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语言媒体
发布时间:2023-05-08 15:05:18浏览次数:91地理教学中的语言媒体语言媒体是用言语的形式来承载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它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大类。其中有声语言就是指口头语言,而无声语言则包括书面语言(如教科书等)和体态行为语言(如眼神、手势、头语、体态和表情等)。作为无声语言的主要形式地理教科书,已在第 3 章进行了阐述,本节不再赘述。1 语言媒体的特点语言是传播地理教学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因此语言媒体可直接影响地理教学的效果。地理教学语言既具有一般语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教学情境和地理学科双重属性。1.1 科学准确地理教学语言媒体的科学性指的是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及修辞的规范,不带语病,不会引起歧义;第二,地理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不说废话,杜绝官话、套话、空话,尤其是口头语;第三,地理教学语言要用学科的专业术语为指导进行讲授;第四,地理教学语言要求推理富于逻辑性,论述问题要有系统性。1.2 教书育人地理教学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因此地理教学语言要具有教育性。地理教学语言应该深思熟虑,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它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地理教学语言要文雅,要有分寸感和教育性。教师要避免讲粗话、脏话和假话,要不能恶语伤人,不能以讽刺和挖苦性的语言批评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地理教师应该加强语言修养,重视地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发挥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作用。 【阅读卡片】 教师忌语 40 条 1.3 启发引导(参见:视频--引导性语言【宽带】【窄带】)地理教学语言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传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地理教师一方面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寻求答案,获得真知。地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仅在于课堂上多提问,它更注意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讲究“开而弗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1.4 情感熏陶地理教学语言具有感染性,通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情感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通过音调、音高、音准的变化来吸引和感化学生外,地理教师的手势、表情、体态行为乃至目光的交流也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1.5 生动幽默地理教学语言还具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时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能维持 15-25 分钟,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听课上。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指教师以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开启人的智慧,强化记忆。
1.6 个性突出既然语言是人的思维的产物,又是由声音为外壳的,那么,不同的教师授课,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形式和效果。即使同一位教师,也会因为时间、地点、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使教学语言富有变化,使得教学语言服个性突出的特点。学生在个性突出和富有变化的教学语言环境中,会接触到多样化的语言熏陶,对自己的语言乃至思维的发展都是很有利的。 【活动】上述内容侧重描述了地理语言媒体的优点。实际上,较其它语言媒体比较,地理教学语言媒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请结合实际例举地理语言媒体的局限性。2 语言媒体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对地理教学语言媒体作出不同的划分: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系统讲授语言、个别辅导语言和组织协调语言;按照地理教学语言信息流向可以划分为单向传输语言、双向对话语言和多向交流语言。依据地理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我们把地理教学语言媒体分为叙述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引导性语言等。 【阅读卡片】 地理教学语言--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2.1 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教师用比较客观的、陈述性形式向学生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内容时使用的语言。叙述性语言是地理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媒体,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地理事实、地理现象、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以及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与排列等。叙述性语言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第一,纵式叙述。根据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性进行叙述的语言。主要适用于具有时间性联系的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热带雨林的危机、海洋探索的历程和进展等内容。
案例 5-1 认识地球的形状第二,横式叙述。就是根据事物的非时间性联系进行叙述的语言,如适用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地理成因的分析、地理过程的推理与判断等。案例 5-2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第三,交叉叙述。就是纵向和横向叙述结合起来的叙述语言主,其基本特点是纵横交叉,组成立体网络结构。案例 5-3 地图家族一览实际上,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上三种上叙述性语言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无论哪种叙述性语言,教师在运用时都应力求做到优美、生动、形象、条理清晰、脉络分明。2.2 说明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解说事物、剖明事理的语言。它主要对地理学科的概念、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地理成因等做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解说剖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形成概念。案例 5-4 自然资源的概念2.3 引导性语言教师的言语和行为在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教师通过语言提示,让学生集中精力、递进思考,把握清晰的逻辑思维主线,使所学内容不断深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 语言媒体的标准地理教学语言是在地理课堂活动中用于教学交流与合作的语言,它应具备实现地理教育目标和地理教学目标的双重功能。所以,地理教学语言既应具备教育性和科学性,也要具备启发性和艺术性,这些是地理教学语言的基本标准。3.1 科学性科学性是教学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所谓科学性,就是指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求用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地理概念的混淆使用,例如“地区”和“区域”、“气温”和
