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点

发布时间:2024-05-13 00:05:58浏览次数:12
2023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单选题在单选题的复习中,打好基础是复习的关键,但由于考查涉及面较广,这就给大家的备考增加了一些难度,我们在备考中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便高效备考。考点·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卢梭 《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洛克 《教育漫话》 ①提出“白板说”;②倡导“绅士教育”。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②提出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①三中心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③学校即社会;④从做中学。 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规律 表现 启示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循序渐进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分阶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记忆秘籍培根首提出,纽斯来独立,康德首开课,巴特给规范,杜威更进步,卢的爱儿很自然,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 2.合理分配时间;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考点·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考点·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反之,如果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甚远,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困难。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3.已有的知识经验经验水平或实践知识影响问题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4.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5.情绪与动机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定、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记忆口诀:常复习,分配好,集与散,反复读,多样化,多感官。记忆口诀:强三观、强良行,利用榜样和集体,自我教育要因材。 关键词:“社会规范、加速发展、即延价值、发展个性”。考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的了解和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班会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考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因素来源 影响因素 所起作用内部因素遗传 物质基础/前提主观能动性 决定作用外部因素环境 可能性/现实性学校教育 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考点·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记忆口诀:情定原有机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考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考点·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2)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3.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考点·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记忆秘籍看别人,看自己记忆秘籍教师直接两巴掌 考点·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考点·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2.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记忆秘籍环境佳、塑个性、练思维记忆秘籍前是无,终实体制度化,正规化非未来,非学校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模块三 材料分析题考点·新课改的教育观 ★★★★★1.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教师观(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社区型开放的教师。3.教师教学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4.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1)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2)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3)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4)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5)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6)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7)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5.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记忆口诀:两独一发展。记忆口诀:学生研究建设。记忆秘籍三级功能、结构与内容、方式与制度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6.教师教学观的转变(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考点·德育原则 ★★★★★原则 含义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考点·德育方法 ★★★★★方法 含义说服教育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记忆口诀:学习过人 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品德评价法(奖惩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奖励有赞许、表扬、奖赏。考点·教学原则 ★★★★★原则 含义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直观性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忆口诀:说实情,评世(示)道。对应方法依次为:说服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道德指导法。 循序渐进原则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考点·教学方法 ★★★★★分类维度概念 含义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以情感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 学法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考点·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1.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1)成员间的分歧:由于班内学生在家庭状况、社会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差异,在性格、爱好、兴趣、能力等主观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他们对一些事情很难达成一致意见。(2)打架斗殴:主要是指在校学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打斗事件,有校内班与班之间的矛盾斗争,有班内学生矛盾激化形成的打架吵闹,也有校外因素参与下校内学生间的打斗事件等。(3)顶撞:学生顶撞教师,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或事情本身缺乏全面了解,处理问题不注意场合,判断失当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情绪烦躁,性格倔强,对问题理解偏激等。(4)恶作剧:恶作剧是指不但始料未及,而且使人非常难堪的突发事件。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3.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考点·教学实施的环节 ★★★★教学实施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考评五个基本环节。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做好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与设计教法。写三种计划: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编制单元教学计划与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等。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考点·学校与社会的配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考点·学校与家庭的配合 ★★★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双向互动、相互信任,以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协作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1)一般性指导;(2)针对性指导;(3)分类指导;(4)个别指导。2.家校配合的常用方式(1)家访;(2)班级家长会;(3)家长学校;(4)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模块四 教学设计题一、高频考点教学设计—以语文为例1.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文化知识;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分析、筛选、整理、概括、理解能力,学习方法策略。模式:学生认识 XX 字,学会写 XX 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X 自然段;掌握 XX 修辞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小组合作、小组探究、讨论、质疑、圈点勾画、分析句子、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角色扮演、对比阅读等。模式:通过合作学习/阅读/分小组讨论……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观察/与人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科学精神、探索意识、人生价值观、品德修养等。模式: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体会到……之美/之富足,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 XX 字、词,掌握 XX 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标) 不平衡性个体自身的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互补性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可以互补。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个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群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材施教考点·课程的类型 ★★★★★分类标准课程 课程特点内容属性学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经验课程又称生活课程、活动课程。代表人物:杜威和克伯屈。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单科形式,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学科整合,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如:自然课(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社会课(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实施要求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共性,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设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设计开发主体国家课程 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 通过课程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记忆口诀:不断补顺差。 