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路基路面工程 ( 第3次 )

发布时间:2023-08-11 18:08:37浏览次数:22
第 3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分,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柔性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 )A. 递增B. 递减C. 相同D. 任意分布2. 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确定容许路面弯沉值采用的交通量 Ne 是设计年限内( )A. 单车道双向交通量B. 双车道双向交通量C. 单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D. 各种车辆通过累计数量3. 路基常见的病害中,由于山坡陡基底的摩阻力不足引起的病害是( )A. 路堤的沉陷B. 路堤整体滑动C. 路堤边坡滑坍D. 路堤边坡剥落4. 填隙碎石基层作为垫层作用是( )A. 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B. 减少路面的垂直变形C. 提高路面抗渗水能力D. 整平层或隔离层5. 对于用砂砾石填筑的路堤,若略去其粘聚力不计,边坡稳定性系数 K>1 时,则说明( )。A. 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B. 边坡不稳定C. 边坡稳定D. 无法确定6. 路基排水一般向低洼一侧排除,必须横跨路基时,尽量利用拟设的桥梁,必要时设置( )A. 渗沟B. 排水沟C. 涵洞D. 渗井7. 加铺保护层是一项经常性措施,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大于()A. 2 cmB. 1.5 cmC. 2.5 cmD. 1cm8. 沥青贯人式面层的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A. 整修和清扫基层一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第一次碾压铺散主层矿料铺撒第一次嵌缝料洒布第一次沥青第二次碾压洒布第二次沥青一铺撒第二次嵌缝料第三次碾压洒布第三次沥青铺撒封面矿料最后碾压初期养护B. 整修和清扫基层一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铺散主层矿料第一次碾压洒布第一次沥青铺撒第一次嵌缝料第二次碾压洒布第二次沥青一铺撒第二次嵌缝料第三次碾压洒布第三次沥青铺撒封面矿料最后碾压初期养护C. 整修和清扫基层一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铺散主层矿料第一次碾压铺撒第一次嵌缝料洒布第一次沥青第二次碾压铺撒第二次嵌缝料洒布第二次沥青第三次碾压洒布第三次沥青铺撒封面矿料最后碾压初期养护D. 整修和清扫基层一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铺散主层矿料第一次碾压洒布第一次沥青铺撒第一次嵌缝料第二次碾压洒布第二次沥青一铺撒第二次嵌缝料洒布第三次沥青铺撒封面矿料最后碾压初期养护9. 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的计算荷载应力,是以不超过混凝土板在使用年限内的( )的 3%范围为控制。A. 抗折强度B. 折弯拉强度C. 折压强度 D. 抗折疲劳强度10. 某路基已知路床顶以下 80cm 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 wx=0.65,查表可得w0=0.45、w1=0.5、w2=0.6、w3=0.7,则该路基属于( )状态。A. 过湿B. 中湿C. 干燥`D. 潮湿11. 在旧沥青路面上铺筑混凝土路面,板下基础当量回弹模量可以通过( )确定。A. 查表法B. 承载板或弯沉检测C. 路面结构类型D. 土基回弹模量12. 1 准备工作:包括放样、布置料堆、整理路槽(或基层)与拌制泥浆等 2撒嵌缝料 3 摊铺碎石 4 预压 5 碾压 6 浇灌泥浆灌浆法泥结碎石路面施工的工序正确的是()A. 1-3-4-6-2-5B. 1-6-3-2-4-5C. 1-2-6-4-3-5 D. 3-4-1-2-6-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分,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1. 坡面防护的类型有()A. 植物保护B. 灰浆防护C. 砌体防护D. 土工合成材料防护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内容包括()A. 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B. 混凝土面板厚度设计C. 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与接缝设计D. 路肩设计E. 普通混路面的钢筋配筋率设计3. 属于公路常用工业废渣的有()A. 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和煤渣B. 钢铁厂的高炉渣和钢渣C. 化肥厂的电石渣D. 煤矿的煤矸石4. 松散类损坏包括( )A. 波浪B. 拥包C. 坑槽D. 龟裂E. 麻面5. 用于表征土基承载能力的参数指标有( )A. 回弹模量B. 地基反映模量C. 加州承载比D. 仅 B 和 C6. 公路自然区划划分原则有()A. 道路工程特性相似性原则B. 地表气候区差异性原则C. 自然气候要素既综合又有主导作用原则D. 仅 A 和 C7. 土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积累,最终导致何种状况主要取决于( )A. 土的性质和状态B. 相对荷载C. 荷载的作用性质D. 没有直接联系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6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1. 已知轮载p=0.7MPa,δ=10.65cm,E0=50MPa,E1=200MPa,h=24cm。试按双层连续体系计算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及上层底面的最大弯拉应力。2. 某地城市化后,原公路沥青路面需提高等级改建为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 9m ,不分车道混行。预计在使用初期平均日交通量(双向)的轴载分配如下表所示。试确定使用初期设计车道的标准当量轴次。如果设计使用年限为 30 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 5%,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 0.36 ,求使用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6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1. 块料路面的优缺点?2.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基本假设?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6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1. 