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0488]大学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3 14:09:52浏览次数:54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编号】:大学语文【0488】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3 小题,选作 2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庄子《逍遥游》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文中描写的大鹏鸟和蜩、学鸠、斥鴳等小鸟形象的比喻意义是什么?2.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作者解决这矛盾的途径是什么?答: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和解决途径:一方面有“小谢清发”的才华和“上青天揽月”的壮志理想,但另一方面是无法施展才华的冷酷现实。作者既不能济苍生,也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同流合污,只能选择脱离世俗社会,隐居山林湖泊之路来摆脱苦闷。3.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叙写的母爱有何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达这母爱?描写的母爱特点:无私、深沉、伟大.无论是作者发脾气乱摔东西,还是固执的一个人出去摇着手柄去地坛散步,突然又折返回家,发现母亲仍然站在门旁,却发现没有回来的自己.我们都可以体会到母爱的深沉,面对无可奈何的现实,静静地站在儿子。描写母爱的方法:对母亲的直接的无声的行为描写、通过作者“我”的口的直接心理描写以及“我”的回忆、自责、悔恨侧面来表现母亲对我的深爱。二、作文题(本大题 1 小题,5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2014 年 5 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2)诗歌、戏剧以外的文体均可。不少于 700 字;(3)若离开所给材料或下载、抄袭他人的文章,一律以零分计算。青年须有坚韧不拔之志苏东坡曾写道: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话非常具有警醒作用,启示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只有卓越的才能,还必须有坚韧- 1 -
不拔的意志。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因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不愿吃苦受累,不愿付出艰辛劳动,因此也就不可能“立大事”.歌中唱得好: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遍览世间 ,没有哪一项事业是不经过辛勤付出和艰辛劳动就可以唾手可得、手到擒来的。农人在春天播下种子,要经历精心的除草、松土、施肥、喷洒农药等辛勤劳动,才有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工人生产出的优质产品,没有哪一件不是经过了日日夜夜的精心研究设计、不断试验和制作才最终成功的。看着体育明星、歌星、影星们站在镁光灯下光彩照人、意气风发,包围在鲜花与掌声之中,我们无限神往,可是对于他们日常训练的辛苦、从艺路上经历的风雨心酸,我们又关注了多少?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 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大学一、二年级,他的英语多次补考。为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发愤,他摒弃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地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为了磨炼、砥砺自己,他甚至特意在寒冷的雪地里练习。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他在 1988 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受自身英语学习经历的启发,他创立了“疯狂英语”学习法,引导成千上万的人摆脱了英语学习难的苦恼。一天天、一年年往破轮胎里踢球又累又单调,“666”的魔鬼训练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在雪地里发愤练习英语近乎“疯狂”,在常人眼里,这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是贝克汉姆、科比、李阳他们做到了;因为做到了,所以他们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而一般人没有付出他们那样的辛苦,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他们那样的成功。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离不开付出,收获也离不开汗水。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贝克汉姆、科比、李阳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们意志坚强,肯于吃苦,能够为实现目标而持之以恒、坚持练习。 “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活着,就要去奋斗,就要去“立大事”、有所作为,就要和像贝克汉姆、科比、李阳他们那样培养、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督促自己肯于吃苦,肯于付出,以勤奋的拼搏进取去收获丰硕的成果。-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