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政法干警《申论》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4-06-30 10:06:18浏览次数:18
2013 安徽政法干警《申论》真题(本硕)一、给定资料1、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 GDP 的比重)为 0.77%,同期全国的科研投资强度为 1.7%,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国际平均水平是 1%,发达国家一般为 3%~5%。据调查,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 20%~30%,科研拔尖人才、骨干科研人员疲于急项目、揽活干、应付各类检查等。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比以前减少了 23%。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近几年每年一些农科院所的科研人员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 3%~5%,而且大都是副研究员以上的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现在我国每年有 7000 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 40%左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可以达到 80%以上。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间分工不明确,经常出现课题重复、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由于农业科研周期较长,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难以确保农业科研项目的连续性。自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来华开展种子业务。美国的 M 公司、X 公司等外资企业利用与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机会,大量搜集我国优异的种子资源,凭借其农业研发技术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对种子进行筛选和改良,迅速占领我国的种子市场,摄取巨额利润。例如,美国 X 公司俨然已成为中国种业市场的“大鳄”,该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 335”,4 年时间就占据了吉林较大市场份额,靠的不是别的,正是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国外跨国种子公司的研发投入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 10%左右,有的高达 15%~20%。反观我国,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 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 1%,有的企业还达不到这个数字。农业科技怎么推广到田间地头呢?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曾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科研单位到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到县、乡、村,曾经对农业技术的迅速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原来乡镇的各种机构很健全,俗称‘七站八所’,包括兽医站、农技站等,1992 年以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放开,这些站所就慢慢都取消了。”农技专家李某对记者说,“一家一户耕作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需要依靠大量农技人员来指导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然而当前基层农技推广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技站普遍‘三无’,搞农技推广难呐!”翁源县龙仙镇的乡间小道上,刚给农民做完技术指导的镇农技站站长索性停下摩托车,跟记者细谈起来,“我们站有四个人,但是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蹭别人的办公桌用;平时下乡镇农技推广也没有车,只能自己掏钱买摩托车走村入户;而所谓的试验示范基地、仪器设备更是想都不要想。虽然现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实现了定编保收,但却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境,我们全县一年的农技站工作经费只有 5 万元,分配到那么多乡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平时搞农技推广都要自己掏钱,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悟,很多人早就偷懒了。”50 岁的王颖,是泰顺县某镇的畜牧兽医员,早在 8 年前,她就被镇里派到镇下属的一个村里当驻村干部,主要从事计划生育、征兵等工作,畜牧兽医员的工作现在只能当副业来干了。据调查,泰顺县乡镇农技人员实际在编 328 人,仅有 47 人专职从事本职工作。该县在编的乡镇农技人员中 40 周岁以下的仅占实际在编人员的 39.6%,其中,新近招聘进来的年轻人员,有的因为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提供服务,有的到岗几年后不是改行就是调走。一些不具备农技从业资料和能力的人员,也被安排到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该县乡镇农技人员中,初、高中文化程度占 48%,中高级职称仅占 13%,一人员虽然参加过农校培训,但接受新知识能力差,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如泰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检测室新引进的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因为没有相应的人才而发挥不了作用。