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832]《曲式常识》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22 15:08:33浏览次数:52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音乐学 课程名称:曲式常识 【083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每个 5 分,自选四个作答,共 20 分,多答不另计分)1、开放性结构:一个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在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2、稳定型陈述3、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4、乐节: 乐节是乐段内部介于乐句与乐汇之间的结构段落。5、复乐段: 复乐段,为一种曲式结构,是单一部曲式由两个平行的大乐句组成的乐段,每个大乐句又可分为两个分句。二、简答题 (每题 7.5 分,自选其中两题作答,共 15 分,多答不另计分)1、简述维也纳成熟时期回旋曲结构特点答:第一、乐思材料的多样化: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们通过自己长期艺术实践以及对古回旋曲式的改造,逐步完善了主题的曲式结构,使其由过去的单一形象(内容)、单一调性、单一结构(乐段),发展到音乐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结构更为完满的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结构。充分利用各大部分(主题或插部)自身乐思的不同发展阶段,更为深入地挖掘、拓展音乐内在的表现力。在注重各个插部与主题的乐思对比的同时,也加强插部之间不同乐思的对比。第二、调性和声的复杂化:为了加大主题与各插部之间的对比力度,在各插部分别使用不同的乐思材料,形成音乐性格、情绪、甚至体裁上的对比,加上调性、和声方面的变化,使音乐表达的内容愈更丰富。第三、搭配关系的规范化:一是结构的搭配关系,即叠部(主要的音乐主题)与插部结构比例关系的平衡;二是对乐曲组成部分的数量有所限制,即严格按 A—B—A—C—A 五个部分的格式进行写作。这一时期回旋曲式各部分间融合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其主要原因是广泛使用开放的- 1 -
和声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结构的段分感,从而加强了段落与段落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了不同乐思的相互转换、对照和制约的关系,尤其是插部到叠部的再现往往出现一个连接部分,在其结尾处通常会有为主题再现做准备的材料。典型的回旋曲式通常带有尾声。2、何谓三段曲式的动力再现答:指再现时有较大变化的再现,可以在调式、调性、和声方面表现出某些动态的不稳定发展因素,常采用结构的分裂、模进、出新等写作手法,导致结构规模的扩大等结构现象。 3、装饰变奏三、论述题(共 15 分) 试论三段曲式与三部曲式的区别答:三部曲式的中部必须是新主题,这样对比才更鲜明,而单三段中段多数是主部主题素材。三部曲式的音乐含量,内容,篇幅都远远大于三段式,呈示部一定要是单二或单三的乐段。这也是区分的关键四、分析德沃夏克《幽默曲》Op.101No.7 结构(选做 5 题,共计 50 分)1、该曲整体为何种曲式结构?答:该曲整体为复三部曲式结构; 2、第一乐段结束于何处?答:第一乐段结束于第 8 小节;3、第一段开始于何调? 答:第一段开始于降G大调;4、第一乐段分为几个乐句?答:第一乐段分为两个乐句;5、乐句中是否还可以分为更小的结构单位? 答:不可以6、第二乐段可分为几个乐句?7、第二乐段结束在什么终止上?8、第二乐段第一句可以分出几个乐节?- 2 -
9、第三乐段有何特点?10、乐曲中间部分三个升记号是什么调?-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