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0853]声乐教学法大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31 18:08:38浏览次数:44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网教/成教) 专业:音乐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声乐教学法【085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命题和要求:(注:教师可命多个题目,规定学生选择其中几个题目作答,并对答题提出要求)二、大作业提交方式(注:1、网络课程由网继院考务办在试题卷和管理系统中填写;2、面授课程由命题教师在试题卷上填写)一、 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喉腔上部到软腭背后的部位为咽腔,咽腔自上而下分为( acd )三个部分。咽腔伸缩调节能力很强,可塑性很大,对歌唱共鸣的调节及嗓音音色起决定性作用,咽腔是最重要的歌唱共鸣器官。 a、鼻咽腔、 b、后咽腔 c、口咽腔、 d、喉咽腔 2、喉肌是横纹肌,由( CD )组成。各自负责声带运动,和调节舌骨与喉器位置。a、喉上肌群、b、喉下肌群、c、喉内肌群、d、喉外肌群3、( C )是最重要的歌唱器官。它位于胸腔下部,正常情况下他像一个倒扣的盆,把胸腔和腹腔分开。a、肺叶 b、心脏 c、横膈膜 d、呼吸肌肉群4、按发音器官分类,下面( ad )是舌根音。、、a、k b、ɡ c、r d、h 5、下列歌剧( B D )曲作者是莫扎特。 a、费德里奥 b、费加罗婚礼 c、魔弹射手 d、魔笛二、 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1、 从物理学上讲:声乐是指声带闭合后,气息冲击声带使其振动而发出的声音,通过( )( )( )( )等大小和形状的改变产生不同形态的共鸣,而得到歌唱者所需要的声音。2、振动的( )不一样而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的变化而又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3、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语言训练中总结出( )、( ),揭示了汉语语音韵母发音特点和归韵的规律,对汉语歌唱具有重要的意义。4、《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5、咬字吐字的原则是:( )( )( )6、汉语的韵母由单元音或元音与辅音组合构成,分为( )( )( )三个主要类别。 7、颤音是音高、响度和音色的波动,正常歌唱颤音为每秒( )次。颤音是应有的声学特性,是声音优美与否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1 -
8、歌唱声区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有时也称为( )( )( )。三、 简述(四题中选两题做答,每题 10 分,共 20 分)1、汉语语音的基本构成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性语言,其语音音韵结构独具特色,具有多元素,多变化的特点,比其它任何语言都丰富多样。汉语语音的音节结构,由韵母或声母、韵母组成。汉字是单音节结构,一个字一个音节,每个字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2、“字正腔圆”中“腔圆”的标准腔圆既是技术标准,也是艺术标准,需注意:a、共鸣技术调节到位,声腔圆润、声音优美。b、母音正确,时值范围内共鸣形态稳定,声音优美统一。c、声腔旋律运行中注意风格把握。d、声音位置统一、声区统一。3、技术性练声曲技术性练声曲主要针对气息、共鸣、换声、声区统一、真假声混合、放松等方面的专门训练。每一种针对性的练声实际上也同时涵盖了其他技术的训练。但在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技术,尤其是初、中级阶段,在声音正确、自然地情况下,一个阶段内应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4、歌唱听觉的意义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几乎所有的音乐行为与活动,都是依赖听觉的调控和监督完成实现的。歌唱听觉始终以其特定的方式影响和制约歌唱者的歌唱行为。四、问答题(三题中选两题作答,每题 20 分,共 40 分)1、什么是声区?成因?(1)声区的概念歌唱音域内声音特质的区域划分,是发音器官生理、物理机能的客观反映。(2)声区形成的原因人的嗓音在自然状态下一定音域范围内具有相近的发音频率特征。在歌唱嗓音中,这种状态难以胜任音域大幅度转换的要求,当超过一定音高范围后,声带及歌唱声道的生理技能必须进行调整,形成声音得音色差异,这种音色差异呈现的区域性特征,形成声区。2、简述发音器官工作时的生理运动(1)声门的开启与关闭在歌唱中,声门开启,可吸入气息,为发生建立动力基础;声门闭合时,在气息的冲击下声带发生振动,发出声音。当杓肌与环杓侧肌同时收缩时,声门缩小、关闭;当环杓后肌收缩时,两侧声门向外转开而开启声门。(2)声带的紧张与松弛- 2 -
声带紧张与放松的张力变化,使声带振动时产生不同的频率,因而产生音高的变化。环甲肌收缩时,声带紧张;甲杓肌收缩时,声带松弛。声带在气息的作用下,张弛有度地形成不同音高,从生理功能向物理功能转化。(3)喉内肌的对抗与协调歌唱发音机理中的核心生理机制。负责声带开启、关闭;紧张、放松的与杓肌、环杓侧肌之间,环甲肌与甲杓肌之间的运动,均处于此进彼退的对抗与协调一致的状态,从而达到调节声带开闭、松紧,及其形态、质量、张力的微妙变化。(4)声带发音的物理原理声带有节律地被气息冲开与闭合,形成振动,产生声波。产生的声波被称为音源,也叫喉原音。(5)声带发音的运动形态3、简述歌剧声乐作品的体裁(1)咏叹调(Aria)又叫“咏唱”,原指抒情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2)宣叙调(Recitatiue)又称为朗诵调,是歌剧中附有旋律的对白,用来叙述剧情,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3)谣唱曲(Cavatina)咏叹调的一种,其风格较之朴实,机构较为短小,单段性质,歌词字句不带重复。(4)重唱既有咏叹调抒发情绪的成分,又有宣叙调发展剧情的功效。分为二重唱、三重唱……九重唱等。(5)合唱歌剧中普及性最强的,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是喜剧结构和音乐布局的重要环节。一 选择题1 acd 2 cd 3 c 4 ad 5 bd二 填空1. 胸、咽、口、鼻窦腔2. 频率、振动幅度3.“四呼”、“十三辙”4. 张光年、冼星海5. 字头清、字腹正、字尾准6. 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7. 6-78. 胸声区、混声区、头声区-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