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06 10:07:54浏览次数:29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生物科学 ( 生物学教育 ) 课程名称【编号】:生物多样性及保护【059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问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70 分)1、简述保护区的作用。(14 分)2、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如何分类? (14 分)3、试述生物多样性在三个水平上的检测方法。(14 分)4、简述迁地保护种群放归自然的几个步骤。(14 分)5、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14 分)二、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选择其一作答,共 30 分)1、 综合论述保护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重点。(30 分)2、 如果你现在负责一个保护区的建设,你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建设?(30 分)一.1. 答:(1)一个完整的保护区体系不但在自然保护方面,而且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将能起到特殊的作用。首先,它维护了天然和半天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是生物多样性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保护,使人们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方面不断深化。其次,使人们有可能持续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享受自然所赐予的风光,提供收入与就业的机会。同时,森林、湿地、珊瑚礁、红树林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使人们避免或减轻诸如洪水、风暴、巨浪等灾害的发生。(2)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如果保护区规划得当,管理良好。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有了保障。2.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一共有三种分类方式:1). UNEP 的分类;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3)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1)UNEP 的分类:①具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 ② 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 ③ 间接价值; ④ 选择价值; ⑤ 消极价值。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①直接使用价值;②间接价值;③选择价值或潜在价值;④存在价值或内在价值。3)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分为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有分为:消耗性利用价值和生产性利用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又分为: 非消耗性的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1 - 3. (1)物种多样性的检测方法群落物种水多样性的测度在统计理论、概率论、信息论等方面有多种测度方法,称群落多样性指数。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度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a)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区域内所有物种数目或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b) 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或物种密度:有时从物种¬¬——面积关系考虑把物种数目和区域面积取对数求比值。c) 特有物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该区域特有物种与该区域物种总数的比值。(2)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a) 形态学 :以形态学性状为主的表型分析。b) 染色体:研究染色体的变异来研究遗传多样性。c) DNA 序列:包括等位酶分析、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随机扩增多态(RAPD)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以及 DNA 分析等等。(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检测方法① a 多样性a 多样性是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包括:a)物种丰富度b)多样性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 Wiener 指数)c)群落的均匀度指数② b 多样性 描述物种组成随环境梯度改变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b 多样性越大。a) Whittaker 指数b) Cody 指数c) Wilson 和 Shmida 指数d) Bray-Curtis 指数③ g 多样性适用于更大的地理尺度,在不同地点的同一类型生境中,物种组成随着距离或随地理区域的延伸而改变的程度。4.答:(1)人工繁育个体放归自然前应制定野放方案,方案中需考虑野放个体的选择、迁地种群与野生种群交流基因等内容。(2)放归自然也包括将捕获的野生动物释放到其已经灭绝的生境中,或者新的生境中。(3)监测野放个体的生存状况是野放后的一项日常工作。在野放初期,由于突然暴露于野生环境,野放个体难以适应,因此必须提供必要的补充食物和避难所,直到野放个体不再回来,这样一个适应过程成为“软释放”。- 2 - 5. 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种内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 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 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二.1、 综合论述保护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重点( 1 )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生物学热点地区的划分。要开展生物区系调查,物种最多的地区是热带雨林、珊瑚礁、热带湖泊和赤道地区等。( 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3 )种群生存力分析和小种群生存概率。( 4 )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水平( 5 )关键种的确立和功能群划分( 6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7 )物种濒危和灭绝的机制( 8 )关键物种的保护( 9 )恢复生态学( 10)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学中应用( 11)自然保护区理论( 12)立法与公众教育-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