雄“融于国家与人民之中”,红色基因、英雄精神得到传承。作用:文章以时间为序,先写“那天的夜课结束得比较晚……且有些咳嗽”,然后写“我们去市区,给老兄买咳嗽药”,接着引出下文的所见所闻所感,如门卫的坚守、出租车司机的故事等,“夜课”统摄全文。开头写道“那天的夜课结束得比较晚”“抗联精神和抗联文化备受关注”,文章结尾写道“英雄和周围的山城合成一体……根植于历史的又一次夜课之中”,文章以夜课的内容开头,以对夜课的感受结尾,标题与文章首尾呼应。由“英雄不需要静谧……融于国家与人民之中”可知,革命英雄精神融入了普通民众心中,对夜课本身的内容不作详写,却通过详写夜课后的经历来表现“我”的体悟,即生活与历史就是大课堂,卒章显志,标题揭示主旨。八、(2021 云南昆明三检,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 分)燕食记葛 亮在此之前,我为了采访“同庆楼”的荣师傅,足足准备了两个月。但在三天前,荣师傅离开了。这个消息对我来说不啻惊雷。很快,媒体就发出了消息,说九十六年的老店同庆楼要易主了,改了个名叫“同庆茶室”。谁接了盘?就是店里原来的八个老伙计。 我心里一阵颓然。说起来,跟这个茶楼文化的研究项目,是我一个夙愿。祖父四十年代时,曾经短居粤港,在他一篇旧文里,确切而生动地写过广式的点心,难得文字间竟有不少机趣。在我看来,他一向面目严肃,定是受了许多的感染,甚以为是,方落笔成趣。其中呢,他又重点地写了同庆楼。一个谈不上是老饕的人,竟在莲蓉包上盘桓了许多笔墨,这足以让我好奇。难得的是,竟还有许多的考据。我初来香港读书,姑祖母为我接风,便在同庆楼。那也是我第一次领略广东的“茶楼”。“饮茶”的阵仗,热闹得不像话。人头攒动,茶博士穿梭其间,眼观六路,竟好像与所有人都十二万分的熟稔。这份眼力见儿,一个熟客刚坐下来,他便拿起一个钩杆,利利索索地将来客的鸟笼挂到天花板上去,下一刻便去了另一张桌子收拾招呼。我当时瞠目,浑然不觉身处香港闹市,仿佛进了某个民国戏的摄影棚。小时候,与外公也去过老式茶馆。外公手里捧着那把老朱泥,一喝便是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喝到夕阳西下,人的胃口喝淡了,心也清淡了。这份清淡,于一个儿童却很不相宜。跟了几次,我就再不要去了。而同庆楼的满目烟火,却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过了一会儿,便见后厨摇摇晃晃地走出了一个胖大身形的人。满面红光,头发则是茂盛雪白的。他很灵活地在人群中闪身而行,一路拱手,和每座的食客贺着新年,而似乎人人也都认识他。走到我们这一桌,他喜气洋洋地说:“钟太,恭喜发财。”姑祖母看看我,说:“荣师傅,有人赞你的包点好好味呢。”荣师傅看看我,说:“谁家的年轻人,好靓仔。”姑祖母说:“你倒是认一认,像是谁?”荣师傅认真地看了一会,摇摇头,说:“熟口面,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姑祖母说:“这是我小哥的孙。”荣师傅的笑凝在脸上,似乎心思游离在回忆里,方才一惊,说道:“是毛教授的后人?”姑祖母说:“所以说,这舌头是跟着血脉生的。过往我们两兄妹,为了你这口莲蓉,从广州的得月阁,跟到香港的同庆楼。”荣师傅哈哈大笑,笑得很开怀。我就这么和荣师傅认识了。荣师傅是同庆楼的行政总厨,从老字号迁港,历经三朝。在店里的威望足够,对我总像是个爷爷辈的人,笑得如同他手打的莲蓉,温软厚糯。后来,发现了爷爷的这本笔记,我更觉得如冥冥中有所示。思量再三,我便申请了一个关于粤港传统文化的研究项目,打算好好地和荣师傅谈一谈。谁知苦心孤诣准备了两个月,待到要和荣师傅见面,却碰到了同庆楼“政变”。我去荣师傅家里见了他。他见了我,似乎十分高兴,拿出一整个“金枕头”,叫身边的人劈开来给我吃。作为同庆楼的行政总厨,辛苦了几十年,荣师傅住得不算宽敞,甚至可说是简朴。四十年的老唐楼,两室一厅。年久失修,空调轰隆作响。我的目光,在窗前被经年烟火熏得发黑的神龛流连。荣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家有房屋千栋,睡觉只得三尺。”我终于问:“荣师傅,您真的不做啦?”荣师傅本已黯然的目光,闪动了一下。我说:“您那打莲蓉的手艺,是撑住了同庆楼的。”荣师傅笑一笑,问:“毛毛你倒说说,要打好莲蓉,至重要是哪一步?”我自以为做足功课,便说:“挑出莲心?挑走了才没有苦味。”荣师傅叹口气,说:“至重要的,其实是个‘熬’字。”“我就说说自己这颗老莲子吧。自我在得月阁,由学徒做起,如今已经七十年。这七十年,同庆楼风里浪里,多少次要关门的传闻。我呢,都当它是雨打窗,只管在后厨打我的老莲蓉。去了莲衣,少了苦头,深锅滚煮,低糖慢火。这再硬皮的湘莲子,火候到了,时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个稔软没脾气。九十六年的老店啊,挨过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风暴,撑过二〇〇三年的非典,他们说关,就关?!”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过来,说:“所以这店,让那八个老伙计盘下来了。”荣师傅愣一愣,笑了,说:“是特许经营权,一次过三年期租。那帮老家伙,哪来这么多钱?一月租金就是四十万啊。这不是遇上了大金主了吗?哈哈哈。”我嗫嚅了一下:“荣师傅,莫不是……?”荣师傅还是笑,他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都是身外物。这同庆楼啊,熬过了所有的人,连同我这把老骨头,也熬到了今天。你说说,是不是合该和它同生共死,总得帮它熬到百岁整啊。”(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篇设置悬念,“我”用两个月时间准备采访的“同庆楼”前朝元老荣师傅,竟在三天前离开了,媒体的消息也为悬念助力,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写祖父旧文相关情节时三用“竟”字。第一处写出“我”对面目严肃的祖父写广式点心富有机趣的惊讶,后两处与第一处所写内容不同但情感相近。C.“我”小时候陪外公去喝茶的老式茶馆,与广东的茶楼形成对比,一个冷清,一个热闹,写出“我”对满目烟火的广东茶楼的喜爱和对老式茶馆的不喜。D.