气温超过 30°C 施工,以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致使混凝土干缩而出现裂缝,必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 换填土、碾压夯实、排水固结、振动挤密、土工格栅加筋和化学加固五类地基加固方法加固原理如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4 分,共 12 题,每小题 2 分)1. D 2. A 3. D 4. B 5. C 6. C 7. D 8. B 9. D 10. C 11. B 12. A 二、多项选择题(28 分,共 7 题,每小题 4 分)1. ABCD 2. ABCDE 3. ABCD 4. CE 5. ABC 6. ABC 7. ABC 三、计算题(16 分,共 2 题,每小题 8 分)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首先对轮隙中心处求路表弯沉,再求上层底面最大弯拉应力评分标准:写出一个公式得 2 分,过程 2 分,算出最后的 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及上层底面的最大弯拉应力 得 4 分2. 参考答案:解题方案:1 熟悉公式; 2 双车道,取方向分布系数为 0.5。评分标准:写出公式得 4 分,过程 2 分,算出最后的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得 4 分 四、简答题(16 分,共 2 题,每小题 8 分)1. 参考答案:块料路面的主要优点:有良好的受力承载性能;可较大幅度地减薄面层厚度;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强,适应于路基状况很差处的铺面;抗滑性好,耐磨耗;可选用于环境要求高的场所,与周围环境谐调、融合,构成完整的景观和风采;还可以用砌块铺筑各种路面标志、标线,组织引导车流、人流交通。块料路面的主要缺点:表面接缝多,平整度不好,不适应于高速行车。解题方案: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称为块料路面。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四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2. 参考答案:应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求解弹性层状体系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等分量时,引入如下假设: (1)各层是连续的、完全弹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以及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 (2)最下一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向下方向为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为有限、水平方向为无限大; (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向下无限深处,其应力、形变和位移为零; (4)层间接触完全类型,或部分连续,或完全滑动; (5)路面结构在承受行车荷载之前,初应力为零,不计路面自重对应力的影响。解题方案:引入如下假设,以应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求解弹性层状体系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等分量。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1.5 分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五、论述题(16 分,共 2 题,每小题 8 分)1. 参考答案:1 对湿混合料在运输途中要加以遮盖。 2 各道工序应紧凑衔接,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3 搭设临时性遮光挡雨设备,避免混凝土被烈日暴晒并降低吹到混凝土表面的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解题方案:冬季与夏季施工的注意事项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2 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2. 参考答案: (1)换填土层法 换填土层法,即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的湿软土层挖去,换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砾)石、灰土或素土,以及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土类,并予以压实。 换填材料的不同,其应力分布虽然有所差异,但其极限承载力比较接近,而且沉降特点亦基本相似,因此大致按砂垫层的计算方法,结果相差不大。 (2)碾压夯实法 控制最佳含水量,对土基分层压实或夯实,以达到提高强度和降低压缩性的目的。 1)碾压法 碾压是利用静碾和振动压路机来实施的。对于非粘性土及松散杂填土而言,振动压实法效果良好。振动碾的压实是依靠碾重静压和振动力的共同作用。振动力以压力波的方式向土体内传递,并能达到较大的深度。在振动作用中,土粒间的摩擦力急剧降低,并在静压作用下产生移动充填孔隙而达到密实状态。 振动压实效果,因土质和振动时间而不同,一般是振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时间过长就会无效。 2)夯实法 夯实法是利用自由下落的夯锤,对土体施加夯击力,使土体密实。由于锤重、落距和锤底直径的不同(夯实功不同),因而夯实的效果也不一样。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重锤法与强夯法,其对土体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同, (3)排水固结法 饱和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后,抗剪强度可得到提高,则达到加固的目的。此法在建筑工程中,常用于加固软弱地基,包括天然沉积层和人工冲填的土层,如沼泽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水力冲积土等。 排水固结法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土层固结特性、厚度、预压荷载和预压时间。厚度小于 5m 的浅软土层,或固结系数较大(每秒大于 1×10-2㎝2 以上)的土层,较短时间预压即可。 排水固结可运用堆载预压、砂井堆载预压、降水预压和真空预压等技术。 (4)挤密法 土基中成孔后,在孔中灌以砂、石、土、灰土或石灰等材料,捣实而成直径较大的桩体,利用横向挤紧作用,使地基土粒彼此靠紧,孔隙减少,而且孔被填满和压紧,形成桩体,桩体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群桩的面积约占松散土加固面积的 20%,以至桩和原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的目的。 孔中灌砂,形成砂桩,它与上述砂井相比,形式相仿,但作用不同。砂井的作用是排水固结,井径较小而间距较大;砂桩的作用是将地基土挤紧,井径较大,而间距宜小。 孔中填石灰而成石灰桩,用于挤密软土地层。石灰桩主要作用是挤密,而生石灰的吸水、膨胀、发热及离子交换作用、使桩体硬化,改善了原地基土的性质,此外还可减小因周围土的蠕变所引起的侧向位移。 砂桩和石灰桩的布置与尺寸:需通过设计计算而定,一般桩径约 20cm~30cm,桩的间距约为桩径的 3.5 倍。 桩孔的施工方法:有冲击法和振动等法,在湿陷性黄土中还可用爆扩成孔法。 (5)化学加固法 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对土基加固的目的,称为化学加固法,又称胶结法。此法加固效果取决于土的性质和所用化学剂,亦于施工工艺有关。 化学加固的施工工艺有:注浆法、旋喷法和深层搅拌法。解题方案: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原理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2 分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