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课程考试[0851]和声基础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1 09:09:32浏览次数:60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网教/成教) 专业:音乐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和声基础【0851】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阐述根音关系及各根音关系类型(20 分)。答:各级和弦音之间的音程距离称为和弦的“根音关系”。根音关系式构成和声进行的重要依据。分别以大、小调式七个调式音级作根音构成的和弦,其相互之间的根音关系分为“四五度根音关系、三度根音关系、二度根音关系”三种类型。一、四五度根音关系:根音相距四度(转位为五度)的两个和弦互为“四五度、根音关系”。四五度根音关系的两个三和弦之间有两个共同的和弦音。二、三度根音关系:根音相距三度(转位为五度)的两个和弦互为“四五度根音关系”。四五度根音关系的两个三和弦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和弦音。三、二度根音关系:根音相距二度(转位为七度)的两个和弦互为“二度根音关系”。二度根音关系的两个三和弦之间没有共同的和弦音。二、阐述和声连接法及写作步骤(20 分)。答:有共同的两个和弦,连接时采用同音反复或长音保持的形态将共同音保留在同一声部,这种和声连接方法,称为“和声连接法”。写作步骤(1)按照指定的旋律位置与排列位置写出前一和弦并做出和弦标记。(2)在低声部以四度跳进或五度跳进方式写出后和弦的低音并做出和弦标记。(3)将前和弦上方声部的共同音以同音反复或长音保持的形态保留到后和弦。(4)前和弦上方另外两声部的和弦音(非共同音)同向级进到后和弦的和弦音。——这两个和弦音的进行方向是:上四度根音关系的两个原位正三和弦(I→IV 或 V→I)采用和声连接法连接,非共同音声部级进上行。下四度根音关系的两个原位正三和弦(I→V 或 IV→I)采用和声连接法连接,非共同音声部级进下行。两声部构成平行三度或平行六度声部进行关系。三、阐述根音进行的力度的五种类型(20 分)。答:不同根音关系的和弦进行能够产生强弱不同的力度效果,这种力度效果一般分为“强进行、次强进行、弱进行、最弱进行、特强进行”五种类型,说明如下:1、根音上四度进行(下五度进行)称为“强进行”。例如 I→IV、V→I 等。2、根音下三度进行称为“次强进行”。例如 I→vi、IV→ii 等。3、根音下四度进行(上五度进行)称为“弱进行”。例如 IV→I、I→V 等。4、根音上三度进行称为“最弱进行”。例如 I→iii、iii→V 等。5、根音上二度进行或下二度进行称为“特强进行”。例如 IV→V、ii→I 等。四、阐述声部进行(20 分)。答:在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的横向运动称为“声部进行”。和弦连接(和声进行)是以声部进行为基础的。声部进行的表现形态包括个别声部的进行以及四个声部同时进行所形成的整体声部关系两方面因素。一、个别声部的进行个别声部的进行可以进行方向与进行距离两方面观察。从进行方向来看,声部进行分“上行、下行、同音反复(同音保持)”三种形态。从进行距离来看,声部进行分“平稳进行、跳进”两种类型。1、平稳进行:凡前后两音之间呈同度(保持)、二度(级进)、三度(小跳)关系的进行称“平稳进行“。和弦连接时,平稳进行是最自然的声部进行方式。2、跳进:凡前后两音之间相距四度以上的进行称为“跳进”。和弦连接时,低声部和高声部常作跳进。二、两声部同时进行两声部同时进行,在进行方向上形成“反向、斜向、同向”三种声部关系。1、反向进行:两声部分别朝相反的方向进行称“反向进行”。反向进行能够凸显各声部的独立性,增强和声进行的动力。2、斜向进行: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同音反复或长音延续),另一声部上行或下行,这种声部关系,称“斜向进行”。采用斜向进行,同音保持的声部衬托上行或下行的声部,体现了声部关系的动、静结合。3、同向进行:两声部同时朝同一方向进行称“同向进行”。当两个(或多个)声部构成同向进行时,各声部的独立性相对减弱。三、平行进行1、平行进行是同向进行的特殊形式。2、在四部和声写作或键盘和声弹奏中,任何两个声部,若保持同样的纵向音程关系并同向上行或下行(其横向进行距离不限),即构成“平行进行”。构成平行进行的两个声部由于保持同样的纵向音程关系,从而使各声部的独立性明显减弱。3、两声部保持大、小三度或大、小六度纵向音程关系并同向上行或下行,即构成“三(六)度平行进- 1 -
行”。由于大、小三(六)度为不完全协和音程,和声音响丰满,故此类平行进行可产生较为柔和的音响效果,在和声写作中经常使用。4、若两声部保持纯八、纯五、纯一度纵向音程关系并同向上行或下行,即构成“平行八度、平行五度、平行同度”进行。由于纯八、纯一度音程和声音响单调,纯五度音程和声音响空泛,采用此类平行进行必然破坏各声部的独立性。因此,平行八度、平行五度、平行同度进行再传统和声写作中禁止使用。四、整体声部关系1、以两个声部为“一对”,四部和声的四个声部之间可形成“六对”声部关系(1 与 2、1 与 3、1 与4、2 与 3、2 与 4、3 与 4)。2、和弦连接时,同时进行的四个声部之间能够在进行方向上形成多种声部关系的有机结合(同向+斜向、同向+反向、同向+斜向+反向等)。3、四个声部同时朝同一方向进行称为“四部同向”。四部同向可能对和声音响的自然平衡产生不良影响。和弦连接时,一般不采用“四部同向”声部进行方式。五、阐述和声的进行(20 分)。答:调性中各级和弦按照和声功能关系的有序连接,称为“和声进行”。最简单的和声进行及其规律 ,是在稳定的主和弦之和引入一个或几个不稳定和弦,在调性感觉上形成不稳定性和紧张性的不断增强,这种不断增强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性要求主和弦重新出现,并在主和弦出现时得到“解决”。从和声功能的观点来看,属功能及下属功能和弦所具有的不稳定性是和声进行的原始动力。这是因为,不稳定功能有着向稳定功能进行的调性倾向,正是这种调性倾向,造成和声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向心性进行。 和声进行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正格进行根据和弦功能属性,若从稳定的主和弦直接进行到属和弦,在此之后,由于属和弦各和弦音对主和弦各和弦音所分别具有的调性倾向,最自然的结果就是属和弦返回主和弦,构成 T-D-T 的和声进行模式,这种和声进行称为“正格进行”。二、变格进行若从主和弦直接进行到下属和弦,其后,由于下属和弦各和弦音对主和弦各和弦音所分别具有的调性倾向,下属和弦也可返回主和弦,构成 T→S→T 的和声进行模式,这种和声进行称为“变格进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属功能和弦不包含导音,与正格进行相比,S→T 变格进行对主和弦的调性倾向不如 D→T 正格进行对主和弦的调性倾向更为明确。三、完全进行尽管属功能与下属功能都是不稳定功能,但二者所表现的不稳定程度对主和弦的调性倾向却不尽相同。与属功能和弦相比,由于下属功能和弦不包含导音,因此其不稳定程度相对较弱。实际作品中,下属功能和弦经常通过属和弦间接进行到主和弦,构成以 T→S→D→T 为代表的。遍及三种功能的和声进行模式,这种和声进行,称为“完全进行”。-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