“温度”“锋面”和“气团”等的交叉使用,用“气流下降”代替“气流下沉”、“气压大(小)”代替“气流下降”等。第二,地理教学语言推理要富于逻辑性,论述问题要有系统性;第三,地理教学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及修辞的规范,不带语病,不会引起歧义;第四,地理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要求教师不说废话、半句话和空话,尤其是口头语;第五,教学语言要精练。在语言准确的前提下,教师授课应该尽量做到语言精练,讲课不啰嗦,很少有口头禅和多余的重复。例如,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习惯性地说:“是不是?”“对不?”“是吧?”“明白了吗?”“这样子”“接下来”“这个地区(国家)”等等。3.2 启发性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叙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所谓启发性,就是指教师所讲能够引起学生所思,即教师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指引思维的道路或方向,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语中能够得到比词语表面更多的东西。 地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语言要有可接受性。教学语言要使学生能够产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应该是适合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是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学生难于理解的语言只能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结;第二,教学语言要有可思考性。过于简单的语言同样容易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不利于刺激他们思维的发展。实际上,可接受性和可思考性是一对矛盾,真正的启发性教学语言应该能够很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程度应该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并产生相应的新的思维过程,获得了发展。第三,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有兴趣的语言才具有启发性”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因为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生对所学之内容越感兴趣,也就越愿意主动思考。 【活动】3.3 艺术性如果说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语言则是这种艺术中的重要分子。艺术性的语言能产生超过知识教学本身的效果,甚至决定着学习者对本学科的兴趣和态度。若想使语言成为一种艺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3.3.1 地理教学语言要活泼生动
语言的活泼生动是指教师的语言不死板、灵活丰富、声情并茂,并配以肢体语言,使学生能够在活泼的语言环境中承受学习。若想做到语言活泼生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地理教学语言要丰富。地理教师要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去讲述同一类别的内容,可以使地理教学显得生活活泼。如在讲述不同尺度区域时,虽然各个区域的典型特征突出,但类似的问题也较多,如果总是重复用某一类词汇,教学会显得呆板,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案例 5-6 “欧洲西部”的授课片断第二,地理教学语言要通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写文章、教案时所用的书面语言和正式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这样才能通俗易懂、亲切感人。口语化的教学语言要求使用规范的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土语;要求使用健康的语言,不健康、不美观的语言禁止在教学中使用。第三,地理教学语言要幽默。幽默既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自信的重要体现。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教学内容中和生活中的幽默因素,进而去营造一种轻松、舒畅的教学氛围。当然,幽默不是搞笑,也不是恶作剧,幽默要有一定的尺度,要有利于地理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延伸。案例 5-7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的授课片断第四,地理教学语言要有情。地理教学语言要蕴藏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对地理的情感、对职业的情感。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实际上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激情、要有热情、要有深情。此外,地理教师可以把握机会使用比喻、诗歌和故事等来调剂教学。例如,在讲授多变的天气时,可以引用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在讲解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时,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讲授关外无春时,可以引用“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五,地理教学语言要情理交融。情理交融是地理教学语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特别表现在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上,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学会既晓之以理,又能动之以情。当地理教师进行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等内容培养时,一方面需要用精确的语言告诉学生现实状况和科学道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或语调激起学生强国忧国爱国、国际理解与相互依存的情感。
案例 5-8 “人与自然环境”的授课片断3.3.2 地理教学语言要和谐悦耳地理教学语言的和谐悦耳就是指语音准、语速和语调适中、节奏鲜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语言准确传达教学信息,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一,要注意语音、语速和音量。语音就是指发音要正确,要讲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吐字是否清楚,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效果。语速就是指教师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语速掌握的如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教师上课说话速度不适当,学生会很快就有所反应。语速太快或太慢都容易使学生疲劳而分散注意力。音量是讲课声音的大小。教师声音的大小,也会影响音调的悦耳程度。音量不能太大,频率不能碻高。音量太大,教师容易疲劳,甚至损坏嗓子。学生长时间在高声响中听课,也容易疲劳。音量也不能太小,太小后面的学生无法听清教师讲课,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合适的音量是使教室每个位子上的学生都能听清教师说的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讲课的音量。 【阅读卡片】 影响语速的因素第二,要注意语调和节奏。语调就是指讲课时声音高低升降和抑扬顿挫的变化;节奏是指速度快慢的变化。掌握好语调和节奏,不仅可以使一节课有高潮和低潮的变化、有重点和难点的突出,也可以使地理课会一种旋律美。4 语言媒体的训练地理教学语言能力与地理教师的先天素质、个人性格、生活区域等因素有关,但是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也可以增强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4.1 在实践中多讲多练教学语言的训练可以从语言表达开始,即先阅读、再朗读朗诵、最后演讲。地理教师可以选择一段文章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语言,把它们组合起来,再尝试简洁、生动地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实验室”。教师语言训练一般经过“刻意雕琢”和“回归自然”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教师完成提从不注意教学语言技巧到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转变;后一阶段是从着意完成设计意图到淡化技巧、雕琢痕迹的转变。4.2 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语言艺术的背后,展现的是地理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它综合体现地理教师的个人修养。地理教师的语言贫乏表现了地理教师思想的贫乏。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艺术修养,地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深在知识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它要求地理教师不仅知识面要宽,而且也要在地理教学内容上深入探究。地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新的观念,才能做到言有新意、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