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心理学史》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2 09:07:10浏览次数:65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编号】:心理学史【001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大作业命题和要求:(任选两题作答)1.论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50 分)答:(1)社会背景。首先,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20 世纪初期的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迫切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创造利润,维持社会秩序 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美国政府需要新的思想观念统一美国人的思想,通过行为技术的社会控制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革新思想,行为主义为革新者提供了有效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2)哲学背景 (一)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笛卡尔:动物是机器; 拉·美特利 :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二)实证主义哲学 孔德倡导“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实在、确定和证实是实证精神的要素。 (三)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行为、实践和生活的哲学,强调要立足现实生活,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在就是有效”、“真理就是有用”。 (3)心理学背景 (一)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动物心理学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 (三)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2.试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进行评论。(50 分)(1)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主张人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 强调知识对行为和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 - 1 -
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2)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一)知觉加工与模式识别研究 模板匹配模型(template matching model) 原型匹配模型(prototype matching model) 特征分析模型(feature matching model) (二)注意的研究 过滤器模型;衰减器模型;晚期选择模型;心理资源限制理论 (三)记忆的研究 记忆结构研究 记忆信息表征研究 (四)问题解决的研究 (3)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二)口语报告法口述报告法,也称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由被试大声地报告自己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想法来探讨内部认知过程的方法。口述报告多半在操作时进行,也可以在操作后通过回忆来叙述。 (三)眼动研究法(四)计算机模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