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 形考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6 09:07:57浏览次数:51
形考任务 5(理论对比)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答:国家调节手段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必要条件和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对外贸易与国际收支政策这几个构成政策系统主体的经济政策。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其政策目标与国家经济目标是一致的。1、财政政策目标的基本构成及其手段(1)财政政策目标:一是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通常是用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指标来反映的。财政政策就是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大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二是经济稳定目标。经济稳定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协调地发展,而不是出现发展速度过大的起伏波动。其二是指能够实现经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稳定。通过通货膨胀率和社会失业率两个指标来体现的。三是公平分配目标。财政作为国家直接参与的分配活动,实现公平分配是理所当然的政策目标之一。四是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2)财政政策手段:财政主要通过财政的收支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财政财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它们对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着调节作用财政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而财政收入可以使社会总需求减少,并且它们引起的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2、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1)货币政策目标: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率等。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的。当经济过热时,通过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从而调节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衰退时,通过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它们的调节也不是简单的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而是通过货币乘数来成倍增减的。3、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单独使用时,都存在着局限性,并且它们在作用强度和政策执行的阻力及作用对象上有各自的特点,国家在调控时,单独使用其中之一,都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使用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中的协调模式和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不只是体现在不同政策手段的搭配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两种政策相衔接问题的处理上。为了减少调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不同的政策配合和搭配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 1)双扩张政策:主要是当经济萧条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税收的同时在市场上增加货币的供给量,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增长。要有更好的政策效应,双扩张政策必须满足企业设备闲置;劳动力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等条件。(2)双紧缩政策:主要指当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会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长期使用会导致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在使用时必须满足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着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等条件。(3)一紧一松的搭配政策:第一种形式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第二种形式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其主要作用是在财力不足和储蓄率高且市场疲软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减少财政赤字。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当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进行相机抉择。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