2、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于今年 6 月初联合发布的《2013~2022 年农业展望》指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有限的制约下,中国的粮食供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依靠全球农业市场是一种方法。但要满足每年超过 6 亿吨的粮食需求,中国必须维持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中国人的米袋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2013 年 4 月,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博鳌亚洲论坛“粮食安全”圆桌会上表示:“中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 98.1%,应该说 13 亿中国人的饭碗还是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1978~2012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 93%。过去的 9 年,粮食生产的弧线始终上扬,如无意外,今年将会出现“十连增”的丰年奇迹。“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在生产能力的增长上是有把握的。”50 年代出生的某社科专家感慨地说,“这在过去难以想象。毕竟,关于饥饿的印象,从未 从我们同龄人的记忆中抹去。”然而,即使是在丰收之年,以及粮食安全状况最好的时期,这位专家还是忧心忡忡地提醒“未来业的任务仍将非常艰难。一方面农业在增长,另一方面供给的增长赶不上消费的增长。”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2003~2011 年,粮食生产累计增长 33%;同期消费累计增长 41%,消费增速是生产增速的 1.24 倍。在汹涌的进城务工人群的背后,是粮食消费数量和质量更迅猛的增长,是大片大片撂荒的土地。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高低关系到第一个人的生活,农业对物价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中食品构成权重一直较高,食品价格上涨对 CPI 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农产品价格几乎是整个物价的“晴雨表”。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食品价格对整个物价的影响在 60%~80%。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工业品等价格上涨,加上运输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的价格传导效应,会使国家消费进入动荡状态。3、“土地失控!”某著名杂交水稻研究专家说,“这些年中央以最严厉、最严格的政策来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但到了县级再到乡镇和村一级,情况并不那么乐观。这些地方大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搞城镇化、工业化,最难控制的是村这一级,尤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为甚。”如今,从苏南、苏北、浙北,一路高速公路过去,已经看不到连片的 1000 亩以上的农田,而这一切就是在最近10 年发生的。10 年前,那里还是连片的万亩良田。现在,良田都变成了房子。很多人问这位专家:“你们这样种田,一亩田有多少收入呀?”他如实回答;“我们种水稻一亩只有 700 块利润。种一亩花卉利润是 8 万块,种蔬菜、水果一亩利润 8000 块,工业的利润则是百万千万计,我干到了今天,竟连一套房子也买不起。”“GDP 增长再快,引进的投资再多,如果百姓的吃饭都成问题,那大家肯定不幸福。”有全国政协委员说。但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滋养他们的土地。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在 2013 年的今天,我们仍然时时想起 19 年前美国学者布朗提出的那个曾经轰动世界的命题:谁来养活中国?国家无粮不稳。如果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宁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也不愿在家乡种地、喂猪、养鸡,那么我们的农业将会不稳。农业不稳,其他都将不稳。专家指出:“基本的口粮如果有 10%的不足,社会可能会出现动乱;如果有 30%的不足,那就完全乱掉了。”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不能不将粮食和耕地作为根本来考量。4、据报道,我国每年撂荒的土地有近 3000 万亩,且土地撂荒现象有蔓延之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某大厦三楼餐厅里,代表们三三两两围坐在餐桌前,就土地撂荒现象边就餐边讨论着。来自广西的吴县长说:“我们这样的边远山区县,现在农村劳动力也不够用了。全县 38 万多人,但外出务工人员却有 10 万多人。现在,每年春季采茶时节,只能从贵州、湖南的相邻县引进农民工帮着采茶。尤其是‘80 后’‘90 后’这些年轻人,离土地越来越远,他们甚至压根不会种地!过个 10 年、15 年,第一代农民年龄大了,干不动了,退出农业生产第一线了,他们的后代不会种地、不愿意种地,这地给谁种啊?这种状况真是堪忧。”河北省某村王支书说:“现在我们很多地方,在田间地头,农业生产都是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的‘杂牌军’来承担。这些杂牌军哪能和壮劳力相比啊?他们能种多少地啊?家里 20 亩地,也就能种个 5 亩地罢了!要他们自己说呢,也就图个够吃,多种也是浪费!地能不荒着嘛!”另一位人大代表张某说:“我在调研时发现,农村学生回乡的意愿极低,一方面是父母当初让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孩子不再像自己一样辛苦;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生从小看着父母风里来雨里去,衣服整天脏兮兮的,出去有时还会遭到别人异样的目光,自己宁愿在外面少挣点,也不愿回乡务农。有的承包大户,一年收入在 10 万以上,儿子女儿还是不愿意种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按照农民的说话,在家种地的人连媳妇都找不到,只有没啥本事的人,才会回家种田。说到底啊,还是别人看不起咱家里人,以至于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安徽的一位代表说:“我去年去了几个偏远县。一路所见,是大量抛荒的耕地。一个农民朋友给我算了笔帐:这个季节只能种小麦和油菜,一亩收 1000 斤,现在的收购价格是每吨 1900 元,辛苦 5 个月,种 5 亩小麦,扣除生产成本,净收入 2000 元。