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6]旅游美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08 15:07:10浏览次数:24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旅游美学 【0336 】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论述题:本大作业为 5 题,每题 25 分,学生可选作 4 题,共计得分 100 分1、试述中国造园艺术家对园林意境的创造。答:(1)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 同步发展, 追求诗情画意一般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是文人、 画家与工匠合作的产物。中国古代文人如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画家王维,宋代诗人苏舜钦, 元代大画家倪云林,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 清代文学家袁牧,通晓园林理论和工艺的文学艺术家李渔等皆热衷于构园; 还有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帝王,如宋徽宗和清乾隆等也有造园的嗜好。他们往往喜欢揣摩诗文意境构园 , 利用园林景色去生发和再创造,使园林具有古典诗文的醇香厚味。(2)运用自然风景式园林造景表现意境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从大自然山水中选择素材,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模拟大自然的景色,经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缩千里江山于方寸”、 “一拳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 , 创造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效果, 给人以“ 小中见大” 、 “咫尺山林” 的感受, 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之内, 通过人工造景,令人产生广袤自然的意境, 使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 领略到无限的空间,从而窥见整个宇宙、 历史和人生的奥秘。使得 “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而“风中雨中有声, 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3)用富有性格特征的园林建筑与山水花木巧妙地结合, 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是便于人们接近和欣赏自然的从属因素,大都开敞空透, 富有性格特征,如殿的庄严、 堂的豁达、 亭的闲逸、 榭的风雅、 廊的徜徉、 窗的憧憬、 阁的潇洒。苏州拙政园远香堂主景, 堂四面开敞透亮, 从里面向四周望去,一幅幅不同的画面就像经过画师剪裁,映入眼帘。李渔在自己室内创设的“尺幅窗”又名“无心画” , 北海的“看画廊”,颐和园的“ 画中游” , 以及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均是用此方法创造园林意境的佳例。(4)借山石、 水体、 花木来丰富园林意境建筑、 山石、 水体和花木是构成园林的 4 个要素, 说明山石、 水体和花木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堆山叠石是营造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法, 它师法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园林中的山石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山石, 它除了兼备自然山石的形与神外, 还有传情的作用, 古典园林常借山石抒发情怀。如扬州个园中有春、 夏、 秋、 冬四石,配不同的背景,显示四季不同的景象。(5)运用比拟和联想手法表现园林意境很多古代诗词及民众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传统的松、 竹、 梅傲霜迎雪,屹然挺立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是中国文人最喜欢的植物,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桃花在民间象征幸福及好运; 翠柳倚倚, 表示惜别及报春,由柔长的柳丝引起缠绵的情意,桑和梓表示家乡等。2、试论中国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1)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建筑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强调建筑与- 1 - 周围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与映衬,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民居,其选址、布局、形体、结构、色彩风格等等都呈现出浓郁的区域特色,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生相融,使建筑美(人工美)与自然美和谐的融为一体。如西南阴热潮湿地区,林海茫茫,虫蛇出没,故而居室虚空而筑,幢幢竹楼掩映在片片竹林丛中,素雅淡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厚积坚固,故其居室掘穴为窑,成排的窑洞与漫漫的黄土融为一体,苍茫而古朴;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东北中原地区,原野辽阔,寒冷干燥,故居室垒砖筑墙,庭院深深,雕梁画栋,端庄厚重。 (2)我国的一些著名古建筑如颐和园、避暑山庄、明十三陵、孔庙等都是与自然美结合的典范。 (3)我国的寺院、庙宇建筑也大都坐落在碧阴叠翠的山坡上,依山托势,借取幽美的自然风景创造宗教的理想世界。 总之,建筑美(人工美)与自然美和谐的融为一体是我国古建筑布局造景的重要的审美特征。3、试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答:(1)实用性明显中国古代雕塑讲究实用,宗教雕塑是为了营造宗教氛围、诠释宗教教义,引发更多信众的宗教热情。陵基雕刻为墓主宣扬生前业绩,构筑身后乐园,驱邪镇兽,继续享乐生活。小品雕塑渗透了更多的民俗观念,或托物言志,或借物传情,表达农耕时代无助人们的美好祝愿。(2)装饰性突出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必然胎记。由于中国古代偏重于工艺美术,所以,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3)绘画性强烈中国的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三四千年前的彩陶时代起,雕塑与绘画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以至二者“长大成人”,却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以提高雕塑的艺术表现。现存的许多泥、石、砖、木等历代雕塑,多数即是妆銮过的作品。由此而来,雕塑与绘画便有了一致的审美趋向。雕塑作品明显的绘画性突出地表现为不注重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和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种艺术倾向在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以及太原晋祠宋塑、大同华严寺辽塑、平遥双林寺明塑中,都有很明显的表现。(4)意象性超凡中国古代的艺术是从民间走出来的,中国的艺术在不断传承中,是源于自然,高于生活的。精神图腾与艺术创作的想象推动着中国古代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中国的绘画与雕塑无论从形式到造型都浸透着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显示着艺术的功底与艺术的思想。从中国艺术的背景来看,雕塑和绘画是在工艺美术的母体中共存与产生的。在漫长的千年进程中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形式中不同的两种艺术形态,两种装饰手法,这就使得绘塑在共融中发展,也就使得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能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4、试述旅游饭店室内空间结构美的创造。- 2 - 答:(1)善于运用特有的空间造型语言创造不同的空间造型美。由室内空间结构所创造的空间形象是建筑形式最重要的因素。千百年来,各种不同的空间形象,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如大空间表示豪华、气派;小空间表示紧凑温暖。高空间表示庄重、阔气、威严和神秘;低空间表示压抑、亲切和平易。直线表示尊严、庄重和纪律;曲线表示活泼、变幻和亲切等。要善于运用特有的空间造型语言创造不同的空间造型美。 (2)根据饭店不同室内环境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创造室内空间环境美。饭店的中央大厅也就是大堂,由于人流频繁,旅客入住和离店结帐都在这里进行,空间宜高大宽敞,其形态应雄伟壮丽。饭店的客房是旅客休息、睡眠的地方,气氛要求宁静、恬适、适宜小空间,低屋顶,以取得亲切宜人的效果。饭店的餐厅可根据需要设置较大空间的宴会厅,也可以设置较小空间的宴会厅及包房。茶座和酒吧适宜于设计成小空间,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创造一个亲切、舒适、促膝谈心的环境,满足私密性的心理要求。 (3)运用我国传统的“借景”手法创造饭店室内空间结构美。在饭店结构空间造型中,设计师们还常常运用我国传统的借景手法,使餐厅、客房的窗子正好对着外面的山光水色花草树木,使室内的空间延伸扩大,打破封闭感,开拓人们的视野,引进室外的自然美。5、试论微笑在饭店服务中的作用。答:在饭店业,“微笑服务”被奉为衡量工作态度的直接尺度,是服务艺术化的基础。(1)微笑是态度美的感性显现。微笑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具有一定的审美心理学意义。真诚的微笑意味着对人的喜爱、接纳、欢迎,能给对方带来愉悦之感。在饭店服务过程中,员工的微笑对游客的愉悦功能十分突出,与服务态度的关系相当密切,可以说是饭店服务态度美的感性显现。 (2)微笑具有情绪扩散效应。微笑作为一种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在饭店服务中,服务员明朗而甜蜜的微笑给游客的审美体验异常明显,它对游客的情绪起着积极的诱导作用。一方面它会使游客感受到服务员愉快明净的心境和热情欢迎的态度 ,另一方面会创造出温暖如春的友好气氛,消除游客初到异地的紧张感、陌生感乃至怯懦感,进而使对方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亲近感和愉悦感。因而自旅游业兴起以来,微笑服务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当作一种卓有成效的经营手段和优质服务的衡量标准。答题要求:答题时需要围绕要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 3 -
文档格式: doc,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