难点:能够运用 XX 修辞(写作)手法,体会 XX 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过程—导入采用 XXX 导入法,激趣导入。(1)教师播放《XXX》视频/音频。/教师讲《XXX》故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XXX》游戏。(2)教师提问:……(3)学生回答:……(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XXXX。【设计意图】通过 XXX 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给学生提供XXX 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学习 XXX的兴趣与热情。4.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学生通过工具书,自行查阅生字词……②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课文……)(2)精读赏析,体验情感(①教师针对重点词句,问学生问题……②学生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回答……)(3)再读总结,拓展延伸(①教师设疑,问学生……②学生谈感受……③教师推荐课外读物……)5.教学过程—巩固练习具体书写如下:(1)学生以 XXX 词语/XXX 句式/XXX 修辞手法造句。(2)学生以 XXX 为主题,画一幅画。6.教学过程—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具体书写如下:(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2)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表述自己学到了什么。(3)教师总结。作业设计具体书写如下:(1)学生自己任选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眼中的 XXXX(比如是画画、照片、视频等,尤其是针对风景类材料时易采用)(2)观察 XXX,仿照课文写作方式写一篇观察日记/小短文。(针对说明类的素材采用)(3)通过阅读 XXX 课外读物,寻找自己喜欢的 XXX,下节课分享给同学。(针对说明类、寓言故事类素材采用)(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编一个 XXX 短剧。(针对寓言故事类的素材采用)7.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要求:(1)从教材内容出发,同时要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设计板书;(2)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简洁性; (3)要注意文字、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4)教师备课时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在教案上。二、答题技巧教学设计部分一道题,总分 40 分。教学设计音体美专业有三道题,非音体美专业有六道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小题计分。根据近几年真题分析得出以下规律:规律 1:教学设计题主要分为三问,通常第一问、第二问是 10 分,第三问是 20 分。个别年份稍有不同,但是总体分值不变。规律 2:第一问常问:关于学科知识例一:简要分析文本特点。(语文)例二:写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数学)例三:简述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英语)例四: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音乐)例五:简要说明“立定跳远”的重点、难点。(体育)例六: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哪些?(美术)第二问常问:关于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例如:如何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此部分主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答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看清是针对哪一个学段进行设计的。第三问常问:有关三道练习题编写、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设计意图。例如: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需要注意此部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般要结合上一问的教学目标去进行,并且要有设计意图。结合以上的规律,建议答题思路:1.浏览题目,选择一道自己最擅长的题进行作答。2.认真审题,确定考察角度以及学段。3.作答方法,标清问题题号,结构合理美观,字迹工整。 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这一词是由杰克逊在 1968 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考点·教学组织形式 ★★★★★形式 内涵个别教学制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地位:目前最普遍采用、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标志:1862 年清末,京师同文馆;特点:班、课、时。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分组教学按学生能力或学生成绩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考点·教育的起源学说 ★★★★起源说 观点代表人物生物起源学 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 说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学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孟禄劳动起源学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考点·学习动机理论 ★★★★学派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 5 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知主义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 50%的任务。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成败归 韦纳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记忆秘籍利托能生本,心理仿孟禄,米凯爱劳动。 因理论 所作的解释和评价。★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的六因素与三维度表格 维度因素因素来源 稳定性 可控制性内部 外部 稳定不稳定可控制不可控制能力 √ √ √努力程度√ √ √工作难度√ √ √运气 √ √ √身心状况√ √ √外界环境√ √ √考点·教学评价的类型 ★★★★分类标准具体内容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安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安置性评价判断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活动或学习任务开展之前的准备状态;诊断性评价是用来对那些学习有问题或者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的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所参照的标准不同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根据评价主体外部评价: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记忆秘籍需要层次马斯洛,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内部评价:即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考点·课程内容 ★★★★概念含义 内容 作用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指导和规定学校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目录、课文(主体部分)、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考点·操作性条件反射 ★★★基本规律 条件 行为发生频率 实例强化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表扬,奖励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通过撤销处分来维持学生的良好行为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减少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作业没做完挨打,不准看电视消退 无刺激减少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不予理睬考点·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强化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每当学生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记忆秘籍课程计划的构成:“顺治设置周年分”课程标准的构成:“前课内实录” 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2)惩罚法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定、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3)消退法消退法是通过停止对某不良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逐渐消失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4)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5)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6)示范法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法全身松弛法又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2)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3)肯定性训练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请求: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②拒绝: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③表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3.理性情绪疗法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行为的 ABC 理论。A:A 是指诱发性事件,即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 A 的信念、观点,即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即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考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考点·动机冲突理论 ★★★冲突类型含义 例子双趋式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式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进退维谷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想喝粥,又怕烫考点·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阶段 年龄 冲突婴儿期 0-18 个月左右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儿童早期 18 个月到 3 岁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学前期 3~6、7 岁 主动对内疚学龄期 6、7~12 岁 勤奋对自卑青年期 12~18 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模块二 简答题记忆秘籍信婴儿、早自主、前主动、龄自卑、青年同记忆秘籍皮亚杰四阶段,0、2、6、7 到 12。前运算有特点,自我中心泛灵论。缺守恒不可逆,整体部分分不清。具体运有特点,知守恒,懂可逆,脱自我中心性,形式运算在最后,思维形脱内容,假设演绎会推理。 由于简答题比较难识记,所以备考难度较大,而简答题又是影响我们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部分,所以备考中我们可以通过口诀简化记忆内容。(考查等级用星表示,五星代表考查频率最高)考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基本理念1.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二)基本内容1.专业知识(1)小学生发展知识;(2)学科知识;(3)教育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2.专业能力(1)教育教学设计;(2)组织与实施;(3)激励与评价;(4)沟通与合作;(5)反思与发展。考点·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记忆秘籍师德为先记忆口诀:两爱两人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