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6]《外国教育史》西南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9 10:07:58浏览次数: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初等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 外国教育史【0286】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论述题:每题 25 分,请选择 4 题回答1. 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苏格拉底法”的意义。答:.(1)教育的认识:教育意义不分天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进和发展;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教育任务培养道德。(2)教育思想核心:“智德统一”理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即“先知后行”,智慧即道德→知识即道德,在教育中教育目的发展人的智慧,使人的道德完善。2. 结合幼儿多元能力发展,福禄培尔幼儿教育理论的意义。答:(1)幼儿园工作的任务: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使他的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的技能和技巧,尤其是运用知识与实践能力。(2)幼儿园教育方法: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它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游戏的教育价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我表现,是人在此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儿童间的社会关系的培养。(3)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④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离开幼儿园入进入普通学校前,必须有所准备。教学方法应从幼儿园的直观方法转变为学校的抽象方法。(4)福禄培尔恩物是他设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其教育价值在于它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恩物应具备三个条件,其一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其二,每种恩物应包括一切前所有的恩物,并应顶木后继的恩物。其三恩物本应表现完态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即整体内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秩序的整体。3.结合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的意义。答:赞科夫强调的是着眼于使学生“最理想的一般发展”下的教学与发展互相促进的模式,既反对把教学凌驾于发展之上,也反对把教学与发展等同起来,这一点正是赞科夫教学理论的核心和实质所在。赞科夫所说的“一般发展”既不同于特殊发展,也有别于智力发展。它既包括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指的是整个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般发展”的含义:当谈到一般发展的时候,人们所指的乃是人的发展问题的心理和教育学方面。“一般发展”的概念并不取代“全面发展”的概念,也不跟它等量齐观(全面发展是指问题的社会方面或者广泛的社会和教育学方面角度来理解发展)。一般发展既不同于特殊发展(数学、语言、音乐等某一方面才能的发展),又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的定义:一般发展不仅包括智力发展,而且包括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同时包括身体的发展。3. 结合素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思想的意义。答:苏霍姆林斯基曾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 70 年代和 80 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个性被前苏联作为学校理想的观点,对东欧一些国家及我国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强调和谐,“素质指每个人在精通自己所- 1 - 从事工作以外,还有兴趣、能力进入其它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程。”应以围绕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为中心,并且通过对学校的教育领导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5.结合学生多元能力发展,杜威论教育本质思想的意义。答:1.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实质上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富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2.教育即生长“生长”本是一个生物学概论,但杜威对之作了改造,赋予其丰富的社会内涵,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既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同时体现出杜威的民主理想的反映,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亦有助于儿童获得充分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儿童的充分生长和发展亦有助于社会目的的达成。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经验”是西方哲学史上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理性与经验是对立的,理性高于经验。杜威的经验观经验不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丝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经验在它自身里面含有结合组织的原理,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运用智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它当然含有知的因素,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经验不再仅仅是与认识有关的事物,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的因素皆涵盖在内。因此我们的教育使学生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就不仅仅是学知识,经验成为儿童各方面发展和生长的载体,在经验过程中,儿童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形成能力、养成品德。即“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中的经验是指知识的积累,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方面命题的涵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过程。这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