小说有些内容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比如荣师傅做了几十年的行政总厨却住着简朴老旧的唐楼,最后却是接手同庆楼的大金主,小说读起来曲折有致。答案 C C.“对满目烟火的广东茶楼的喜爱”错误,小说中说“同庆楼的满目烟火,却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同庆楼并不能替换成广东的“茶楼”,范围不同;“对老式茶馆的不喜”错误,这一点在小说中没有体现,小说中只说“这份清淡,于一个儿童却很不相宜”。故选 C。2.小说插叙了发现祖父旧文和姑祖母为初来香港读书的“我”接风的情节,请分析其作用。(6 分)答案 ①补充说明祖父与同庆楼的渊源和“我”与荣师傅相识的经历,交代“我”采访荣师傅的原因;② 写出了同庆楼老字号的历史悠久和茶点很受欢迎;③ 写出了荣师傅热情随和、手艺高超的特点;④ 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 行文富于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以及插叙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回顾插叙的常见作用,如对情节的补充说明,使结构紧凑,补充背景资料,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等等。然后分析插入的内容,根据“祖父四十年代时……竟还有许多的考据”等可知,这插入的内容补充说明祖父和同庆楼的渊源,可以看出同庆楼的历史悠久以及这里的茶点受人欢迎;结合接风的内容“姑祖母为我接风……我就这么和荣师傅认识了”可知“我”和荣师傅相识的经历;同时通过“满面红光……荣师傅哈哈大笑,笑得很开怀”可以看出荣师傅的随和热情以及手艺的高超。接着看插入内容和上下文内容的关联。首段说“在此之前……足足准备了两个月”,插入部分可以看出“我”采访荣师傅的原因,同时也让文章的情节富于变化,内容更为充实。3.葛亮说,在这部小说里,我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常与变”放在了一个制点心的师傅身上。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常与变”的表现。(6 分)答案 ① 作为广式点心传统手艺人的代表 , 荣师傅用传统技艺给食客带来的享受和记忆是一种 “常” ; ② 荣师傅七十年来和同庆楼相依相伴,是一种“常”;③ 从老字号迁港,历经三朝,荣师傅从小学徒到行政总厨,再到幕后的“大金主”,见证了作为茶楼文化载体的同庆楼,九十六年来的风风雨雨,这是一种“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常与变”的内涵。所谓“常与变”指的是“固定和变化”。然后结合文中主人公荣师傅的表现以及经历来说明这种“常与变”。先看“常”。从文中来看,荣师傅是广式点心传统手艺人的代表,他制作点心的传统技艺给食客带来的享受和记忆是不变的,是“常”;结合“这七十年,同庆楼风里浪里……只管在后厨打我的老莲蓉”可知荣师傅七十年来和同庆楼相依相伴,是“常”。再看“变”。结合“荣师傅是同庆楼的行政总厨,从老字号迁港,历经三朝”“却碰到了同庆楼‘政变’”“自我在得月阁,由学徒做起,如今已经七十年”“是特许经营权,一次过三年期租”“这不是遇上了大金主了吗”可知,同庆楼和荣师傅的身份是变的,荣师傅从小学徒到行政总厨,再到幕后的“大金主”,这是变的,同庆楼历经三朝,最后被荣师傅承包,这也是变的。 A.文中写“高楼大厦瞬眼后沦为断井颓垣”,旨在揭露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残酷,表现师生们面对浩劫的悲愤。B.临沂分别时,作为校长的“我”与学生们做了彻夜长谈,怀有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舍,也怀有满心的歉疚。C.“我像失群的老雁,又像一个勤苦的老农离开了他的锄头和田园”,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手法,写出了“我”的怅然若失。D.文中回顾了离校集训的过程,插入了过去的校园生活,与当时战局结合起来,交织着“我”对学生和家国的爱。答案 A 文章第一段中的“高楼大厦瞬眼后沦为断井颓垣”主要是说明“生活的变幻真像白云苍狗”“是莫可预测的”,而不是“旨在揭露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残酷,表现师生们面对浩劫的悲愤”。2.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历史上的淝水之战?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此时作者正向寿州进发,那里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② 以历史上淝水之战的结局鼓舞士气,坚信会赢得胜利;③ 稳定人心,在抗战的危难时期,要有谢安将军的从容与镇静;④ 藐视敌人,指出日本侵略者不如苻坚实力强大,一定会惨败。解析 可结合上下文及文章的主题思想来作答。结合原文“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在淮河舟中,带了一帮像你们样的男女新兵向寿州进发”“寿州城北八公山,是晋谢玄击败苻坚的地方”可得出第①点。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可得出第②③④点。3.对于学生先后到临沂和西安的境况,“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到临沂 , 感到失望。 和学生一起满怀热情、历经艰险来到临沂参加集训,却发现长官只知逃退,集训没有着落。②到西安,感到喜悦和兴奋。获悉学生顺利到达西安参加能打胜仗的八路军,为学生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而高兴。解析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战斗环境,造成不同的感受。抓住题干中“感受”这个词,从原文中追溯原因,根据“可是临沂的集中,使我们失望了。