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3年9月《矿床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8 07:09:27浏览次数:53 1 / 3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矿床学概论 复习题 一、判断题1、矿产系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 )2、矿体产状系指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3、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中,与超基性岩类对应的矿种有 Nb、Ta、W、Sn、REE 等。( )4、高温热液脉型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种类是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黄玉化等。( )5、宣龙式铁矿床属海相沉积铁矿床。( )6、围岩蚀变是气水热液矿床最普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7、接触交代矿床的矽卡岩与矿体在空间上常分离。( )8、河流由窄变宽的地方是冲积砂矿床形成的有利地段。( )9、煤经过接触变质后形成的石墨矿床是受变质矿床。( )10、风化矿床可作为原生矿床的可靠找矿标志。( )二、选择题1、矿石与岩石的区别在于其中( )。A、含金属矿物 B、含有用组分 C、有用组分达工业要求2、( )具典型的海绵陨铁结构。课程名称: 矿床学概论
2 / 3A、早期岩浆矿床 B、晚期岩浆矿床 C、熔离矿床3、自然界中各类岩浆均可形成相应的伟晶岩,但最具工业价值、分布最广的伟晶岩是( )。A、辉长伟晶岩 B、正长伟晶岩 C、花岗伟晶岩4、绿泥石化在各种围岩中皆可出现,但以( )、基性岩中最为发育。A、石英砂岩 B、石灰岩 C、超基性岩5、构造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最重要的构造是( )。A、褶皱构造 B、接触带构造 C、层间破碎带6、湖南锡矿山矿床是主要产出( )的矿床。A、锡 B、锑 C、铅锌 7、碳酸盐化的结果是蚀变岩石中形成相对数量的方解石、( )等碳酸盐类矿物。A、重晶石 B、钾长石 C、白云石8、残余( )主要产在中酸性的铝硅酸盐岩石的风化壳中。A、红土型铁矿床 B、高岭土矿床 C、红土型镍矿床9、沉积赤铁矿矿床发育在海侵岩系的( )。A、中下部 B、中上部 C、底部10、辽宁弓长岭铁矿床属( )。A、变质矿床 B、玢岩型矿床 C、斑岩型矿床三、简答岩浆矿床特征。四、简述含矿溶液的充填作用概念及充填矿床特征。参考答案课程名称: 矿床学概论
3 / 3一、 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对、7、错、8、对、9、错、10、对。二、 填空题:1、C、2、B、3、C、4、C、5、B、6、B、7、C、8、B、9、A、10、A。三、简答岩浆矿床特征:1、矿床主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有成因联系,如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苏长岩、辉长岩以及斜长岩等,少数岩浆矿床与碱性岩或酸性岩有关。2、岩浆矿床中的矿体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等产于岩浆岩体内,含矿围岩即为母岩;少数情况下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进入母岩之外的围岩中。3、除花岗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由于成因特殊而有一定的围岩蚀变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的围岩不具有明显的蚀变现象。4、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围岩(成矿母岩)基本相同,当岩体内的有用矿物富集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成为矿体 。5、岩浆矿床的矿石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结构也十分特征而复杂。6、由于成矿作用是与岩浆作用大体同时发生的,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在 1200~700˚C,但某些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可低至 650˚C,甚至 300˚C 左右。成矿深度变化也较大,一般都形成于地下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四、简述含矿溶液的充填作用概念及充填矿床特征:热液在围岩内流动时,若与围岩间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交换,热液中成矿物质的沉淀,主要由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 ,这种成矿作用叫充填作用。由充填成矿方式形成的矿床,主要特征有矿体的形状与原有空隙的形状一致,大多为脉状。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清楚。矿体中矿物沉淀的顺序通常从孔隙的两壁向里面生长,其最发育的晶面指向热液供应方向。充填矿床常具有一些典型的构造,如梳状构造、晶簇构造、对称条带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课程名称: 矿床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