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爆破与井巷工程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8-12 00:08:41浏览次数:38第 2 次作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100 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1. 推车机和翻车机硐室的平面尺寸只需根据选用的推车机和翻车机的外形尺寸来确定。( )2. 在瓦斯地段,巷道掘进爆破施工时,应采用硝铵炸药。( )3. 风动凿岩机的转钎机构是通过旋转马达带动钎子转动的。 ( )4. 当巷道的岩层占掘进工作面积 l/2 时,才称为半煤岩巷道。( )5. 关于安全间隙,《安全规程》规定:在双轨巷道,两列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 t≥0.2m;在矿车摘挂钩地点 t≥0.7m;在采区装载点 t≥1.0m。()6. 锚杆桁架特别适用于围岩变形大的软岩巷道,对于锚杆或其他常规支护方法难于维护的复杂地质条件、软弱破碎顶板控制有重要作用。( )7. 倾斜煤仓适用于围岩较差、开采一种或多煤种、可以分装分运的大型矿井;垂直煤仓适用于围岩较好、开采单一煤种或开采多煤种但不要求分装分运的中小型矿井。( )8. 导爆管不能直接起爆炸药,只能起传爆作用,起爆炸药仍需一个起爆雷管。( )9. 马头门的宽度是指井筒两侧对称道岔基本轨起点之间的距离。( )10. 水仓的作用是将全矿井涌水汇集在一起暂时储存起来,供水泵排出地面,起中转的作用。( )11. 给电雷管通以恒定交流电,保证在 2min 内会使任何一枚雷管都能发火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最小发火电流。( )12. 循环图表的编制是一步到位的。( )13. 钢筋混凝土棚式支架适宜用于有动压的巷道。( )14. 孔隙比是指岩石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与试件总体积之比。( )15. 井筒延深时,施工的提绞设备与卸矸台可以布置在地面,也可布置在井下。( )16. 岩巷掘进采用发爆器起爆,多采用并联方式。( )17. 正常情况下,中央水泵房的管子道只设一条,个别矿井涌水量大、管道数量多时,亦可设两条。( )18. 在脆性岩体中,当次生应力超过岩体自身强度时,硐室的周边出现裂隙,其原来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破裂范围逐渐向岩体内扩展,直到建立起新的平衡为止。破裂范围的大小是次生应力作用的结果。( )19. 根据岩体中结构面的组合情况,判断硐室施工后硐顶和硐壁的稳定状态是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力学分析方法( )20. 大型矿井广泛采用箕斗装载硐室与倾斜煤仓直接相连的布置形式。( )21. 曲线线路轨距加宽的方法是内轨不动,将外轨向曲线中心移动值。( )22. 直眼掏槽以工作面作为附加自由面,利用爆破作用的破碎圈来破碎岩石。()23. 对于拱型锚喷巷道,大断面硐室及交岔点加固,应采用点式锚索支护;当
巷道围岩裂隙比较发育或上部为复合顶时,宜采用锚索+钢带支护。( )24. 岩心质量有良好、好的、差的、很差四个指标。( )25. 采用混合式掘进通风时,吸出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要等于炮烟抛掷长度,压入新鲜空气的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要大于或等于压入风流的有效作用长度,才能取得预期的通风效果。( )26. 锚杆加固法防治底鼓比砌块砌筑底拱法效果要好。( )27. 二次支护的作用在于进一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采用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 )28. 按起爆能力,工业雷管分为 10 个号别(1~10 号)。号数愈大,起爆能力愈小。( )29. 活动错车场可以紧随工作面而前移,保持较短的调车距离,装岩机的工时利用率可达 20%~30%。( )30. 多数混合炸药增大密度后,爆速提高,因而间隙效应对爆轰有利。( )31. 全断面一次掘进法,常用于围岩比较脆弱、断面特别大的硐室。( )32. 对于砌碹交岔点,巷道净宽度是由大到小渐变的,为便于施工和保证质量,在巷道宽度变化的长度内,按最小宽度选取拱壁厚度。( )33. 在爆破中发现瞎炮全部要重新装药放炮。( )34. 岩巷淋水地段,采用锚喷支护,可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35. 在穿过有瓦斯地层时,可以选用秒延期雷管进行起爆。( )36. 岩石的相对密度,是指岩石固体实际体积(包括岩石内孔隙体积在内)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值。( )37. 对混合炸药而言,爆速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38. 当巷道顶压较大、侧压较小时,应选用矩形或梯形断面。( )39. 电钻即是采用旋转式钻眼法破岩并用电能作为动力的钻眼机械。( )40. 耙斗装岩机适用于净高大于 2m,净断面 5m2 以上的巷道。它只可以用于平巷装岩,不可用于在拐弯巷道中作业。( )答案:一、判断题(100 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