只知逃退的那时的山东长官……不派负责的人员……人们的心全灰了”“你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热情、胸际的郁闷,你们继续前进了。有的去西安,预备参加八路军,那曾用游击战获得辉煌胜利的队伍”等可概括分析。二、(2023 届四川绵阳诊断考,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 分)文本一: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杨 朔一九三七年八月。翠蓝色的曙光如同春晴的海潮,平静地、舒缓地淹没了树木、村舍、田野,以及高原的全部。黎明爬上高原,清爽;爬进窗洞和门缝,光明;爬到人们的心头,活泼。活泼的心情化成轻松的嬉笑和无节奏的口哨,旋转在东,旋转在西,旋转在村镇的每个角落。有一个人却包裹在薄雾似的忧郁里。当他收拾好行装,从桌上抓起军帽,他忽然迟疑地、留恋地,用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帽前的五角红星。这徽章陪伴他将近十年,给了他勇气和信念。门外响起迟缓的脚步声。进来的是一位老头儿:脑袋上斜压着一顶毡帽头,夹袄的大襟虚掩着,拦腰紧系了一条青搭布。嘴里咬着旱烟袋杆,他语音含混地说:“早呀,邹同志,东西都捆好了吗?”邹金魁三步两步迎上去,热烈地拍着老头儿的脊背道:“是你啊,张大爷!怎么?过秋天了?”“可不是,早起风太硬。”张大爷从他刚刚缝好的夹袄上摘下一根白线头,又拍拍前襟,“我说,同志,你们要不要喝碗稀饭再走呢?”“不,不,昨天已经骚扰你们一顿了。老百姓还送来许多干粮,路上有得吃了。”屋外隐约地传来一阵噪闹的声音,邹金魁急急转换话头说,“出去吧,张大爷,同志们大约都集合了。”在一方平阔的谷场上,灰色的军服,蓝色的短褂,来来往往交织在黄土色的阳光里,如同布机上的木梭。从一堆集聚着的人群中,坦率而开心的大笑时时爆炸开来。远处,邹金魁同张大爷并着肩膀走来。他走近谷场,朝着人堆里叫道:“小鬼,快去把我的铺盖卷搬来!”继而,他转向贵生,亲热地一拳打在青年强健的胸脯上。贵生有一张黝黑的圆脸,粗眉毛,圆眼睛,鼻头散布着几粒粉刺。他帮助士兵捆好一架骡驮,交抱着两臂退下来。邹金魁凝望他一回,开心地打趣说:“张大爷,你该给儿子讨房老婆了,人家也是二十一岁的人啦!”“我不要老婆,你也没有呢!”贵生倔强的脸庞抹上一层女孩子似的羞红。 “你不能比我呀,我是当兵的,哈哈!”又是一只粗大的拳头飞来,这次却被贵生接住了。贵生伸出自己的右手说:“来,咱们再掰掰腕子,看我的力气长了没有?”张大爷望着他们无嫌隙的嬉笑,满意地眯起眼睛。他拔下嘴里的旱烟杆,在鞋底敲敲烟灰,重新装上一袋,不紧不慢地说:“讲几句话吧,邹同志,送行的人真不少呢。”士兵站成一条笔直的行列,油腻而破旧的军装掩藏着许多颗纯洁而坚定的心。他们直视着前方,焦点集中在他们长官身上。邹金魁反扣着手,低下头,脚尖蹴开几块碎小的石子,遂后又挺起胸膛,扫了一眼农民充满热情和期待的脸庞。惆怅像是一阵轻风掠过他的心头。这难得的惜别情绪使他也奇怪自己的反常。终于,他用一种习惯的腔调开始说话了,意思却是诚恳的:“同志们,我们就要走了,平常蒙你们好意招待,实在应当感谢……”他忽然侧转头,高声询问士兵:“你们住的屋子都打扫干净了吗?”“干净了。”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下去:“我们这次开拔,不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现在全国已经成立统一战线,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我们是要开到前线去打日本,打侵略我们的日本!”张大爷并不曾细听这篇简短而响亮的演词。他的眼皮低垂,眼光似乎透进地面,间歇地吧嗒一下他的烟袋。他的确舍不得他们走。从他们来后,生活是多么容易啊!捐少,税少,实行什么统一累进税,连放印子钱的李德斋也给吓跑了。他们非但不刮地皮,反倒帮助老百姓组织自卫军……“啊!这群人太好啦!”他不觉轻细地自语着,之后又跌进迷惘的沉思里:“看看邹金魁,一点儿没有官架子,一到春秋,还领着同志们帮扶大家伙犁地啦,打场啦。”他的思绪像是一缕游丝,荡到这儿,荡到那儿,这时候一阵鼓噪把它无情地击断了。“欢迎区长说话!”张大爷仓皇地抬起头,脸上的细密的皱纹急遽地伸缩着,形成一副寂寞的苦笑。他从嘴角拔下烟袋,摸摸他的花白胡须,又咳嗽了两声,但他依旧不知道应该从哪儿说起。“我说什么呢,同志们?”一个吞吐的停逗,“你们走吧!打日本去吧!等你们打胜仗回来,咱们一定再喝一顿酒,叫它比夜来还热闹!”“鼓掌!”邹金魁朝背后一扬手,大踏步跨到张大爷的身前,热情地抓住他的略微抖颤的枯手。从老人的湿润的眼眶,邹金魁又望到张贵生的黝黑的圆脸。这个青年闭紧嘴唇,极力装出镇定的样子,可是他脸上不自然的笑容却把他完全出卖了。锣鼓、喇叭,出其不意地从人群里喧腾出来,同军队的号角搅成一片。邹金魁迈动长腿时,向欢送的人群挥舞手臂,大声地同他的熟人打招呼:“好好干吧,贵生,我们后会有期。”田野里熏蒸着残余的暑热。叫哥哥、纺织娘,得意地在谷穗和高粱秆上鼓动翅翼。蓦然间,它们噤住声音,纵跳到深密的草从里隐匿起来。迎着高高的朝阳,唱着豪迈的军歌,战士渐渐地迷蒙在塬头碾起的黄色的尘雾里,撇在后面的是一些黝黑的脸面,神情从紧张变成无助的失望。(有删改)文本二:当我写完这部小说的最后的一个字,放下笔,我的神经不觉一跳——这不是由于一件工作完成后应有的兴奋,而是日本法西斯魔鬼的飞机正从我的头顶掠过。在我寓所前的高射炮忽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写这部东西,有小小的企图,希望能够解剖一下在某种新的社会制度之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究竟是怎样的不同?书里所描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曾经发生的事实。这不是简单的新闻纪事文 , 当然 , 故事是 经过我的一番点染 , 而且小说化了。但是从开始 , 我便压制着自己的笔尖 , 不使小说流于夸张。 然而,在这部不像样的东西里,我希望它会含着一些活力,能够对于统一战线呈献出一点不足道的微力!