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概述

发布时间:2023-05-06 15:05:19浏览次数:114
知觉概述一、什么是知觉 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perception)。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例如,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 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正方形,它的成分是四条直线。但是,把对四条直线的感觉相加在一起,并不等于知觉到一个正方形。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或线段,也不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刺激特性,而是由这些特性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如房屋、树木、花草、人物等。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总是作为一定事物或对象的属性或特性而存在的。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红旗的红色,就是红花或红衣的红色;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马达的声音,就是说话的声音等。这些属性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不与任何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完全没有客体意义的感觉是很少的。 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Moates,1980)。觉察(detection)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我们在校园内的马路上散步,忽然发现路旁有—个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时我们只是觉察到一个物体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discrimination)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确认(identication)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人一定的范畴。例如,当我们走近路旁那个闪闪发亮的东西,经过仔细观看和摆弄之后,看清它的形状是圆的,它的光亮的表面能够反映出自己面部的形象……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并断定它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觉察一个物体是否存在,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更长。 二、知觉的特性 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object),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background),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 分出对象的过程。 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 图 4-1 是一张两歧图形。它显示了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图形中的白色部分看成是一只杯子,那么图形中的黑色部分就会成为知觉的背景;相反,如果我们把图形中的黑色部分看成是两个侧面人头,那么它的两侧就会成为知觉的对象,而中间的白色部分就会转化为知觉的背景。图 4-1 两歧图形 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我们从图 4-2 中的点子图上可以看出,尽管这些点子没有用线段联结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在这里,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但是,点子的数量不同,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不同,我们知觉到的几何形状也不同。可见,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 4-2 点子图  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图 4-3 说明了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同样一个图形“13”,当它处在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看成数字 13;当它处在字母顺序中时,我们就把它看成 B 了。 图 4-3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例如,我们对一辆急驶而来的汽车,最先看到的是汽车的整体,然后才是它的各种细节。又如,我们走进一间房屋,首先是对室内的陈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才个别地审视它的一些细节。内温(Navon,1977)用实验证明,给被试短暂地呈现由许多小字母组成的一个大字母,如由小字母“H”和“S”组成大字母“H”,或者组成大字母“S”,被试的反应有两种:局部反应和整体反应。在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中,要求被试判断小字母(“H”或“S”);在整体反应(global response)中,要求被试判断大字母(“H”或“S”)(图 4-4)。结果发现,当注意小字母时(局部反应),如果小字母与大字母不一致(如小字母为“S”,大字母为“H”),被试的反应时将变慢;相反,当被试判断大字母时(整体反应),被试的反应时不受组成的小字母的影响。内温称这种现象为“整体优先”(global precedence),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如果在视觉呈现刺激图形后,让被试同时确定从听觉接受的一个字母,结果是,当听觉接受的刺激与视觉呈现的大字母一致时,反应时短;而当听到的字母与视觉呈现的小字母一致时,反应时长。这同样说明,被试对整体特征比对局部特征更敏感。可见,在提取事物的细节信息之前,我们对事物的整体可能已经有了粗略的了解。 图 4-4 整体优先的实验证据 (资料来源:Pomerantz,1983.) 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如果用速示器快速呈现一个熟悉的汉字或组成这个汉字的个别笔画,那么辨认整字的时间几乎和辨认个别笔画的时间相同。另一方面,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由于对整个文句的感知,有时难以发现句中个别漏字或误写的字词,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 义。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知觉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某些隐匿图形来说明(图 4-5)。 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片时,他们不是消极地观看图片上的这些黑白斑点,而是力求理解这些斑点的关系,提出种种假设,对它作出合理的解释。例如,“这是一块雪地吗?”“雪地上有什么?”“这里好像有一只动物。”“它是什么?”“是熊吗?”“不是。”,“是狼吗?”“不是。”“是狗吗?”“哦!我想起来了,它像一头生活在北极地带的狗。”在这里,知觉中的理解过程是非常开展的。人们根据知觉对象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知觉的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式,知觉者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范畴之内,如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一部电视机”等等。 图 4-5 隐匿图形  (四)知觉的恒常性  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着,它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地改变。我们看到的物体有时离我们近,有时离我们远;有时在我们正前方,有时在我们的两侧;有时处在阳光明媚的条件下,有时又处在阴影中。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人如何保持对物体的正确知觉呢?幸运的是,自然选择给予了人的知觉系统一种重要的特性,即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Gleitman,1999)。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 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一扇从关闭到敞开的门,尽管这扇门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各不相同,但人们看去都是长方形的。一般说来,看到的形状与物体的实际形状完全相同,叫完全恒常性;看到的形状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形状完全一样,叫无恒常性。而知觉到的形状处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和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之间,而偏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叫实际恒常性,习惯上也称其为知觉恒常性或知觉常性。  2.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对象大 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网像按几何投影的规律变化、随对象的距离按比例增大或缩小,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例如,一个人从我面前走向教室后门,尽管他在我的视网膜上的投射大小有很大变化,可是看到的大小并没有明显改变。当距离逐渐增加时,我们没有把原物看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实际的大小恒常性也处在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 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去都是黑的。从物体反射的光量来说,由于太阳的光量约为月光的 80 万倍,因此,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量约为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 5 万倍。在这种情况下,煤块在日光下看去仍是黑的,白墙在月色下看去仍是白的。可见,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也处于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 4.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例如,用不太饱和的黄光照射蓝色色盘,我们看到的不是灰色,而是一种饱和度较小的蓝色。同样,用红光照射白色的物体表面,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不是红色,而是在红光照射下的白色。正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明下,它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一样,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 三、知觉分类 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如: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运动的知觉属于视知觉;对声音的方向、节奏、韵律的知觉属于听知觉。在这些知觉中,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感官以外,还有其他感觉成分参加,如:在视觉空间定向中,常常有听觉或触觉的成分参加;在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视知觉中,有触觉和动觉的成分参加;在言语听知觉中,常常有动觉的成分参加;等等。 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人在出现错觉时,知觉的映象与事物的客观情况不相符合。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