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0302]《学前教育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8 11:09:23浏览次数:43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类别:网教 专业:课程名称【编号】:《学前教育学》【0302】 A 卷考试形式: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道题 3.0 分,共 30.0 分) 只能选择一个选项1.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2.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性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4.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南京有陈鹤琴,北平有()。A.张雪门B.张之洞C.张汉良D.张宗麟5.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A.社会本位儿童观B.自然本位儿童观C.家族本位儿童观D.人本位儿童观6.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A.小班幼儿 B.中班幼儿C.大班幼儿D.学前班幼儿7.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是()。A.分科课程B.隐性课程C.正式课程D.领悟课程8.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9.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创造性游戏B.有规则游戏C.表演游戏D.个人游戏10.幼儿园的项目活动,又称为(  )。A.方案教学B.生成课程C.预设课程D.单元教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道题 2.0 分,共 20.0 分)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生活活动2.儿童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有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3.2001 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4.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柏拉图5.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6.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同化7.儿童“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维果斯基8.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的名称是()。母育学校9.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分组教学10.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是由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道题 1.0 分,共 10.0 分) 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错2.陈鹤琴是“五四运动”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创造者,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对3.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错4.华生认为有机体对环境是进行“操作”,而不是简单地对刺激作出反应。错 5.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错6.保育工作是保育员的事,与教师无关。错7.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对8.教师利用玩具、榜样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直接教学的形式。错9.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儿童出生后,便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对10.儿童最早出现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错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道题 10.0 分,共 20.0 分) 1.简要阐述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答:(一)幼儿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都要正确认识两种学习阶段在教育上的不同特点,在教育中既要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也要考虑到连续性,对幼儿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减少因教育环境的差异而给幼儿入学后的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孩子顺利地由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二)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还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2.简要阐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答: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有:  (1)保教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不仅是因为儿童最喜欢它,占有儿童的时间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戏最适合儿童的发展,最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能最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①教育的活动性。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获得真知。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因为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同,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①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生活活动在幼儿期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②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每种活动不是分离的、孤立的对幼儿产生影响。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道题 20.0 分,共 20.0 分) 1.试结合教育理论和幼儿园教育实际阐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以幼儿为实践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脑科学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脑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奠基时期,尤其是 0~3 岁时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表明:三岁左右的儿童的脑重为承认的 2/3,7 岁时已经基本接近承认,人脑细胞的 70%~80%是 3 岁前形成的。布鲁姆也通过研究证实了,8 岁之前儿童智力发展大道了整个人生阶段的 80%。因此,在学前期加强对婴幼儿的关爱,尤其是保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健康护理,促使他们大脑发育得更快,扩大大脑发育的潜能。科学家们指出,对孩子进行早期益智教育,会在幼儿脑海中留下永久的印记。婴儿大脑的发育成长,为其智力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认识能力在学前期发展最为迅速,是人一生中认知能力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学前期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研究发现,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 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5 岁是掌握数字概念的最佳年龄;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答案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5 CDDAD6-10 AAABA二、填空题1.生活活动2.受保护权3.社会4.柏拉图5.表演游戏6.同化7.维果斯基8.母育学校9.分组教学10.南京鼓楼幼稚园三、判断题1-5 错对错错错6-10 错对错对错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道题 10.0 分,共 20.0 分) 1.简要阐述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答:(一)幼儿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都要正确认识两种学习阶段在教育上的不同特点,在教育中既要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也要考虑到连续性,对幼儿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减少因教育环境的差异而给幼儿入学后的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孩子顺利地由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二)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还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2.简要阐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答: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有:  (1)保教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不仅是因为儿童最喜欢它,占有儿童的时间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戏最适合儿童的发展,最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能最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①教育的活动性。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获得真知。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②教育活动的 多样性。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因为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同,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①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生活活动在幼儿期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②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每种活动不是分离的、孤立的对幼儿产生影响。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道题 20.0 分,共 20.0 分) 1.试结合教育理论和幼儿园教育实际阐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以幼儿为实践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脑科学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脑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奠基时期,尤其是 0~3岁时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表明:三岁左右的儿童的脑重为承认的 2/3,7 岁时已经基本接近承认,人脑细胞的70%~80%是 3 岁前形成的。布鲁姆也通过研究证实了,8 岁之前儿童智力发展大道了整个人生阶段的 80%。因此,在学前期加强对婴幼儿的关爱,尤其是保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健康护理,促使他们大脑发育得更快,扩大大脑发育的潜能。科学家们指出,对孩子进行早期益智教育,会在幼儿脑海中留下永久的印记。婴儿大脑的发育成长,为其智力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认识能力在学前期发展最为迅速,是人一生中认知能力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学前期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研究发现,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 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5 岁是掌握数字概念的最佳年龄;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