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五日(摘编自《写在<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之后》)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翠蓝色的曙光”“黎明爬上高原”让帕米尔高原显得清爽、光明、活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红军到来后,这里发生了积极变化。B.面对张大爷的盛情邀请,邹金魁“急急转换话头”,“急急”表明他不愿给百姓的生活造成更多的干扰,这可看出他时刻将老百姓放在心间。C.红军战士穿着“油腻而破旧的军装”,但他们内心却“纯洁而坚定”,从中可看出这支队伍虽然装备非常简陋,但他们信念坚定,不畏艰苦。 D.邹金魁临别时对贵生说“我们后会有期”,这既是同贵生告别,也是对他成长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尽快地转变观念,跟上队伍,一起参加战斗。答案 D 此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 项,“希望他能够尽快地转变观念,跟上队伍,一起参加战斗”无中生有,从文中可知,不存在“转变观念”的说法。故选 D。2.黎明之际,为什么邹金魁“却包裹在薄雾似的忧郁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 分)答案 ①红军与百姓关系亲密,产生了“军民一家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留恋红军的战斗生活。②离开后,为百姓日后的生活而担心,因此心里有忧郁。③对抗日统一战线和抗战的担忧。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形象、动作、语言等进行分析。结合原文“当他收拾好行装……给了他勇气和信念”“看看邹金魁,一点儿没有官架子,一到春秋,还领着同志们帮扶大家伙犁地啦,打场啦”“我们这次开拔,不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打侵略我们的日本”等可得出第①③点。结合原文“邹金魁反扣着手,低下头……这难得的惜别情绪使他也奇怪自己的反常”“捐少,税少……反倒帮助老百姓组织自卫军”以及结尾“撇在后面的是一些黝黑的脸面,神情从紧张变成无助的失望”等可得出第②点。3.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对文本二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 分)答案 ①这是朴素的真人故事,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的抗战情形。②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纪录新闻,也是为了宣扬抗战人物的形象,激发人们对抗战的关注和对英雄的热爱。③虽然小说经过了渲染、修饰等艺术加工,但题材是真实的,是时代的真实写照。解析 由文本一可知这是一篇以革命根据地人民斗争为题材的小说,开头“一九三七年八月”交代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文本一中邹金魁、张大爷以及贵生既是“经过我的一番点染,而且小说化了”的人物形象,又是当时军民的代表,所以不是“简单的新闻纪事文”。但军民之间的感情,以及他们对抗战的热情却是真实感人的,所以下文作者谦称为“不像样”,其实这是一种“题材的真实,艺术的呈现”。三、(2022 四川眉山月考,7—9,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 分)田埂上的里尔克周华诚花香满径——我是说,田埂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金银花是攀爬状,在灌木丛中开出袅袅娜娜的双色花朵。水芹的白色小花细密而整齐,从水沟里举起花束。盛大的柚子花香已然落幕,在与这个季节擦肩而过时居然还留下了一丝余香,如同用了好闻香水的女人,走后很久,房间里依然有令人恍惚的暗香。天地之间,田野之上,此刻是草木们的大房间,我要赞颂它们的丰富与精彩。两位朋友来乡野看我,我把他们带到了田埂上。我用这样的方式会客——端出大自然的果盘。蓬蘽(土话叫作“妙妙”)红彤彤的,却并不多了,只有少数几颗躲藏在叶片底下。这无疑是村庄里的孩子们巡查好几遍之后遗漏下的。我们如获至宝,摘下丢进口中,尝到了童年的滋味。酸模(土话叫“酸咪咪”)正在结它的果实,其果实为薄片状,一串一串,好看极了,仿佛是挂满枝头的风铃。揪来一根酸模,把茎放进口中细嚼,能嚼出酸溜溜的味道,可惜它已经很老了。野燕麦(土话叫什么,我忘了)高出别的杂草一两尺,弯腰垂挂它的果实。这种野燕麦仿佛是一种粮食,居然迫不及待地在这时候率先奔赴成熟之途。我揪下野燕麦的果实,放进嘴里嚼,能嚼出甜丝丝的混合了青草汁水的味道。它的米浆像奶一样白,尚没有凝固。朋友揪了几把野燕麦扎成一束,这是可以用来插花的好花材。桑葚也快要成熟了——我们在田头发现一棵桑树,上面结满果实,可惜想象中的黑紫色的果实一颗都没有出现,大部分都只是有点猩红,果子口感偏酸。一只蚂蚁在桑葚枝上勤勉来回,探头探脑,我认为它已经把每一颗果实的成熟日期都编排好了。没有谁能比它更了解这些桑葚。尽管如此,我还是霸道地摘了几颗桑葚来吃——跟对待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除了尽可能多地打开感官去感受,你别无办法。这是五月二日傍晚的稻田。朋友来看我,我就把他们带到田埂上,大地、田野,此刻俨然是我的居所。我邀请朋友驻足,细细聆听鸟语。鸟儿们的声音极为丰富,长的短的,低声部和高声部,转调,奏鸣曲,小夜曲……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盛大的演出。这么多种类、如此繁复而长时间、这般阵容庞大的演出,很显然已经让我亲爱的朋友们震撼了。我问他们,对于鸟语乐团的演出有什么看法。他们认真思考,字斟句酌地说:“天哪,没想到,稻田里真的有这么多鸟鸣,而且,这么清晰。”