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3年9月《行政管理学Ⅰ》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20 00:09:16浏览次数:44
1 / 9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行政管理学 I 复习题 一、单选题1.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C)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2. 行政监督是(D)A.行政对国民的监督B.行政对企业的监督C.行政对学校的监督D.监督主体对行政的监管3. 行政职能的特点是( D )A.执行性、多样性、动态性 B.执行性、公共性、动态性C.执行性、权威性、专业性 D.执行性、专业性、动态性4. 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是( B )。A.民主集中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C.混合制 D.委员会制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2 / 95.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概括起来是( C )。A.提高行政效率B.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积极开发C.保证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D.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6. 从行政方法涵盖面广泛与否的角度看,行政方法可分为(A )。A.广义的行政方法和狭义的行政方法B.政治性的行政方法和自然性的行政方法C.一般的行政方法和具体的行政方法D.传统行政方法和现在行政方法7. 属于决策分析理论的是(D )。A.数据分析 B.决策树技术 C.系统分析 D.突变理论8. 公共财政的显著特征是(C )。A.规范性 B.公开性 C.公共性 D.法制性9. 行政决策通常都是(C )。A.满意决策 B.最优决策 C.常规决策 D.战略决策10. 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C )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3 / 9A.群众路线的方法B.矛盾分析的方法C.实事求是的方法D.教育说服的方法。二、多选题1. 现代行政方法的特点( ABC )A. 系统性 B. 主导性 C. 量化性 D. 技术性2.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ABCD )A.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 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 坚持政府为企业和社会服务3. 行政组织横向平行部门协调机制包括(ABC) A.会议协调 B.职能部门协调 C.机构调整 D.人员互调4. 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有( ABD )A. 品德、廉政 B. 能力 C. 工作态度 D.工作实绩5. 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包括( ABC )A. 客观因素 B. 环境因素 C. 主观因素 D. 领导因素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4 / 96. 按属性分,政府有以下类别(AD)A.领导机构B.协调机构C.派出机构D.职能机构7. 下面哪些是国务院组成机构(ABD)A.国务院办公厅B.国防部C.国家海洋局D.中国人民银行8. 公务员严格遵守的纪律,按其性质可分为(ABC)A.政治纪律B.工作纪律C.廉政纪律D.社会公德9. 政府部门内部机构权责关系可表示为(ABCD)A.业务关系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5 / 9B.协作关系C.指导关系D.领导关系10. 公务员录用的前提是(BCD )A.工作需要B.职位空缺C.编制未满D.根据空编的资格条件三、简答题1. 名词解释: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就是发挥行政管理者的岗位职能,保持行政目标,完成行政任务的责任;遵守行政规则程序,承担职权范围内社会后果的责任;实现和保持行政系统的不同岗位之间的有序合作的责任等等。2. 我国行政职能关系转变的内容?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二是理顺政企关系;三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四是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五是理顺政府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6 / 9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3.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的现状。1)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呈持续增加趋势2)不透明与腐败的成本过高3)吃财政饭的人数居高不下4)政府部门运作成本偏高。4. 公共财政的特点。1)公共性:社会公众的财政。 2)法制性:政府的财政活动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下进行;社会公众得以真正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活动,确保其符合公众的根本利益。3)公平性:公共财政政策要一视同仁。 4)非营利性:公共财政的收支安排是以公共利益的极大化而不是以政府投资赚钱或带有投资赚钱的因素为出发点和归宿的。5. 利益集团的构成要素。首先,一个有组织的集团;其次,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最后,为了共同利益向政府机构提出要求或施加压力,使政策符合它们的需要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7 / 9四、论述题1.请论述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辨证关系。答题要点:A、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行政管理系统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密切相关。行政管理的根本性质、基本原则和职能内容,实际上是由行政环境决定的,行政职能、行政体制、行政方式、行政决策、财务行政、人事行政等都要受到行政环境的制约。具体表现是:(1)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政治环境的性质。适应行政政治环境的性质就是要适应这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行政管理是适应一个国家及其不同历史时期行政政治环境性质的产物。(2)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行政经济环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行政管理本身没有严格的好与坏的区分,惟有适应其现状才是最理想的,这是行政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之一。(3)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文化环境等综合状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历史不同,承载的文化传统亦不一样,因而影响行政管理的社会资源、文化氛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行政文化影响着行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8 / 9政的组织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政观念、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行政风气等。行政管理必须从特有的文化、社会背景出发,适应行政文化环境的发展状况。(4)行政管理要适应自然环境的特点。由于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因而面临的行政自然环境必然有所差异,行政管理必须因地制宜的实施管理。总之,行政管理就是在对行政环境不断变化的认识、把握和调整中达到平衡和适应的。B、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表明的是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依法管理的活动。所以,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作用也符合恩格斯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的论述。为此,我们也可以把行政管理对于行政环境的反作用归结为当行政管理沿着行政环境发展方向发生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发展就起积极的推进作用;当行政管理沿着与行政环境相反的发展方向发生了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的发展就起阻碍的消极作用。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对行政环境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总结,主动自觉地纠正不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9 / 9符合行政环境要求的管理行为、管理法规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主体通过行政环境不断提供的积极因素,审时度势,不断地修正其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使之不断完善,更好地适应行政环境的要求。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从现实的环境条件出发,经过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改变、优化现实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是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消极作用,指的是行政管理背离行政环境的客观要求,即沿着行政环境的相反方向,对行政环境起阻碍和破坏作用。如目前某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C、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在动态中保持平衡: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平衡的必要性。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是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行政管理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 I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