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重要概念

发布时间:2023-10-21 19:10:24浏览次数:14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商务活动:在企业活动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最基本的商务活动。  商务活动中的物流:反映了企业中物资的变换和流动,由此形成的实体运动称为物流,表现为由原材料转变成顾客购买的商品。  商务活动中的资金流:企业活动中的资金流与物流相反,反映了企业中“钱”的变换和流动,由此形成的实体运动称为资金流。物流和资金流体现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两大目的。  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伴随着物流和资金流,企业中有大量的信息运动,信息流的运动表示了企业中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节奏。  企业的基本功能:包括会计、财务、生产和经营、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  数据与信息:数据代表真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是指原始(即未经加工)的事实,数据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信息是经过加工和处理的数据,并能够为人所用。  信息系统的任务:包括数据采集(输入)、加工、保存、信息输出和反馈。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定义: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搜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战略系统、业务系统、应用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这四个部分相互关联,构成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系统:  ◇ 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TPS)  ◇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 专家系统(Export System, ES)  ◇ 办公自动化系统(Oce Automation System, OAS)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ory, CAD/CAM)  ◇ 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 Support System, ESS)  ◇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ERP)第三章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也称信息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  实体联系模型(E-R 模型):描述了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的工具。  实体集和实体: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以属性区分其差异的具体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性。  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  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定义、操纵、控制和维护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的组成:多媒体数据包括数据源、数据对象的说明以及与数据对象相关联的处理方法三部分。  数据仓库的概念: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数据挖掘的定义: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难以预计的,潜在的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对于计算机网络通常是这样描述的: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联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由主计算机系统(host)、终端设备(terminal)、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构成。  资源子网:由主机和终端设备组成,负责数据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供选用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通信子网:负责整个网络的通信管理与控制,如数据交换、路由选择、差错控制和协议管理等,通信控制与处理设备(如程控交换机)和通信线路。  网络的拓扑结构:所谓网络的拓扑结构(topology)是指各结点在网络上的连接形式。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混合型等。  网络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语言,是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协议规定了通信双方相互交换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格式、所应给出的响应和所完成的动作以及它们的时间关系。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包括单机结构、主从结构、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Web 服务器模式。第五章 信息系统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信息系统的拥有者、信息系统的使用者、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信息系统的实施人员、信息系统的供应商。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应用软件包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 确定新系统将影响到的业务单位  ◇ 成立项目小组  ◇ 评价现行系统,以便确定需要的接口  ◇ 进行初始的可行性评估  ◇ 制定进度计划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 需求调查  ◇ 数据和流程分析  ◇ 功能分析   ◇ 建立新系统模型  ◇ 更改项目计划和范围  业务流程图:采用文字和流程图的方式进行描述业务流程, 对通过对业务流程图的分析,可以为数据流程的分析和业务流程再设计打基础。  数据流程图:按业务流程图整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抽取出数据处理过程,显示出系统包括哪些处理过程,这些处理过程需要哪些数据,产生哪些数据,它们是如何通过数据的流动联系在一块。  数据建模: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采用实体关系图和数据库范式方法,描述和反映信息系统的数据之间的关系。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设计。  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总体设计包括子系统的划分、网络设计和配置、设备选型、模块划分等;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人-机对话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等;最后完成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式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主要任务包括编程、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测试、人员培训、整理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库系统、系统转换等。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