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778]《金融学》
发布时间:2023-07-29 07:07:01浏览次数:45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网教/成教) 专业: 会计学 课程名称【编号】:金融学【0778】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从以下 6 题中任选 4 题,作简要分析。(每小题 25 分)1.简述决定利率的因素。答: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1)平均利润率,(2)银行成本,(3)通货膨胀预期,(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5)商业同期,(6)借款期限和风险,(7)借贷资金供求状况,(8)政府预期赤字,(9)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状况,(10)国际利率水平。 2.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答:(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2)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3)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用工具的创造;二是指信用量的创造。(4)信息中介信息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5)金融服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3.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答: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 1 -
三类。(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①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②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③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等。②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③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 ,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④ 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 2 -
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如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① 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②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4.试述资金和货币的区别和联系。答:(1)货币和资金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①存在形态不同。货币只能存在于货币形态;而资金不仅可存在于货币形态,还可以存在于实物形态。②运动过程不同。货币运动的程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货币在这里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金运动程序是“G—W…P…W′—G′”,这里的 P 是指生产过程即价值的增殖过程。③需要量的规律不同。货币需要量公式为 M=PT/V;而资金需要量则等于产品生产总值除以资金周转次数。④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即它既是作为资金的货币,又是作为货币的货币。(2)货币和资金也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资金的总价值总是以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的;②资金总有一部分存在于货币形态,即货币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具有资金和货币的两重属性;③各种类型的资金和货币在其各自运动中可以转化;④流通中的货币量大部分为资金运动服务,且资金循环的一头一尾都与货币的流通交织在一起;⑤各种类型的资金紧张往往又集中表现在货币资金上。5.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答: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对矛盾,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障碍,也是金融创新的诱发原因。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又促使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1)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诱发作用① 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维持金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办法,成为诱发金融创新的重要原因。由于监管实际上是对金融机构的一种成本追加,或称隐含的税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必然会想笔设法来规避政府监管,于是,金融创新应运而生。- 3 -
② 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时,政府会更加严厉地监管。其结果是监管创新监管,两者互为因果。③ 由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金融监管越严格,金融创新越活跃。(2)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监管的作用金融创新使早期的金融监管失去了效率,并推动了 80 年代的金融自由化,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又增大了金融风险,使金融体系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各国政府必然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6.简述金本位的特点。答: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是:①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铸币和铜镍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② 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③ 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