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3年9月《工程与环境物探》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6 23:09:40浏览次数:43
1 / 10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工程与环境物探 复习题 一、单选题1 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为基础,研究地温场变化的方法称为(D)。A、放射性勘探 B、地震勘探 C、电法勘探 D、地热测量2 A 型电测深曲线对应的电阻率关系为(C)。A、ρ1>ρ2<ρ3 B、ρ1<ρ2>ρ3 C、ρ1<ρ2<ρ3D、ρ1>ρ2>ρ33 Q 型电测深曲线对应的电阻率关系为(D)。A、ρ1>ρ2<ρ3 B、ρ1<ρ2>ρ3 C、ρ1<ρ2<ρ3D、ρ1>ρ2>ρ34 HK 型电测深曲线对应的电阻率关系为(A)。A、ρ1>ρ2<ρ3>ρ4 B、ρ1<ρ2>ρ3>ρ4 C、ρ1<ρ2<ρ3>ρ4D、ρ1>ρ2>ρ3>ρ4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10 /5、时间剖面上断层的主要表现特征有哪些? 1)同相轴错断; 2)反射波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变化; 3)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出现反射零乱或空白带; 4)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 5)异常波的出现如绕射波,断面反射波等。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2 / 105 地震波的传播遵循(C)。A、麦克斯韦方程 B、牛顿定律 C、波动方程 D、质能方程6 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的波称为(B)。A、面波 B、体波 C、横波 D、勒夫波7 地层的速度和(D)的乘积称为该地层的波阻抗。A、介电常数 B、电阻率 C、磁导率 D、密度二、多选题1、横波根据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可以分为(BD)。A、瑞雷波 B、SH 波 C、勒夫波 D、SV 波2、地表激发地表接收的地震记录中,通常能观测到(ACD)。A、反射波 B、透射波 C、折射波 D、直达波3、频散曲线的特征及其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ABCD)A、地下条件 B、各层的厚度 C、波速 D、密度4、高密度电阻率法常采用(ABC)装置类型。A、温纳装置 B、偶极装置 C、双二极装置 D、二极装置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3 / 105、电磁法的被动场源包括(ABC)。A、大地电磁法 B、天然音频法 C、甚低频法 D、地质雷达6、电磁波受介质的(BCD )等因素影响。A、密度 B、电阻率 C、介电常数 D、磁导率7、探地雷达测量参数选择包括(ABCD )。A、天线中心频率 B、时窗 C、采样率 D、测点点距三、判断题1、钻探方法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更加快捷、经济。()2、探地雷达采用高频脉冲电磁波进行探测,其运动学规律与地震探测方法类似。(√)3、地震勘探仅能在陆地实现。()4、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5、瑞雷波是沿两种弹性介质分界面传播的波。()6、当波从介质 1 传播到介质 2,两种介质的阻抗不同时,在分界面上会产生透射和反射,满足斯奈尔定律。(√)7、地震波的时距曲线描述的是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4 / 10()8、主测线应尽可能平行于预测构造的走向,测线间距以不漏掉次级构造为原则。(×)9、在折射波勘探中,地震记录的频率信息不太重要,因为人们感兴趣的是地震波的初至。(√)10、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得到的是真实的速度模型。()11、在非均匀介质中,瑞雷波和勒夫波在传播过程中均会发生频散现象。(√)12、声波探测中,目前主要是利用横波进行波速的测定。(×)13、中间梯度法在测量过程中装置系数不变。(×)14、电测深法中,供电极距 AB 逐渐变大,测量电极极距 MN 始终保持不变。(×)15、 物探方法的物理实质是通过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探测地下物性不均匀体。(√)16、地磁场和位于球心的磁偶极子磁场相当,磁轴和地轴不重合,夹角为 11.5 度。(√)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5 / 1017、对于磁性体,当计算其产生的磁场时,仅计算面磁极产生的磁场即可。(×)18、感应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的强弱都与现代地磁场有关。(×)19、进行磁场的向上延拓的目的是消弱干扰,突出浅部异常。