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发布时间:2023-11-15 21:11:22浏览次数: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第五章)一.判断题1. 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答案:Y2. 劳动时间包括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答案:N3.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反比,与周转时间成正比。( )答案:N4. 固定资本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上的生产资本。( )答案:N5. 加速资本周转,能够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约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 )答案:Y6.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 答案:Y7.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合称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答案:Y8.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同一部门内部某些企业将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
答案:N9.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就不存在了。( )答案:N10.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销售的职能资本形式。( )答案:Y11.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Y12.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答案:Y13.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答案:N1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答案:Y15. 利润是资本家付出的劳动所得,与剩余价值没有关系。( )答案:N二.单项选择题1.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 )A.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 B.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C.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
答案:B2.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A.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中断的时间 B.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C.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劳动时间 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答案:D3.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 )A.消费资料再生产的源泉 B.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C.社会资本运动的中介 D.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答案:B4.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是( )A.产业资本 B.社会资本 C.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答案:B5.商业利润是( )A.商品在流通领域增殖的价值 B.买卖活动中创造的新价值C.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D.在商品交换中增殖的价值。答案:C6. 平均利润率是( )A.部门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竞争的结果C.企业间竞争的结果 D.全社会竞争的结果。
答案:A7. 商业资本本质上是独立化的(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生息资本。答案:C8. 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D.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答案:ABC2. 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人有( )A.借贷利息 B.商业利润 C 产业利润 D.银行利润答案:BCD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C.利润率的提高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答案:AB4.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流动资本 C.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
答案:AB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ABC6.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