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8 16:05:40浏览次数:84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与社会属性(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教”在甲骨文中为“ ”,像有人在旁执鞭演卜,训导小孩学习的形象。“育”在甲骨文中为“ ”,像妇女育子之形(见图 1-1)。在先秦古籍中,大都只用一个“教”字来论述教育的事情。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始见于《孟子 o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西方,“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由拉丁语 eduiere 演变而来,在拉丁语中含有“引出”之意。到底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生长,“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他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斯宾塞认为:“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图 1-1“教”、“育”两字的形成 在现代,根据教育外延的大小,将教育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具有社会性。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培养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有些动物在养育幼小上虽然与人类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那只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有些人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无视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2.教育具有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除了教育之外,人类的其他活动也会影响人的发展,如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休闲生活等都或显或隐地与人的发展相关。
3. 教育的永恒性。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教育发展史来看,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具有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在阶级社会中还包括阶级斗争经验)这两种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能。人和社会都是依靠生产劳动维持生活,依靠教育传递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如果没有教育,任何社会都无法进行物质财富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可见,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的永恒的范畴,具有永恒性。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教育。教育事业是永恒的事业,教育工作是永恒的工作,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 教育的历史性。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因此,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集中表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两个方面。教育的时代性主要是指教育的发展受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不同时代的教育有不同的特点,而同一时代的教育(无论其社会性质如何)也有某些共同的时代特征。教育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里教育属性之一。教育的阶级性主要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哪一个阶级的接班人,即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教育的阶级性是由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决定的,集中地体现为教育的社会性质。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传承接续关系。继承历史经验,是丰富繁荣本时代教育不可缺少的源泉之一。教育的继承性既表现在一部分教育内容,如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等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共同内容,又表现在符合儿童、青少年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具有继承性,如“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讲授法”、班级授课制等仍被现代教育理论所沿用。二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多数情况是教育落后于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少数情况是教育超越于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我们都可称为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作为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阅览室、校园)中。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主要包括教育者的教法以及学习者的学法两大方面。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形式与条件的总和。三、教育的基本形态教育形态即教育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教育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定的形态。教育发展到当代,其层次、种类繁多,但从其存在形态上不外乎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先导性 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从小就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儿童正是从这些家庭教育因素中学会了思考和语言的交流,懂得区分是非美丑,辨别善恶荣辱,形成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儿童所接受的这些教育影响,就成为其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2.感染性 感染性是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能引起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它像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化的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通,情感的感染性就显得更为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着子女的行为举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有时是说服力很强的言语说教都难以替代的。 3.权威性 权威,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以意志服从为特征,权威对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取得,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权威性,是家长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子女的重要前提,而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这是因为父母是子女的天然尊长,血缘上的亲密关系和经济上的依赖性使子女对父母有着特殊的依恋和依赖感。再加上父母因其自身努力工作而被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以及成熟的思想意识等,这一切都使得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高大、权威的形象,使子女养成了对父母尊崇和信任的心理。子女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式,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劝导,朝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4.针对性
鲜明的针对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这话不无道理。孩子从一生下来,就首先进人家庭生活,同父母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面而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由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所表现出的个性非常真实,所以家长能深刻地了解孩子。这样就使家庭教育比较容易做到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问题抓得准、抓得及时,教育方式方法选择得当,教育内容也适宜,体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充满了浓厚的家庭个性色彩。 5.终身性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时间长短,都只是一种阶段性和间断性的教育。家庭教育则不然,它不仅使人在未成年时获益匪浅,而且在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以后,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所具有的血缘关系,家庭教育依然在发生作用,父母永远是子女的“老师”。家庭教育的这种终身特点,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期地、连续地观察和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 社会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诸多限制。它不受年龄、时间、地域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接受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已开始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沟通起来。社会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2.群众性 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以往对社会教育的认识仅限于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现在已远远超出青少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成年人的职业技术教育,老年人的老年大学等,满足了社会各年龄阶段、各职业系统人员的学习要求,教育对象日益普遍。 3.多样性 由于社会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各有不同条件和不同需要,因此,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受教育时间上来看,有脱产式、半脱产式、业余式等;就其教育形式来看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就其内容来看有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 4.补偿性
