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成本会计 ( 第3次 )
发布时间:2023-08-14 07:08:52浏览次数:41第 3 次作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采用限额法,在投产产品数量等于规定的产品批量,而且车间没有余料时,领料或发料差异才是用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2. 定额法与基本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定额成本加减各种成本差异算出实际成本,因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 )3.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 )4. 定额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目标,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5.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6. 废品损失是指废品的报废损失及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材料、废料价 值后的净损失。( )7.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归集和分配,汇总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企业的产品成本。( )8. 不论采用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固定的经营管理费用均不计 入产品成本。( )9. 定额法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 或定额比例法进行。( )10. 在成本核算时,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 本。(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9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9 分)1. 甲产品投产 100 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 料 10 公斤,B 料 5 公斤,乙产品投产 200 件,原材料单价消耗定额为:A 料 4 公斤,B 料 6 公斤。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 料 1782 公斤,B 料 1717 公斤。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 料 2 元,B 料 3 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按定额消费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 天一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基本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辅助车间分别供电和提供修理劳务。2005 年 3 月初分别投产甲、乙产品 1000 件、2000 件,本月有关资料如下: 1、 甲乙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 10000 千克,每千克 12 元,甲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分别为 6 千克,5 千克,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5000 元。 2、 本月共发生应付工资 60000 元,其中甲乙产品共同发生 52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8000 元。甲产品单位实际工时 5小时,乙产品单位实际工时 4 小时,并按规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 3、 生产车间发生固定资产折旧费 3200 元。 4、 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实际发生费用总额分别为 29000 元和 26000 元,供应的对象和数量为:机修车间用电8000 度,基本生产车间用电 80000 度;供电车间修理用工时 500 小时,基本生产车间修理用工时 6000 小时。要求: 1、 按材料消耗定额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写出计算过程) 2、 按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的工资,计提福利费,并编制会计分录。(写出计算过程) 3、编制固定资产折
旧的会计分录 4、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写出计算过程)编制会计分录。(保留两位小数)3.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有一大型精密设备,原值 150 万元,预计净残值 5%,预计可使用工时为 18 000 工时。5 月份使用该设备生产,耗用了 100 工时。要求:(1)采用工作量法计算 5 年该设备折旧额;(2)作出折旧的会计分录。4. 采用定额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资料:某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该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如下: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830 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超支差异 20 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降低 30 元,定额变动差异归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本月定额费用 1200 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节约 60 元;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超支 5%,材料成本差异归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本月完工产品定额 费用 1600 元。 要求: (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 异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5.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有关材料如下;(1)本月定额费用为 16400 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超支 1050 元;(2)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 3700 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超支 350元;(3)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为 12000 元;(4)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降低 100 元,定额变动差异由完工产品负担;(5)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5%,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6. 某企业年初预计第一年度需支付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5904 元,按月预提,季末实际支付时,(1)实际支付 6072 元;(2)实际支付 5520 元;(3)实际支付 3840 元。要求,按上述三种情况,编制按月预提利息和季末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7. 固定资产租金预付和摊销的核算 资料:某工业企业 4 月初开出支票预付第 2季度固定资产租金 9000 元。其中生产车间 7500 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500 元。 要求:编制第 2 季度各月有关的会计分录。8. 某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生产 A、B 两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只包括原材料费用,不分摊工人工资和其他费用。A、B 两种产品的共同费
用按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该企业 19××年 11 月初 A 产品的在产品实际成本为 2200 元,B 产品无在产品。11 月末,A 产品在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3400 元,B 产品全部完工。11 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 13200 元,其中 A 产品耗用 10000 元,B 产品耗用3200 元。 (2)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 500 元,该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3)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 1150 元,其中车间折旧费 980 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费 170 元。 (4)应付职工工资5000 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 3000 元(生产 A 产品工人工资为 1800 元,生产 B 产品工人的工资 12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500 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1500 元。 (5)提取职工福利费 700 元,其中:生产工人福利费 420 元(A 产品为 252 元,B 产品为 168 元),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为 70 元,厂部管理人员福利费 210 元。 (6)分配间接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计算 A、B 两种产品总成本及 A 产品在产品成本;结转完工产品成本。9. 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 10 小时,经三道工序制成。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 2 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 4 小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 4 小时。各工序内各件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 50%计算。本月甲产品完工 100 件,在产品 60 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产品 10 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 20 件,第三道工序在产品 30 件。该月本产品月初加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 8000元;工资和福利费 3890 元,制造费用 5256 元。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 要求:(1)计算各工序完工率;(2)分别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及其总数;(3)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10. 某企业管理部门所有管理用具,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某月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 16 740 元;报废在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 6 300 元,回收残料计价 450 元,已验收入库。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超支3%。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答案:一、判断题(1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综合题(9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9 分)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答案:(1)折旧率=150×(1——5%)/18 000=0.00792(万元) 5 月折旧额=0.00792×100=0.792(万元) (2)有关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7 920 贷:累计折旧 7 920解题方案:先根据原值 150 万元,预计净残值 5%,预计可使用工时为 18 000 工时计算出折旧率=150×(1——5%)/18 000,然后根据折旧率乘耗用工时得出折
