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0950]《数学教育评价》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1 09:09:35浏览次数:47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数学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数学教育评价【0950】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任选如下 5 题中的 2 题做答,每题 50 分。1、以一个国外的小学或中学数学教育评价为例(比如新加坡,自选国家),分析当前国际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发展的新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答:新加坡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分为一般趋势和特殊趋势:一般趋势:①新加坡在 2001 年教学大纲中关于数学评价定位是:评价应改进数学的教与学;评价必须是连续的;评价应提供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准确的、有用的信息;评价支持课程实施,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② 2004 年出台并实施新的评价导向,导向范围主要针对小学和中学低学年两个部分。评价导向中包括了资源、工具盒理念等内容,帮助教师证和多种有意义的评价方式,评价的重点是放在问题解决上;导向还向教师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评价视角,为教师实践不同的评价方式搭建框架。特殊趋势:培养学生高层次数学能力,在数学评定中,运用传统的课堂书面笔试和较新型的多元评定方法评定学生高层次数学能力。 由新加坡教育评价,可以看出国际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有如下共同趋势:(1)学生是评价的主体。(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我的认识:1、数学教育评价与数学教学目标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关系。2、数学教育评价是连续的、动态的过程。3、数学教育评级要更加依据实际情况,主要调控和调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4、数学教育评价伴随数学教育教学的每个阶段。5、注重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评价。数学能力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数学学习过程评价。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中明确给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具体建议,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当前的现状并给出如何落实的建议。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的具体建议:应以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中的表现。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 1 -
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①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① 延迟评价是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可暂时不给明确的评价结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当取得较好的成绩时再给予评价,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前我国数学教育评价的的现状:只重视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方式单调,一笔试为主。以知识机械掌握为主,不注重知识实践运用的考查等。落实新课标评价建议,要做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以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中的表现。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 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依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体现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综合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 2 -
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也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结果的呈现,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书面测验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必须准确把握内容标准中的要求,不要超课标出题等。3、PISA 测试是一种国际性的评价。2015 年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 145 万名学生中随机抽样出了 1 万名学生参加了考试。上网搜索与国际大型测试项目 PISA 相关的最新资料,概述该测试的特点,并谈谈其对我国数学学习质量评价实践的启示。-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