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中药鉴定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3 09:07:29浏览次数:30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中药鉴定学【1135】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题目1. 请解释“挂甲”的含义。牛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习称“挂甲”。2. 请解释“过桥杆”的含义。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比较细长而光滑的一段节间称为“过桥杆”。3. 请解释“珍珠须”的含义。野山参须根上出现疣状突起,习称“珍珠须”。4. 请解释“朱砂点”的含义。苍术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5. 请解释“蝴蝶片”的含义。蝴蝶片:川芎根茎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 6. 请简述川贝母三种商品药材的性状特征。(1)松贝最小,圆锥形,外层鳞叶 2 枚,大小悬殊,紧密抱合,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合。底部平坦,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2)青贝较大,外层鳞叶 2 枚,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习称“观音合掌”;顶端开口,可见心芽。底部平坦。(3)炉贝最大,长圆锥形, 表面常见黄棕色斑块,故又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 枚,大小相近,顶端开口。基部突出,呈圆锥形,放不平。7. 请简述天麻的来源及性状特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天麻性状特征为:①扁长椭圆形,皱缩稍弯曲。②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点状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瓣”),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疤”。③质坚硬,不易折断,④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⑤气微,味甘8. 请简述金银花的来源及性状特征。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的花蕾。性状特征为:忍冬科,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 2~3cm,上部直径约 3mm,- 1 -
下部直径约 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 5 裂,裂片有毛,长约 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 5 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 1 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9. 请简述何首乌的性状特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性状特征:药材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切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类圆形异 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10. 请简述桔梗的性状特征。桔梗来源于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呈圆柱形,略扭曲。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全体有不规则纵皱纹,并有横向皮孔样的疤痕。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俗称“金井玉栏”。味微甜后苦。11. 请简述鹿茸的商品药材花鹿茸的性状特征。花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 17~20cm,锯口直径 4~5cm,离锯口约 1cm 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 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 1 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 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