旧额,最后根据折旧编制出会计分录。评分标准:计算出折旧率得 3 分,再计算出折旧额又得 3 分;编制出会计分路得 4 分。4. 参考答案:答案:(1)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830-30+1200-1600=400 元 (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 = 完工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1600×(-2%) =-32(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00×(-2%) =-8(元) 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1600-60)×5%=77(元 ) 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1600-32+77+30=1675(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400-8=392(元)解题方案:先计算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接着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再计算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原材料实际费用。评分标准: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得 2 分;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及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各得 2 分;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原材料实际费用,各得 1 分。5. 参考答案: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16400+3700-12000-100=8000 (元)本月应负担的材料差异率=(1050+350)/(12000+8000)=7% 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的成本差异=(16400+1050)*5%=872.5(元)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2000+12000*7%+872.5+100=13812.5(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8000*7%=8560(元)解题方案:先计算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3700-100+16400-12000=8000,然后计算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350+1050)/(12000+8000)×100%,根据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计算出本月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因此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可根据此计算得出。评分标准: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得 2 分;计算出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得 2分,计算出本月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得 2 分;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各得 2 分。6. 参考答案:答案:(1)按月预提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1 968 贷:预提费用 1 968 (2)季末实际支付利息 第 1 种情况借:预提费用 3 936 财务费用 2 136 贷:银行 存款 6 072 第二种情况 借:
预提费用 3 936 财务费用 1 584 贷:银行存款 5 520 第三种情况 借:预提费用 3 936 财务费用 96(红字) 贷:银行存款 3 840解题方案:先按月预提利息费用编制,然后分三种情况编制季末实际支付利息。评分标准:编制出月预提利息费用得 3 分,按季末实际支付利息编制时分三种情况,编制出一种情况得 2 分,全部情况编制出总得 7 分。7. 参考答案:答案:4 月份: 借:待摊费用--待摊租金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借:制造费用(7500 3) 2500 管理费用(4500 3) 500 贷:待摊费用--待摊租金 3000 5 月份: 借:制造费用 2500 管理费用 500 贷:待摊费用--待摊租金 3000 6 月份: 借:制造费用 2500 管理费用 500 贷:待摊费用--待摊租金 3000解题方案:先编制 4 月份的会计分录,然后编制 5 月份和 6 月份的会计分录。评分标准:编制出 4 月份的会计分录得 4 分,编制出 5 月份和 6 月份的会计分录各得 3 分,共 10 分。8. 参考答案:答案: 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1)僭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10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 3200 贷:原材料 13200 (2)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00 贷:低值易耗品 500 (3)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980 管理费用 170 贷:累计折旧 1150 (4)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18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 1200 制造费基本车间 500 管理费用基本车间 5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应付工资 5000 (5)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A 252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B 168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70 管理费用 210 贷:应付福利费 700 (6)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总额=500+980+500+70=20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2050/(1800+1200)=0.6833 A 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800×0.6833=1229.94(元) B 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200×0.6833=820.06(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1229.94 生主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B 820.06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050 计算 A、B 产品成本如下: A 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0000+1800+252+1229.94-3400=9881.94(元) A 产品在产品成本=3400 元 B 产品完工产品成本=3200+1200+168+820.06=5388.0(元)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产成品A 9881.94 产成品—B 5388.05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9881.94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 5388.06
解题方案:先编制出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然后分配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时,先计算制造费用总额和制造费用分配率,根据此分配率可计算 A、B 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最后可计算 A、B 产品成本,并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会计分录。评分标准: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共 5 项,编制出一项得 1 分,共 5 分;计算出制造费用总额和制造费用分配率各得 1 分,计算 A、B 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各得 1 分,编制此生产成本会计分录得 2 分,计算出 A、B 产品成本各一分,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会计分录得 2 分。9. 参考答案:答案: 各工序完工率计算如下: 第 1 工序:2*50%/10=10% 第 2 工序:(2+4*50%)/10=40% 第 3 工序:(2+4+4-50%)/10=80% 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及其总数: 第 1 工序:10*10%=1(件) 第 2 工序:20*40%=8(件) 第 3 工序:30*80%=24(件) 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8000/(100+60)=5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00*50=5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60*50=3000(元)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3890/(100+33)=30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用=100*30=30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用=33*30=99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4256/(100+33)=32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00*32=32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3*32=1056(元) 完工产品成本=5000+3000+3200=11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000+990+1056=5046(元)解题方案:先计算各工序完工率,根据各功率完工率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及其总数,最后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时,首先需要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和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及制造费用分配率,然后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和制造费用,合计以上可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评分标准:计算出各工序完工率和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各得 1 分,共 6 分;分配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得 2 分,分配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用得 2 分,分配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得 2 分;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得 3 分。10.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首先计算出辅助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接着对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进行结转;最后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评分标准: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后得 3 分;结转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得 3 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后得 4 分。3 步骤全部完成得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