是的,他们曾在我的微信里听到过鸟鸣,那是我用手机录的“十二秒鸟鸣”,很多人也听过了;但是,一旦置身于真正的原生态的艺术现场,那纤毫毕见、纯洁无瑕的音色之美,还是令他们感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用任何摄录设备记录、存储、传输这些鸟鸣,都会使鸟鸣的美好损耗过半,每一只鸟儿对于自己声音细微之处的处理,有它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一次发声都融入了它的半生经验。而用 手机摄录和传输是对美好声音的轻慢。此时的寂静之声,唯有闭上眼睛,用耳朵来细细聆听,用心灵来触摸感动。我叫不出那些鸟儿的名字。如果我能像我的朋友阿乐那样,是一位鸟类摄影高手;或者像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保护区的陈声文那样,是一位植物学或鸟类学的专家——那么我只要远远地打量一下那些鸟儿,就能很轻易地报出它们的名号,事情就会变得有趣得多。白鹭两三只,从我们的眼皮底下展翅起飞,过一会儿又有两只从田间起飞,一会儿又有一只起飞,随后又降落。灰头麦鸡、须浮鸥、四声杜鹃、雨燕、树鹨、山鹨、灰山椒鸟、白头鹎等等,这些鸟儿,一定都是我们稻田里的常客,它们就在这个黄昏,就在我眼前这片尚未翻耕的稻田里起起落落,而我无能为力。我无法言说,无法让鸟儿感受或相信我的热切,并且(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它们似乎对我的态度毫不在意。在这一点上,我发现自己确实有一点一厢情愿。这是五月二日傍晚在田埂上发生的一切。我还可以告诉你,后来我的两位朋友,就在田埂上蹲下身来,他们在鸟鸣中,在花香与果实的诱惑下,把草茎子或别的什么塞进口中咀嚼;或者把头探到草丛中间去;或者有一刻,甚至直接趴到野燕麦丛里了。我不知道他们在那里干了些什么。但是,田埂上的傍晚让我想起了里尔克的句子。里尔克说:“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这个絮絮叨叨的诗人,我相信他此刻就站在我们的田埂上自言自语:“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当我们来到这片稻田,就会回归到天真如孩童的状态——“无论如何,你的生活将从此寻得自己的道路,并且那该是良好、丰富、广阔的道路,我所愿望于你的比我所能说出的多得多”。(摘编自《青年作家》2020 年第 4 期)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我”的口吻来讲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思,兼有向读者介绍和与读者对话的意味,能带领读者进入情境。B.第二段运用拟人和比喻,描写金银花和水芹的花朵、柚子花留下的余香,以表现草木不拘于时节的蓬勃生命力。C.文章逐一解释田埂上各种野果在土话中的叫法,既赋予野果们鲜活的乡土气息,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之情。D.文章重点描写田野上事物的纷繁动人,结尾引用里尔克的话,由实入虚,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思索。答案 B “以表现草木不拘于时节的蓬勃生命力”错误,作者描写金银花和水芹的花朵、柚子花的花香,是为了表现草木的丰富与精彩。2.作者说“我叫不出那些鸟儿的名字”,随后又列举了“灰头麦鸡”等一系列的鸟名。对此你如何理解?(6 分)答案 ①叫不出名字指“我”对鸟的类别不够熟悉,表达了自己不能更亲近、更了解这些鸟儿的遗憾之情。②列举一系列鸟名,可以表现田地里的鸟形态各种各样,种类丰富。③对鸟名的罗列是“我”对田地间小鸟的想象,表现了“我”对鸟儿们的喜爱和想更了解它们的热切心理 , 突出了“我”对大自 然的热爱。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和作用的能力。通过“如果我……是一位鸟类摄影高手……事情就会变得有趣得多”可以看出,叫不出名字指“我”对鸟的类别不够熟悉,情感态度上表达了不能更亲近、更了解这些鸟儿的遗憾之情。然后作者进行了一番想象,“灰头麦鸡……白头鹎等等”,罗列了一系列鸟名,通过虚写的手法凸显了田里鸟儿种类的繁多,更加表现了“我”因为叫不出名字、辨识不清它们而心生的遗憾,照应上文,借此进一步体现“我”对它们的亲近和喜爱。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这些鸟儿,一定都是……相信我的热切”,同时表明上述列举的鸟名是“我”对田地间小鸟的想象,表现了“我”对鸟儿们的喜爱和渴望更多地了解它们的热切心理,突出了热爱大自然的中心思想。3.本文标题是“田埂上的里尔克”,但作者在文末才联想到“里尔克”,这样安排有何深意?试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从含义上看,“里尔克”指田埂上花草鸟类等美好事物,以及由亲近这些事物联想起的里尔克的哲理。②从结构上看,前面用大量笔墨写“我”和朋友们在田埂上的享受,结尾一段用里尔克的名言点题,揭示哲理。结构安排看似“主次失当、头重脚轻”,但很新颖别致,前面的笔墨恰是充足的铺垫 渲染,这样结尾才有有力的点题深化。③从文章中心来看,结尾用里尔克的名言深化中心 , 启发人们亲近 大自然的重要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并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段落体会作者这样拟题和写作的意图。首先从文中找到能够照应题目的内容,比如带朋友到田埂上游玩、展现田埂上事物之美的句段,与题目中的“田埂上”相照应,密切关联;然后分析其作用;再结合结尾进一步分析标题和末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题目和正文关系密切。第一段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第三段“两位朋友来乡野看我……端出大自然的果盘”、第五段“这是五月二日傍晚的稻田。朋友来看我……细细聆听鸟语”等,均关联了题目中的“田埂上”,写“我”带着朋友去田埂上,与他们分享田埂的美。第三段描写了“我”和朋友咀嚼蓬蘽、酸模、野燕麦等的情景,表现了自然之美能使人回归天真如孩童的状态。第五段中“他们认真思考,字斟句酌地说……还是令他们感动”,表现了自然之美只有通过身处其中,用感官和心灵感受才能真正获取。