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 形考3 城市社区自治理论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08:06:18浏览次数:68
城市社区自治理论学习体会学习《城市管理学》,使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而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也为城市城市环境管理尤为重要城市环境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从城市污染源调查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到 1979 年成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以管促治,管制结合”的方针,使城市环境管理走上综合防治的轨道。自从 20世纪 80 年代特别是 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们对城市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从系统的角度看,所谓城市环境管理就是通过调整城市环境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环境得以良好运行。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管理业逐渐由单纯的环境污染控制转向综合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城市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把城市环境管理好,必须要有原则和适当的手段。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含义,1.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2.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3.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三同时”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除上诉原则之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管理的手段包括: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队城市环境进行管理。2.法制手段。一时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质量。5.教育手段。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以上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