现在城市里正闹‘用工荒’,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找个每个月 2000 元的建筑工作也不是什么大的‘梦想’,5 个月收入万把块钱很轻松啊。女的要能做‘月嫂’,一个月三、五千的也不难。没‘钱景’,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还有谁种地啊?” 重庆的一位农民代表说:“我们村耕地约 400 亩,撂荒约 100 亩,在撂荒地中,60%为坡瘠地、边远零星地,产是很低。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谁都想把自家的地种好,但怎么种好,只能农民自己想办法。原来,每个乡镇还有个农技站,给我们讲一些科学知识,提供些技术服务,能提高不少收成呢!但现在呢,乡镇农业技术人员 80%改行从事经营活动,省里、市里组织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我们种地时遇到些新问题,弄不懂,也没人给我们服务,可不就逐渐荒了嘛!”5、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人均仅为一亩多地,无沦怎样精耕细作,整体经济效益都是微乎其微的。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1 年 7 月,Z 市齐陵街道太平村村民与村集体签署了土地流转转协议,1611.9 亩耕地流转到村集体,交由该村村民王永耕种。根据协议,流转的土地统一种植,人均可分得小麦 800 斤,如有盈利可参与分红。王永一个人种了一个村子的地,可当说起种粮的体会时,他却满腹苦水,异常激动,二土地流转的分配方案并未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人多地少的农户表示支持,部分人少地多的农户却并不赞成。根据粗略统计,这两年王永种地的投入已有四五百万元。“地是由自己种,可土地承包权是别人的,种地投入了这么多钱,无法到银行进行抵押,换不来银行一分钱的贷款。”2012 年一场暴风雨,村里小麦倒伏,致使王永损失了几十万元,可保险公司最终只赔偿了 2 万元。王永坦言,目前种粮的农民可以获得的资金支持,有每亩125 元的粮食直补和每亩 230 元的种粮大户补贴两种,如果风调雨顺,包地种粮应该是有利润的,但要想收回最初打井,修渠、买农机的数百万投入,则要 10 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尽管签署了流转协议,种粮大户仍有可能面临政府征地、村民毁约等风险。在河南省 W 县,提高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无人不晓。2006 年 9 月,该县马宣寨村 32 户农民发起成立了绿色稻米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有了自己的绿色稻米商标,注册资金达到 1000 万元,拥有成员 226 户,流转土地面积也由当初的 1700 余亩发展到涵盖周边县市的 6 万余亩。近日,记者来到马宣寨村,一探究竟。接受采访的村民孙某说:“以前村里人种稻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基本上都加入了合作社,比以前好多了。啥时种、咋种、咋管、咋收、咋卖,都不用以前那样操心,大伙跟着合作社一起干就行。”Y 乡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但是,农业生产落后,农民增收困难。作为工商企业租赁农地经营的试点,2008 年起,央企 H 集团联手当地政府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1 年作作社以 500 亩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与 H 集诸旗下的五丰农业开发公司联合成立希望农庄。土地流转之后、农户既是土地所有者,又是合作社股东,还能成为希望农庄的员工。有人算了一笔账:“现在农户收入有三大块地,土地租金、股东分红和劳动工资。土地流转之前,这里平均每户 3.8 亩土地,能收 3.1 万元左右,现在把地交给五丰经营了,如果两个劳动力到农庄工作,三项收入加起来最少能收 4.2 万元。”6、“扁豆姑娘”小王是 1986 年出生的农家女。2008 年,她从复旦大学毕业,进入上海银行工作,但她内心难舍对农民的那价深厚感情。2010 年 7 月,她辞职回家种青扁豆,担任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几年,小王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合作社,开设了规范高效的农资配送、农产品结算中心、农产品检测室等服务窗口;与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青扁豆与高产水稻。优质草莓等轮作、套作技术,培育出了“红刚三代”青扁豆新品种。生产管理之外,她还注重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红刚”青扁豆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2011 年,青扁豆总产值达 3.18 亿元。合作社被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合作社里的种植户们的年纯收入超过 10 万元,个个喜上眉梢,说种植青扁豆就像开了个“小银行”。小唐是个自小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小唐这个年轻人敢想敢干,他敏锐地发现农村大有发展,心想:“农民到城里去当工人,城里人咋就不能到农村去做农民呢?”2007 年,他辞职到文登村承包了 200 多亩低效林,创建了“木鱼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现已取得成效:经济林木种植 200 余亩,成林按树 20000 多株,油桐 40000 多株;修建猪舍 3000 多平米,一年新出生的猪有 3000 多头;修建鱼塘 8 亩,年产鱼上万斤。“猪粪用于发酵生成沼气,部分还可以用于树木施肥、喂鱼,形成了‘猪-沼-林’的绿色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小唐说,“我刚来时当地群众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现在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回报,教给大家技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让乡亲们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使农民成为让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 业。”有专家指出,过去,“农民”不仅意味着他的职业是务农,更多的还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一种文化乃至一种心理状态。