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1129]《生物化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22 10:10:57浏览次数:7
类别: 网教 专业: 药学 课程名称【编号】: 生物化学【1129】 A 卷1,为什么 DNA 复制具有极强的忠实性?答:自然界有许多方面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DNA 的高度忠实性可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持物种的稳定;RNA 比较低的忠实性可以保证在许可的范围内产生适度的变异,以保证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不断进化。 2,简述生物氧化的特征答:最大特点:逐步释放能量.方式:酶催化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质体外燃烧在化学本质上是相同的,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所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均相同.(1)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经酶催化逐步进行.(2)能量逐步释放.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发,以维持体温,一部分以化学能形式储存供生命活动能量之需(约 40%).(!注:40%是以前的葡萄糖生成 ATP 的数据,现在只有 33%)(3)生物氧化生成的 H2O 是代谢物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H2O 也直接参与生物氧化反应;CO2 由有机酸脱羧产生.(4)生物氧化的速度由细胞自动调控.生物氧化的方式有三种:1.脱氢:底物在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氢2.加氧:底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氧分子3.脱电子:底物脱下电子,使其原子或离子价增加而被氧化.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获得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3,简述影响酶作用力的因素答:①高温使酶变性失活,低温抑制酶活性.② 要求适宜的 pH 值.4,什么是呼吸链?答: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 NADH 或 FADH2 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还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再氧化的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其中的氢以质子形式脱下,电子沿呼吸链转移到分子氧,形成粒子型氧,再与质子结合生成水。放出的能量则使 ADP 和磷酸生成 ATP。电子传递和 ATP 形成的偶联机制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整个过程称为氧化呼吸链或呼吸代谢。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一分子葡萄糖共生成 10 个 NADH 和 2 个 FADH2,其标准生成自由能是 613 千卡,而在燃烧时可放出 686 千卡热量,即 90%贮存在还原型辅酶中。呼吸链使 这些能量逐步释放,有利于形成 ATP 和维持跨膜电势。原核细胞的呼吸链位于质膜上,真核细胞则位于线粒体内膜上。二、构成呼吸链包含 15 种以上组分,主要由 4 种酶复合体和 2 种可移动电子载体构成。其中复合体Ⅰ、Ⅱ、Ⅲ、Ⅳ、辅酶 Q 和细胞色素 C 的数量比为 1:2:3:7:63:9。1.复合体Ⅰ 即 NADH:辅酶 Q 氧化还原酶复合体,由 NADH 脱氢酶(一种以 FMN 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和一系列铁硫蛋白(铁—硫中心)组成。它从 NADH 得到两个电子,经铁硫蛋白传递给辅酶 Q。铁硫蛋白含有非血红素铁和酸不稳定硫,其铁与肽类半胱氨酸的硫原子配位结合。铁的价态变化使电子从 FMNH2 转移到辅酶 Q。2.复合体Ⅱ 由琥珀酸脱氢酶(一种以 FAD 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和一种铁硫蛋白组成,将从琥珀酸得到的电子传递给辅酶 Q。3.辅酶 Q 是呼吸链中唯一的非蛋白氧化还原载体,可在膜中迅速移动。它在电子传递链中处于中心地位,可接受各种黄素酶类脱下的氢。复合体Ⅲ 辅酶 Q:细胞色素 C 氧化还原酶复合体,是细胞色素和铁硫蛋白的复合体,把来自辅酶 Q 的电子,依次传递给结合在线粒体内膜外表面的细胞色素 C。细胞色素类 都以血红素为辅基,红色或褐色。将电子从辅酶 Q 传递到氧。根据吸收光谱,可分为三类:a,b,c。呼吸链中至少有 5 种:b、c1、c、a、a3(按电子传递顺序)。细胞色素aa3 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又称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最后一个载体,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从 a 传递到 a3 的是两个铜原子,有价态变化。复合体 IV:细胞色素 C 氧化酶复合体。将电子传递给氧。二,论述题1,什么是中心法则?中心法则的提出有什么样的意义?答:中心法则讲的是 DNA RNA 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DNA 复制---->DNA-->RNA--->蛋白质,这是最初的中心法则,不过现在有 RNA--->DNA 了 意义:①高度概括遗传物质的作用原理 ②提出分子遗传学研究课题 2,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是什么?答:对于蛋白质的变性机制,首先要知道蛋白质的组成是什么,它的组成成分具有哪些性质.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就单个氨基酸而言,它具有酸碱性,而缩合成蛋白后,它的侧链在蛋白的活性组织上起重要作用.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其变性,会使蛋白中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外露,改变蛋白的构型,使水化层破坏,从而失去活性.有机溶剂,尿素,胍和去污剂,主要是破坏蛋白质内核的疏水相互作用,极端 PH 可改变蛋白质上的净电荷,而引起静电排斥和破坏某些氢键,使其构象该变,而变性.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