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管理法
发布时间:2025-04-17 08:04:00浏览次数:8第六节 疫苗管理法一、A11、接种单位不需要具备下列条件A、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B、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D、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E、二级乙等以上医院资质%2、接种第一类疫苗由( )承担费用A、地方卫生机构%B、个人%C、政府%D、医院%E、诊所%3、《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日期A、2005 年 6 月 1 日%B、2006 年 6 月 1 日%C、2007 年 6 月 1 日%D、2008 年 6 月 1 日%E、2009 年 6 月 1 日%4、采购第二类疫苗,可以通过()渠道进行采购A、省级共用资源交易平台%B、疫苗批发企业%C、疫苗接种点%D、政府%E、药店%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做到票、账、货、款一致,并保存至()备查A、三年%B、不得少于五年%C、超过疫苗有效期 2 年%D、1 年%E、六年%6、《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A、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B、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C、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相关各方均无过错但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损害%D、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E、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7、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A、一次性补偿%B、分批次给予补偿%C、属个人体质问题,无需补偿%D、残疾者按原工资每月补偿%E、需承担刑事责任%二、A3/A4
1、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数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医院就诊,首诊医生及时处理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 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名学生仍有恶心,并伴有焦虑,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排除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1>%、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该事件所出现的情况属于A、药品不良反应%B、预防接种异常反应%C、医疗事故%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群体性心因性反应%<2>%、属于《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A、心理因素发生的群体心因性反应%B、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损害%C、与受种者疾病偶合出现的损害%D、疫苗治疗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E、接种医疗违反接种程序造成的损害%三、B1、A.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B.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C.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D.责任区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E.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1>%、接种单位接种疫苗A%%B%%C%%D%%E%<2>%、接种单位应当承担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46,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47,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2005 年 3 月 2 4 日国务院发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自 2005 年 6月 1 日起施行。
【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48,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本行政区域的接种单位。【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49,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索取上述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2 年备查。【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3,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4,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5,点击提问】二、A3/A4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人群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如在学校、教堂、寺院或公共场所,一些人目睹一个人发病,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也跟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并出现相同症状。【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7,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面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8,点击提问】三、B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1,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该题针对“疫苗管理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52,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