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025]《管理会计》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6 17:09:41浏览次数:5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 会计学 课程名称【编号】: 管理会计【002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什么是固定成本?什么是变动成本?它们有何特性?2.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二、计算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某机械厂 1998 年全年各月的维修成本资料如下:业务量(工时)最低的 7 月为 70 工时,维修费支出 1400 元;业务量最高的 3 月为 230 工时,维修费支出 2600 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维修成本公式。2.某厂制造某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 2000 件,如果外购,其外购成本每件为 25 元,该厂有多余的生产能力,这剩余的生产能力亦无其他用途,可供制造此种部件,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如下:直接材料 10 元,直接人工 6 元,变动制造费用 4 元,固定制造费用 7 元。要求:据以分析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3.某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 150000 元,第一年至第十五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25000 元,贴现率为14%,用净现值法来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15 年 1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 6.142)4.朝阳机械厂加工甲产品需机加工,其加工的标准工资率为 4 元/工时,实际工资率为 4.5 元/工时,标准工时为 1000 工时,实际工时为 1050 工时。要求:(1)计算加工甲产品的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计算加工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什么是固定成本?什么是变动成本?它们有何特性?一、固定成本 ,(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特征(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二、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2.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等。- 1 -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 ”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两种形式。其单位通常用“年”表示。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从投资年开始算起,计算时应具体注明。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收回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出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应与行业或部门的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若小于或等于行业或部门的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认为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否则不可行。 净现值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又称“差额投资内含报酬率法”,是指在计算出两个原始投资额不相等的投资项目的差量现金净流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报酬率,并据以判断这两个投资项目孰优孰劣的方法。采用此法时,当差额内含报酬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贴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项目较优;反之,则投资少的项目为优。差额内含报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过程一样,只是所依据的是差量现金净流量。该方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不能用于项目计算期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决策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指在投资额不等且项目计算期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各个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1.某机械厂 1998 年全年各月的维修成本资料如下:业务量(工时)最低的 7 月为 70 工时,维修费支出 1400 元;业务量最高的 3 月为 230 工时,维修费支出 2600 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维修成本公式。解:设变动成本为 X、固定成本为 A,则:1400=70X+A2600=230X+A 求出变动成本为 X=7.5、固定成本为 A=875则维修成本公式Y=7.5X+875变动成本:(2600-1400)/(230-70)=7.5/工时固定成本:1400-7.5*70=8752.某厂制造某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 2000 件,如果外购,其外购成本每件为 25 元,该厂有多余的生产能力,这剩余的生产能力亦无其他用途,可供制造此种部件,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如下:直接材料 10 元,直接人工 6 元,变动制造费用 4 元,固定制造费用 7 元。要求:据以分析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答: 所谓固定制造费用就是金额不随着产量变化的成本, 比如机器的折旧费, 管理人员工资等等。就本题而言, 无论生产多少零件, 固定制造费用都是 2000×7=14000 元, 因此属非相关成本。- 2 -
所以, 单位自制成本为: 10+6+4=20 元, 小于外购成本 25 元。外购总成本=2000× 25=50000(元)自制变动成本=2000× 20=40000(元)因为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 所以固定成本为无关成本, 因此应选择自制3.某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 150000 元,第一年至第十五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25000 元,贴现率为 14%,用净现值法来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15 年 1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6.142) 答:PV(0.14,15,25000)=153554.00 元公式表示年金 25000,期限 15 年,利率 14%的现值为 153554 元,比投资额 150000 大,所以可行4.朝阳机械厂加工甲产品需机加工,其加工的标准工资率为 4 元/工时,实际工资率为4.5 元/工时,标准工时为 1000 工时,实际工时为 1050 工时。要求:(1)计算加工甲产品的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计算加工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答: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4.5×1050-4×1000=725(元)(U)725 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5-4) ×1050=525(元)(U)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00-1050) +4=200(元)(F)-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