学校教育时间较长,在校所学知识有些容易过时,跟不上时代需要;许多新的知识不断涌现,需要新的学习;更有些东西是在学校没有学到的,如日常生活知识、用品修理等。这些在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因此,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偿功能。 5.融合性 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表现出与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甚至与宗教活动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处处都可以发挥社会教育作用。(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区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独立的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职能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唯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育者不仅学识广博、品德高尚,并且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组织的严密性 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的组织上。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学校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从宏观上说,学校有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从微观上说,学校内又有专设的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组织,既有专司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总务后勤、文体活动等专门组织机构,也有一系列的严密的教育教学制度,如此等等,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 3.作用的全面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要关心教育对象的知识和智力的增长,而且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更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而这一职责也只有学校教育才能承担起来。 4.内容的系统性 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即使是有计划性的社会教育,也往往是阶段性的,就其知识总体也具有片断性。学校既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是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5.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从事教育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育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所无法全面提供的。 6.形式的稳定性 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学校教育的这种稳定性,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稳定是相对而言的。它也要有相应的改革变化。稳定不是僵化,如果把相对稳定看做是墨守成规、僵死不变,那就必然要走向反面。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占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在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 2.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 o 能、美国的桑代克。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生物起源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似行为之问的质的差别。 3.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也就是说这种模仿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它的错误在于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任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4.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又称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有: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等。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呈现出非独立性、无阶级性和原始性的特点。 第一,原始教育的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部落中人与人关系的平等性决定了原始教育的没有阶级性。具体表现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第二,原始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教育活动主要以传授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技能,以及从事渔猎、采集和原始手工业劳动的经验为基本内容,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着生产劳动进行,为生产劳动而服务。 第三,原始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原始社会中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于劳动过程之外的专门活动,也没有专门从事教授活动的教师,教育不仅完全融合在生产实践中,而且还同其他上层建筑如政事、宗教、艺术等活动紧密结合。原始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生产实践中以及政事、宗教、艺术等活动中进行的。 第四,原始教育的教育手段极其原始和简单。原始社会尚没有形成正规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师和书本教材,当时的教育主要是以年长一代或有经验的人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教育手段。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同原始社会相比,这两个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进步,并出现了社会阶级的划分,教育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古代社会的起迄年代不同,但各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却呈现出大体一致的特点。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实现,自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进行教育活动的场所学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步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学校教育则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学校是奴隶社会政治经济交互作用、脑体分离、文化知识发展的共同产物。学校教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大飞跃。 2.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在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统治阶级的子弟不能或无权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劳动人民只能生产和生活中,通过长者和师傅的言传身教,接受自然形态的教育。到封建社会,各国教育除阶级性外,又呈现出鲜明的等级性和宗教性。 3.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但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依政治需要而定,重视社会的典章制度教育,而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同古代希腊、雅典的统治者崇尚文化学习,斯巴达统治者崇尚军事训练一样,古代中国一向把儒家经典奉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从奴隶社会的“六艺”,到封建社会的“四书”,“五经”都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4.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阶级社会里,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而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读书者把脱离劳动作为他们学习的基本追求,劳动者则为生活所迫,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
在这样的思想舆论与社会制度下,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造成整个社会的体脑分离,并最终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崇尚书本知识,呆读死记为当时教育的基本方法,且注重严酷的纪律和强迫下的反省,体罚盛行。 6.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古代官学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由封建王朝直接举办和管理,旨在培养各种高级统治人才的学校系统则为中央官学,如两汉时期的“太学”;由地方官府所办的学校即为地方官学,如西周时期的“乡学”。与官学并行、行于民间的教育称为私学,私学起于春秋,私学的兴起把教育范围扩大到平民,促进了文化的下移与繁荣。官学和私学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体系。 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国古代的官学和私学,大都采取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未形成系统的集体施教的教学形式。西方的宫廷学校、职官学校等亦是如此。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又称工业社会。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与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不同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各个国家、各个社会,不管其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离不开从业人员良好的专业素质,这就需要各种形式的教劳结合。2.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越高。教育的普及程度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3.教育形式多样化 现代社会教育已摆脱过去那种单一普通学校教育的落后局面,各种新的教育形式应运而生,除层次外,尤其表现在类别上可谓种类繁多: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在职学习和远距离函授等。电视卫星、计算机等先进传播媒体的出现,更使教育形式不断拓展。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不论是出于人生价值的满足,还是迫于工作需要,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终身教育使学习化社会成为现实。5.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又一特征 追求教育与时代的同步适应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因为只有同步适应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6.人才培养的通才性和全面性 通才教育就是专业面要宽,专业基础知识要广博。全面教育,就是能全面掌握现代生产或现代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四)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进入 20 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或趋势: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最早是由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 o 朗格朗于 1965 年提出。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它特别强调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最后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多元化主要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要求人们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广泛运用于教育行业,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