现在,“农民”应当回归其本来的职业属性和意义--即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更应该是一种职业,就像医生、教师、工程师这些职业一样,被平等对待。现在,理应将农民从社会成员阶层转为经济产业职业,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的职业农民,同时强调,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也应是一个欣欣繁荣的社区,应该拥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种植大户、专业在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企业家等新型的职业农民。二、作答要求一、请根据“给定资料 3~4”,根据当前我国在农业尤其是粮食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即务必解决好的一些矛盾问题)。要求:全国准确;“1……与……的矛盾”的表达形式分条概括,不要写成短文;语句简练,不超过 200 字。(20 分)二、“给定资料 6”介绍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三种模式,请你分别为这三种模式命名并通过比较分析根据其主要特征。要求:命名准确,特征分析简明扼要,三种模式分开陈述,先命名,接着概述特征;总字数不超过 250 字。(15 分)三、假如“给定资料 7”中的乡党委书记准备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杨村发生的事情,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7”,为他草拟一份 400 字左右的摘要性汇报材料。1.不考虑标题,称呼、落款等行文格式,只写出汇报材料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2.定位准确,有针对性;3.内容全面思路清晰;4.取舍得当,简明扼要。(20 分)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请结合给定资料,以“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 800~1000 字的议论文。要求:1.思想深刻,论证有力,有理有据,说明力强;2.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语言顺畅,书写工整。(45 分)2013 安徽政法干警《申论》真题(本硕)答案一、请根据“给定资料 3~4”,根据当前我国在农业尤其是粮食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即务必解决好的一些矛盾问题)。要求:全国准确;“1……与……的矛盾”的表达形式分条概括,不要写成短文;语句简练,不超过 200 字。(20 分)【解题思路】本题的作答对象是“我国粮食生产”;作答任务是“概括当前我国在农业尤其是粮食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挑战”一词提醒考生,要重点关注与粮食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材料;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 3~4”;作答要求一是全面准确,二是用“……与……的矛盾”的表达形式分条概括,不能写成短文,这点要求考生必须高度注意,三是语句精练,这是与其作答字数“不超过 200 字”相对应的。【参考答案】当前我国在粮食方面遭遇三大挑战:一是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粮食供给的增长难追消费的增长,而粮食价格失控上涨将使国家消费进入动荡状态。二是新型城镇化与守耕地红线的矛盾。一方面中央提出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另一方面,县乡镇搞城镇化、工业化,侵占土地,18 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挑战。三是粮食保障与土地撂荒的矛盾。一方面,国家无粮不稳,另一方面,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撂荒问题严峻。二、“给定资料 6”介绍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三种模式,请你分别为这三种模式 命名并通过比较分析根据其主要特征。要求:命名准确,特征分析简明扼要,三种模式分开陈述,先命名,接着概述特征;总字数不超过 250 字。(15 分)【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给定资料 6 介绍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这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 6”,需要我们重点研读,从中提取要点。题目将问题设定为“分别为这三种模式命名,并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其主要特征”,因此,我们就要注意,作答时这是两个问题,一定不能疏忽了。【参考答案】资料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三种模式:转包、入股和出租,它们的主要特点如下:转包,农民将土地转包给本集体组织的农户耕种,对于受转包人而言,风险较高;入股,农民自愿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出租,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本集体组织之外的人并收取租金,与政府、企业合作,风险较小。三种模式都是为实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之举,但各有区别,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在是否从事生产方面,转包的农民不参与生产,入股的农民需要直接参与生产,而出租的农民无需参加生产,但是也可以自愿参与;在收益方面,转包的农民收取转包费,若有盈利可参与分红,入股的农民收益按照股份分配,出租的农民有土地租金,如采取材料中的合作形式还可以有股东分红和劳动工资。三、假如“给定资料 7”中的乡党委书记准备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杨村发生的事情,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7”,为他草拟一份 400 字左右的摘要性汇报材料。1.不考虑标题,称呼、落款等行文格式,只写出汇报材料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2.定位准确,有针对性;3.内容全面思路清晰;4.取舍得当,简明扼要。(20 分)【解题思路】作答此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作答所参考的资料范围为“给定资料 7”;2.