文章前八段照应题目中的“田埂上”,充分展示了大自然之美,为表达中心思想充分蓄势,内容丰富,同时感染了读者。末段照应题目,是对全文内容和中心的升华(深化)。末段开头说“但是,田埂上的傍晚让我想起了里尔克的句子”,这里的“但是”,话锋一转,强调只是欣赏鸟语花香等还不够,接着通过引用里尔克的名言启迪我们:要学会深入思考生活,感悟大自然,珍惜人生,让生活美好丰富,保持纯真,享受快乐、幸福与恬静。综合全文来看,“里尔克”既指田埂上的美好事物,又指由这些事物联想到的里尔克的哲理。四、(2022 青海海东一模,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 分)玻璃城市喻永军赵欣已经是第九次坐着吊篮升上去了。吊篮的绳索缓缓地牵动,吊篮离地面越来越高。在高高的楼顶,马子义戴着草绿色的军帽,帽檐从楼顶的墙沿上偶尔露出一角。这是离家乡莴寨一千二百五十公里的一座城市,三面为沙漠所围。赵子扬站在赵欣的身后,脸上毫无表情。赵子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这儿砌了四年瓷砖,原先有个搭档有事回家了,现在的搭档就成了赵欣。活儿很简单,往新楼的墙体上砌瓷片。赵子扬干这活儿已经有些名气了,老板开始看过几次,用手一摸就啥话也不说了。“高手。”他心里夸赵子扬。赵欣、马子义来这里很突然。两个高中生,穿着去年军训时的军装,就站在赵子扬的面前了。“干啥来呢?”赵子扬看着儿子赵欣。“打工,二十多天时间闲着呢。”赵子扬说:“耍两天回去。”口气是没有商量余地的。第二天,赵子扬六点去工地了。赵欣与马子义进入了戈壁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站在了沙漠的边沿。他们无数次在班上讨论过的沙漠,并没有带给他们浪漫的感受。空气中是沙粒游走的细微的声音,脚下是沙海,不远处是金黄的沙丘、沙浪、沙脊,无边无际,这是腾格里沙漠的一角。太阳从沙漠东面照射过来,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书本和现实的距离。赵欣脚板有些疼痛,有些失落。马子义笑笑说:“这才是真实的腾格里。”赵欣说服赵子扬,成了赵子扬的搭档。马子义也没闲着,在楼顶照看配重块。施工吊篮一米宽三米长,赵欣第一次跨进吊篮的时候,脸色有点儿发黄,手抖个不停。赵欣想站起来,但上升的吊篮摇晃得让人眩晕。吊篮落地,赵欣的脸色才恢复正常。这个黑瘦的、长脖子的男孩,直到一个星期后才完全弄清楚了“搭档”的含义,并且能将准备工作做得井然有序:两个一大一小的水杯泡上苦丁茶,放在吊篮的顶里边;砂浆桶里和好砂浆,吊篮起升的时候,再加上小半桶水稀释;盛灰浆的瓷盆、灰铲、瓦刀用清水抹洗一遍,摆放在赵子扬顺手的地方。吊篮大致在八层楼高的地方停下了,赵子扬锁定好了绳索,弯腰拾起了灰铲。赵欣从砂浆桶里舀出半盆砂浆,然后开始用一块湿布抹净瓷片,一片一片过手。赵子扬伸出手,赵欣就递上一片瓷片,一片一片的瓷片被赵子扬贴在了楼体上。只有赵子扬抽烟的间隙,赵欣才能放眼看看四周。无数座这样的高楼遍布在这座城市里,许多栋楼的瓷片都是赵子扬他们贴的。瓷片贴好,再装上各色的玻璃,整座城市就成了一个玻璃城市,高贵,陌生,美丽。赵欣想,父亲这辈子都不可能住进这样的城市了,但自己上大学、找工作,就有可能住进这个玻璃样的城市里。太阳已经照了几个小时,赵子扬的腰往下塌了一些。 就在这时候,赵欣看见了西边漫天的沙尘卷了过来。他说:“爸,你看西边!”赵子扬回转身,惊得张大了嘴巴,说:“沙尘暴!”他扔下手里的东西,一把将赵欣按在吊篮里坐下,说:“坐好别动。”话音刚落,风就到了眼前。吊篮被风吹离了楼体,又被用力地抛开,重重地砸在楼体上,砸出的响声惊天动地,有撞碎的感觉。新贴的瓷片被砸脱落了一些,“刺啦啦”地顺楼体滑了下去,摔碎在地面上。接着吊篮又连续撞了七八下。然后,吊篮的失控加剧,撞击之后,被风扭动,斜着一升一落,一翻腾,瓦刀和灰盆被颠簸出去撞在楼体上,落向地面,发出碎裂的声响。风中传来马子义的声音,赵欣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看清,马子义在下边五层的一个窗口露出头,向他们招手,军帽已经被风吹落。赵欣张嘴想喊,风中的沙子吹进嘴里,呛得他直咳嗽。赵欣看见赵子扬管控升降装置的手臂,被绳索牵着在楼体上连续撞击,然后突然软了下来。风力在继续增大,天色更暗了。赵欣在吊篮的摇晃中,慢慢站直身子,伸手抓住了吊篮上的绳索。绳索在风中绷得很紧,他伸出手抓住了赵子扬抓着升降机关的手,那只手垂了下去,血沿着袖管中的手臂流了下来。赵子扬瞪着眼,样子很凶。吊篮在赵欣的操控下开始慢慢下降。他眼眶开始发热,一边控制着手里的下降按钮,一边用单薄的身子抵紧赵子扬的身子,让他慢慢地坐了下去。到了五层窗口,风力已经转弱,马子义伸出一双瘦弱的手,抓紧吊篮的绳索。赵欣固定好吊篮,弯下腰用肩膀顶起赵子扬的屁股,把他从窗口送了进去,接着自己也跟着翻了进去。几天后,在返回的列车上,马子义和赵欣看见了远方的沙漠的闪光。城市退得很远,马子义说:“腾格里,蒙古语的意思是,长生天、最高的神。”赵欣听了,不想说话。二人头抵着头趴在窗台上,看着远方出神。不一会儿,火车开始穿越隧道。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尽管赵子扬在吊篮中工作时“脸上毫无表情”,但一旦危险降临,他首先将赵欣按在吊篮里坐下,表现了赵子扬的舐犊情深。B.在父亲抽烟的间隙,赵欣放眼欣赏城市,认为父亲这辈子不可能住进这样的城市,而自己可能有机会,表现了他的自信以及对父亲的轻视。C.小说写“老板开始看过几次,用手一摸就啥话也不说了”,从侧面表现了赵子扬往新楼墙体上砌瓷片的技艺的精湛、高超。D.小说以“火车开始穿越隧道”结尾,故事戛然而止,但语意双关,既交代旅途实景,又暗示两位年轻人在人生征程中跋涉、成长。答案 B “表现了他的自信以及对父亲的轻视”分析错误,这一情节并没有表现出轻视的意思,这是对父亲这样的城市建设者的真实处境的描述。故选 B。2.小说两次写腾格里沙漠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6 分)答案 ①真实的腾格里沙漠并没有带给赵欣他们浪漫的感受,让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书本和现实的距离,为下文写城市建设者的生活做铺垫。②再次说起腾格里沙漠时,赵欣“不想说话”,表现了历险后心情的复杂。