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院(0271)系统工程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28 13:10:15浏览次数:10
课程名称:(0271}《系统工程》A 卷 考试时间:80 分钟考试形式:大作业 满分:100 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道题 1.0 分,共15.0 分)1.任何一个系统至少具有(两)个或以上的构成要素。2.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即使一个系统每个要素并不都很完善,但它们也可以协同、综合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3.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整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系统的(结构)。4.按照系统是否为物质实体,可以将系统分为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5.美国在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实践中,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系统工程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作用。6.人类运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统称为(系统)思想。7.系统自动调节自身的结构、活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被称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8.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设计)是系统思维过程中的三种思维方式。9.系统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新系统从概念的形成开始,经过开发、建造、运行,直到最后废弃的整个过程。10.需求调查通常可以通过(分析)法和问卷法等方式进行。11.系统的工程阶段是从工程设计开始的。一般的工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或详细设计。12.关键路线法(CPM)是一种利用(节点型网络)图进行项目计划管理的方法。13.按照对系统性质描述的角度,可以将系统模型分为(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两类。14.可达矩阵表示了系统中有关各个因素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15.系统评价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按照评价目标,对系统的(价值)进行认定和估计。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道题 10.0 分,共 50.0 分)1.什么是系统的整体性?请通过实例加以说明。答: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机能、 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系统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展开各要素及相互之间的活动的总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有机行为。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也不同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例如: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如建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但是如果某一根绳索出现故障,就可能影响整座桥的正常使用 。2.系统工程作为一门方法性学科,研究处理问题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答:a.目的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综合性原则d.动态性原则e.协调与优化原则f.适应性原则3.什么是系统结构?系统结构的原则有哪些?答:1)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系统结构取决于系统之中的要素,系统结构反映系统的内部关系。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2)系统结构的原则:a.整体性原则b.层次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稳定性原则e.相似性原则 f.相对性原则g.结构与功能相关性原则4.什么是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的建立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答:1)模型是现实系统的替代物,是现实系统的理想化抽象或简洁表示,描述了现实系统的某些主要特点,是为了客观地研究系统。模型应反映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运用条件下的因果作用及相互关系。2)建立系统模型遵循的原则:a.现实性原则b.简明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借鉴已有的模型e.可靠性原则f.实用性原则g.反馈性原则h.鲁棒性原则5.线性规划解决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分配的问题,一般有哪两种情况?答:1)系统目标确定,统筹规划,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系统的目标;2)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不同产品进行加工,使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最大效益。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道题 15.0 分,共 15.0 分)1.由下图所示的是某系统要素之间关系的有向图:1.请用邻接矩阵的形式给出要素之间的关系。 A=P 1P 2P 3P 4P 5[0 1 0 0 00 0 1 0 00 0 0 1 00 0 0 0 00 0 1 0 0]2.指出要素中源点(输入要素)和汇点(输出要素)。答:要素中的源点为P1和P5,汇点为P4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道题 20.0 分,共 20.0 分)1.什么是系统评价?试用系统评价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一套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绩效的指标体系。答:系统评价是对系统开发提供的各种可行方案,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观点予以综合考察,全面权衡利弊得失,从而为系统决策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系统评价是系统工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师绩效评价的四个目标:教师职业发展、人事决策、学校发展、学校地位判断从这四个目标出发,考虑教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1) 教学工作量指标:教学学时数、学生人数、教学手段、是否新开课程或重复班等;2) 教学质量指标:学生评价,听课组专家评价,主管教学院长评价等。 3) 学术、科研工作量指标:普通刊物、核心刊物、三大索引的论文发表篇数;纵向基金项目、重大基础或攻关项目、一般攻关项目、普通项目的科研经费额(考虑国家级、部省级与其它横向项目等);鉴定、专利、获奖等学术、科研成果等级与本人排名。4) 职称指标:个人职称不同取不同量化系数。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