(×)20、视电阻率是电场作用范围内地形及各电性层(或导电岩、矿体)的平均电阻率(×)21、K 型曲线反映地下电性层关系为 ρ1>ρ2<ρ3(×)22、地电断面最下层电阻率呈无穷大时,电阻率测深曲线尾段渐近线将与横轴呈 45° 夹角上升。(√)23. 面波的传播速度和折射波的传播速度相等.(×)24、水平迭加剖面记录的是反射界面的垂直反射时间。(√)四、名词解释1、 视极化率、视频散率 2、 磁化、磁化强度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6 / 10磁化:将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放入磁场中,由于磁场的作用,该物体也能获得磁性,并产生附加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磁化。磁化强度:单位体积内原子磁距的矢量和。是衡量物体磁化强弱的物理量。3、 斜交磁化 磁性体的倾向和磁化强度的方向不一致。4、 充电法以人工供电(或称充电)体相对周围介质呈理想良导体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向目标体供电后的人工电流场在充电体周围的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充电目标体的空间分布和产状、分布范围、连通情况等问题的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5、时间剖面记录时间剖面是经动效正、水平叠加后形成的,想当于自激自收记录、零偏移记录。特点:更直观的反映界面形态;突出有效波(一次反射波),相对压制多次反射波等各种干扰波。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7 / 10五、简答题1、请阐述探地雷达的技术特点。答:1)高分辨率由于电磁脉冲子波宽度窄,因此能获得非常高的分辨率。探地雷达的高分辨率是优于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最重要的标志。2)高效率一方面,探地雷达利用的是高频发射器,采样和接收时间很短,因而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探测。另一方面,探地雷达的天线不需要与地下接触,探测速度快,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3)无损探测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来探测地下目标和结果,采用天线系统进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因而其探测具有非破坏性。4)结果直观探地雷达的探测采用剖面法进行探测,结果直观反映地下介质的变化规律。2、 简述折射波波形成的条件。答:1)当波从介质 1 传播到介质 2,两种介质的阻抗不同时,在分界面上会产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8 / 10生透射和反射,且满足斯奈尔定律。2)当 V2>V1 时,透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透射角达到 90 度,这时波沿界面滑行,称为滑行波。3)滑行波是以下层的介质速度 V2 传播。4)滑行波的传播引起了上层介质的扰动,在第一种介质中会激发出新的波动,即地震折射波3、 影响岩石磁性的因素有哪些? 铁磁性矿物的含量:矿物分为顺磁性、反磁性、铁磁性矿物。岩石的磁性强弱主要取决于铁、钴、镍及化合物的含量,即磁铁矿、磁黄铁矿、钛铁矿的含量。铁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及结构构造:实验表明,铁磁性矿物含量相同时,颗粒越细,磁性越强;胶结程度越高,磁性越强.岩矿石的形成环境:如:火山岩磁性较强,是因为形成火山岩时岩浆冷凝较快,保持了较多的剩余磁性;新岩层比老岩层磁性强,是因为剩磁随时间减小;变质作用会使岩石铁质成分再结晶成磁铁矿,因此,尽管原生沉积岩磁性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9 / 10不强,但沉积变质的含铁石英岩却有很高的磁性;氧化还原作用可使岩石中的铁质还原成磁铁矿,这就是燃尽的煤层上常出现较强磁性的原因。应力作用:应力作用会使岩石的磁性减弱,所以在构造破碎带上往往出现低、负异常。磁性地质体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磁性体产生不同的消磁场,使不同形状的磁性体显示出不同的磁性。4、 简述视电阻率的定义和视电阻率的影响因素? 当地下介质均匀时,可测出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当地下介质不均匀时,也可以测出地下不均匀介质的电阻率综合值,这个综合值称为视电阻率。视电阻率是电流场有效作用范围内所有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构成了电阻率法探测地下电阻率不均匀体的基础。 主要影响因素:① 地电空间分布、或地电断面分布;② 观测位置;③ 地形条件:水平,正地形,负地形;④ 电极装置类型(K):电极间的排列形式和极距大小。课程名称: 工程与环境物探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