③前后两次写腾格里沙漠,以表现赵欣他们前后的变化 , 再现了他们成长的经历 , 引发读者思 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出现腾格里沙漠是“他们无数次在班上讨论过的沙漠……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书本和现实的距离”。真实的腾格里沙漠并没有带给赵欣他们浪漫的感受,表明赵欣他们没有经过生活的实际历练,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如今真正体会到书本和现实的距离,此处为下文的内容做了铺垫,在后文中,赵欣真正感受到城市建设者生活的艰苦与危险。小说第二次出现腾格里沙漠是在小说的结尾,“几天后,在返回的列车上……赵欣听了……火车开始穿越隧道”,此时的赵欣经历了在吊篮上的危险过程,在精神上已经得到成长,他看到父亲为了救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所以再次说起腾格里沙漠时,赵欣“不想说话”,表现了历险后心情的复杂。这两次写腾格里沙漠,是为了表现赵欣他们前后的变化,在经历了真实的城市建设者的生活之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这两次描写再现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引发读者思考。3.小说以“玻璃城市”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玻璃城市”高贵,陌生,美丽,是幸福生活的象征,是城市建设者的劳动成果,以“玻璃城市”为题,赞美了城市建设者。②“玻璃城市”的美丽、光鲜与城市建设者的艰辛、劳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与情感。③“玻璃城市”是赵欣对城市的感受与评价,正是在这座城市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父辈工作的劳苦与艰辛,获得了精神成长,以“玻璃城市”为题体现了人物的成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首先,“玻璃城市”给人以光明、干净的感觉,高贵,陌生,美丽,是幸福生活的象征,这样美好的城市出自城市建设者之手,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他们奉献的见证。所以,以“玻璃城市”为题,体现了对城市建设者的赞美。其次,通过对赵子扬工作生活的描写,写出了城市建设者工作的艰辛和危险,美丽的“玻璃城市”是建立在城市建设者的艰辛工作之上的,这就使“玻璃城市”的美丽、光鲜与城市建设者的艰辛、劳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建设者的崇高赞美之情,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再次,“……整座城市就成了一个玻璃城市”,是赵欣对城市的感受与评价,但在城市的光鲜外表之下,是城市建设者们艰苦的劳动和付出,在经过亲身的体验之后,赵欣认识到父辈工作的劳苦与艰辛,获得了精神成长,所以小说以“玻璃城市”为题体现了人物的成长。五、(2022 河南九师联盟考前押题,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 分)起蛟图曹应东那是一幅名曰《起蛟图》的画。画中高崖巨石,老树参差,杂草偃侧。崖畔两人,一人弯腰佝背,惧怕万分;一人衣带飘扬,惊惧回首。空中乱云翻滚间,分明是一条蛟龙正风驰电掣般腾空而来。一股浓浓的杀气从画里迎面袭来,令坂田一郎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坂田一郎立于画前,静默良久,方才开口问道:“这是刘先生临摹的?”见爷爷点头承认,坂田一郎由衷赞道:“先生的摹品竟有如此神意!”稍一停顿,竟突兀地请求道:“能否有幸向先生借真迹一观?”爷爷的目光仍停留在画上,沉默片刻后,才答道:“兵危战乱,真迹想来已经毁于战火了。”坂田一郎抬起头,用镜片后的两只小眼睛怀疑地盯了爷爷半天,才喟然发出一声长叹,然后用低沉的声音说:“是我坂田一郎命薄,难见真迹。但有幸,得遇先生,如蒙先生不弃,还望能追随先生学习博大精深的堪舆术[注]。”也就是在那天,坂田一郎提出要在大青山择一处高地建碉堡,并就此征求爷爷的意见。爷爷沉吟片刻,大袖一挥,手指大青山说:“蛇首山。”我敢说,在那一刻,爷爷的身上一定隐隐散发着几分三国时卧龙先生的风采,谈笑间,天下大势已定矣。于是,不久之后,蛇首山上便有了一座碉堡,十个鬼子扛着几门迫击炮驻扎了进去。也就是从那时起,挑水上山的任务落到了父亲的肩上。水是从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在蛇首山畔的悬崖下方汇成一方深潭。那段时间,天不亮父亲就得出门到深潭挑水上山。当年,父亲也就十一二岁。父亲说,那时,只要他登上蛇首山刚卸下肩上的担子,就会有个鬼子像幽灵一样从他身旁冒了出来,像刺刀一样的目光在那两桶水上刺来刺去。那时只要山下稍有风吹草动就发射炮弹,炮弹落在地上爆炸的声音更是地动山摇,煞是惊人。大青山地方志对这件事也是有记载的:是年初夏,我游击队于深山中潜出,敌觉,一时枪炮齐作。大青山有五峰,蛇首山是大青山最为奇特的山峰。它仿佛是在平缓的山脉间突兀昂起的巨蟒的头颅,高逾数百丈。这样的地方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现在,在大青山的山洼处还能依稀看到当年留下的弹痕。小时候,父亲不止一次带我去过那里。不懂事的我,在布满深浅不一弹痕的青石上欢呼雀跃,蹦来蹦去,而父亲则凝望着那些弹痕,默然伫立,久久不语。以现代地理知识来看,大青山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暴雨,常有崩塌、泥石流发生。旧时代识文断字的人没有几个,认为造成如此巨大灾难的始作俑者只能是蛰伏于山中的蛟。那时,坂田一郎有事没事总是主动和爷爷讨论《起蛟图》。爷爷说:“由蛟化龙不仅需要忍受一千多年漫长而寂寞的时光,更需要渡过天、地、人三劫,这条幸运的蛟才能化龙无虞。否则,这条蛟的一生修为便就此作废。”坂田一郎说:“不知这条蛟现在是否渡过这三劫?”爷爷看了看他,又抬头望向远方的大青山,沉默无语。