作答身份及汇报对象分别是乡党委书记和县委,由下级向上级机关进行汇报;3.作答内容及方式是草拟一份摘要性汇报材料;4.作答要求需注意有层次、有针对性,无格式要求,字数在 400 字左右。【参考答案】关于杨村惠农项目事件的汇报2008 年,我乡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这项惠农项目试运行时效果良好,今年拓展到杨村等六个村子。但是,最近该项目在杨村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村民不配合的情况。村民不配合该项目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项目实施前,关于征地补偿问题对村民沟通、宣传不到位;二是该项目没有关于青苗补偿费和占用土地补偿费的政策依据,伤及部分人的利益;三是部分村民认为项目建设用地破坏其风水。针对此事,我乡采取了以下解决措施:一是深入到农户中间讲解相关政策,使其实实在在地了解项目情况,做好政策宣传和组织动员的工作;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补贴、乡村集体财政配套预算以及以物折资的村民自筹资金的方式给予利益受损的农户适当补偿;三是加强科学宣传,破除迷信说法。乡政府已经组织人员与村民沟通、协调,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坚决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今后会以此为鉴,更加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请结合给定资料,以“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 800~1000 字的议论文。要求:1.思想深刻,论证有力,有理有据,说明力强;2.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语言顺畅,书写工整。(45 分)【写作思路】此次作文题目,作答要求上有三个重点。研读题目,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请结合给定材 料,以“农民成为令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为话题,这里面大有玄机。第一,有两个关键词,农民、农业,其中,农业发展是材料的话题,不能脱离,农民要成为令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是题目的重点。农业发展是条件,是因,而农民成为令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是结论,是果。所以定题目为“挥农业产业化巨笔 书农民职业化华章”。第二,作答要利用素材,也要结合自身的思考。“农业产业化,须政策跟进”作为第一个分论点,与材料所描述的农业始终不收产业政策重视,科研投入始终比例低下有关,而第二个分论点“农业产业化,须拉长产业链”取决与自身的思考。也取得材料内容的支持。显然,有独特思考的人,才能感悟更深、联想更多,写出更为优质的文章。第三,忌空谈对策,言之无物的对策罗列模式的文章只能被考官打入低分一档,议论文写作要有实例、有论据、有感受,还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论储备,越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结合感悟的文章,越能得到阅卷者的青睐。【参考例文】挥农业产业化巨笔 书农民职业化华章黄河水、黄土地、黄皮肤,厚重的赭黄曾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的文明底色。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不仅维系着我们民族的生存,更根植着我们的文化和梦想。工业文明的勃兴,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家园成为枷锁,而改革开放打开了通向财富的大门,众多农民为了追逐富裕,浪迹他乡,家乡却田园荒芜。为什么曾经饱含希望的土地不在芬芳?农业经营的原始、农业的基础设施的薄弱、农业科技的落后,还有农产品的长期低价,使得农业效益低下。农民污名化、农业危机则直接威胁着我们民族的生存。而破解这种困局的,只有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职业化。农业产业化,须政策跟进。长期的城乡农工产品剪刀差,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力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到了城市帮助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给农产品以市场地位,给农民以定价权,是市场化力量解决城乡差异的着力点。农民的个体经营难以获得经营定价权,琐碎的土地,也难以为农民赢得规模效益。政策的跟进需从农产品合作社、行会建设开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土地流转使得众多的农户通过合作组织,成为市场的主体,这是赢得市场的先决条件。这一点,菡香合作社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走向合作,是农民走向职业化的第一步。农业产业化,需从拉长产业链条开始。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严重依赖气候和土地,是阳光和雨水的事业,这,也决定了农业的风险和不可控。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粮价长期走低。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农业的效益低下。但寄托在农业之上的食品加工、酿酒、医药等却利润丰厚。农业的希望在于产业链条的拉长。产业一体化降低了加工行业的原料风险,优质的农产品为产业链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农庄通过产业的拉长和集成,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打造出全新的农业面貌。站在新文明的起点,新一代农民在赢得财富的同时,也必然赢得尊严。农业产业化,须培养新的农民。狭隘的视野、僵化的思路、贫穷的生活是我们的农民的刻板印象。如同低下的岩浆,刻板的印象之下,其实是众多农民不甘命运的执着。新文明将新的机会带给农民。在生态文明的大旗下,在新农业的田野里,他们会是新的经纪人、企业家,新的财富明星,仰望星空,世界,会因他们而不同。“为什么我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沐浴生态文明的春风,千年的土地情怀,在洗去落后的污名和屈辱之后,定会催生崭新的农业文明之花。在美丽的田园耕作,尊严与富裕相伴,这就是农村产业化的未来、农民职业化的新篇。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