此时必须要提到大青山的雨了。暴雨未至,狂风先起。狂风卷起乌云,闪电划破长空,巨大的雷鸣仿佛就在你的耳边炸响。如果持续时间一长,起蛟就是大概率的事了。明代汪肇肯定不止一次地见过如此旷日持久的暴雨,经历过起蛟时的风起云涌,否则他那幅传世之作《起蛟图》又怎么会画得如此生动,如此传神?父亲说,那一次暴雨比任何一次都要猛烈。准确地说,雨已经不是在下了,而是从天上往地上倒,天地连成一片,根本分不清天地的界限。坂田一郎显然有点发蒙。他忍不住问起爷爷:“刘先生,这样的天气会不会引发起蛟呢?” 爷爷回答说:“不确定。”坂田一郎不停地眨着眼睛,再一次问爷爷:“刘先生,我们处在蛇首山一脉隆起的地带,按照堪舆术推理,即便是起蛟也不会危及我们,是吧?”爷爷笑了笑,并没回答,但脸上浮现的笑容却是充满了自信。雨一停,爷爷打发父亲去给蛇首山的碉堡挑水。他将做好的搭杵递到父亲的手里,又情不自禁地抚了抚父亲的头。父亲的眼睛里一些湿漉漉的东西正要趁机涌出,这时就听到爷爷对他大声叮嘱道:“孩子,山路湿滑,一路小心啊。”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后来的一切都按照爷爷预计的在发生。果然,瀑布断流了。接着,彩虹出现了,巨大的彩虹,如梦似幻。然后,巨响骤然而至,惊醒了梦幻。那是惊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天崩地裂一般。那声巨响之后四周便呈现出死一般的寂静,人犹如置身于远古寂然无声的苍穹之下、旷野之上。然而,父亲并没有看到那传说中的蛟。就在这错愕间,一个更为巨大的声响在大青山深处轰然炸响,蛇首山也随着那声炸响顷刻间消失在视野里……地方志记载,这是大青山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山体坍塌事件,驻扎在山上的 122 名日军全部死亡,同时遇难的还有一个刘姓堪舆师,系大青山游击队成员。收藏界消息灵通人士称,他以绝顶技艺将《起蛟图》真迹藏匿于一根搭杵中,后代遵照其遗愿将古画无偿捐献给国家。如今,那幅《起蛟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删改)  [注] 堪舆术,即相地术,俗称风水术,是占相阳宅(生人住宅)和阴宅(死者墓地)的地形、环境、结构、坐向以测断吉凶的方术。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对《起蛟图》的描摹富有张力,物与人活灵活现,形神皆备,既突出画作的不凡,又渲染了氛围,为下文做了铺垫。B.“爷爷”与坂田一郎谈论《起蛟图》时,提到蛟要成功化龙需经历多重苦难,这隐喻了中国人民面对强敌深藏隐忍、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C.小说塑造“爷爷”这一形象时,两次写到他沉默不语的神态,表明“爷爷”在酝酿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计划时,关于生死的思想斗争也异常激烈。D.小说从“我”的视角,追忆“爷爷”和“父亲”的抗日往事以及“父亲”带“我”游历大青山的经历,便于勾连起祖孙三代爱国精神的传承。答案 C “关于生死的思想斗争也异常激烈”错误,“爷爷”沉默不语是在思考如何让敌人上钩,而不是在生死方面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不符合“爷爷”勇敢的精神。故选 C。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爷爷”的形象特征。(6 分)答案 ①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擅长堪舆术,有娴熟的临摹古画技艺。②沉稳老练,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利用堪舆师的身份,巧妙与敌人周旋。③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利用当地的暴雨山崩与敌人同归于尽,嘱咐儿子将国宝献给国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可抓住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侧面描写有坂田一郎对“爷爷”的态度等,且“爷爷”是堪舆师,由此可知“爷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擅长堪舆术,有娴熟的临摹古画技艺。“爷爷”利用堪舆师的身份,在与坂田一郎的斗争中设置陷阱,且未被敌人发现,巧妙与敌人周旋,可见“爷爷”沉稳老练,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从“父亲”对“爷爷”当年事迹的回顾和“爷爷”对《起蛟图》的最后处理,可见“爷爷”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3.小说在叙述故事过程中,插入地理知识、地方志、消息等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丰富了小说的内容。②小说中间部分交代大青山的地理环境特点,为后面的“山体坍塌”情节做了铺垫。③ 结尾部分补充交代山体坍塌的结果和《起蛟图》的下落 , 使故事 情节更完整 , 主题更凸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相关内容的作用的能力。“大青山有五峰……万夫莫开”,这些内容显示确有大青山这一地方,再加上介绍地理特点等内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以现代地理知识来看……常有崩塌、泥石流发生”,小说中间部分交代大青山的地理环境特点,为后面的“山体坍塌”情节做了铺垫。“地方志记载……同时遇难的还有一个刘姓堪舆师”“收藏界消息灵通人士称……那幅《起蛟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结尾部分补充交代山体坍塌的结果和《起蛟图》的下落,使故事情节更完整,突出了“爷爷”的爱国精神,主题更凸显。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