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8 08:04:50浏览次数:7
五、病例对照研究一、A11、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B、提高资料的利用率C、控制混杂偏倚D、控制选择偏倚E、控制信息偏倚2、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的偏倚有A、回忆偏倚B、选择偏倚C、调查员偏倚D、混杂偏倚E、测量偏倚3、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已知性别与吸烟有关,不同性别发生肺癌的频率不同,在研究中对照组中女性占 80%,男性占 20%,而病例组女性占 20%,男性占 80%,这可能会造成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错分偏倚E、观察偏倚4、一般而言,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可能发生的两种偏倚为A、诊断怀疑偏倚和回忆偏倚B、回忆偏倚和 Berkson 偏倚C、Berkson 偏倚和失访偏倚D、Neyman 偏倚和失访偏倚E、领先时间偏倚和错分偏倚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不应采取下列哪条措施A、设计时制订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B、设计时进行个体或频数配比设计C、配比时选择尽可能多的条件加以匹配D、分析时采用分层分析方法E、分析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相对经济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计算 OR 值C、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D、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E、可计算两组的发病率7、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是从因到果的研究B、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C、可计算疾病的发病率D、不需调查对象的回忆就可获得暴露资料E、只能进行一种病因的研究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E、设立了比较组9、以下哪一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适用于研究罕见病B、可在一次调查中调查多个危险因素C、不需大样本D、可计算疾病的发病率E、可从所获得的资料很快得出结论10、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不能估计相对危险度B、需要样本量大C、研究所需时间长D、易产生医德问题E、回忆时易发生偏倚11、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A、可疑的混淆因子B、可疑的暴露因子C、未知的混淆因子D、未知的暴露因子E、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12、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选择病例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应符合公认、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B、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C、最好是现患病例D、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E、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13、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可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C、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D、可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E、以对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14、关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楚C、病例组与对照组可比性好D、不能提高统计检验效率E、可以避免回忆偏倚1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哪一组病例最好A、现患病例B、新发病例C、死亡病例D、住院病例E、门诊病例16、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A、诊断标准不统一B、对象不易募集 C、对象不易配合D、实验困难E、易造成选择偏倚17、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配比的目的,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A、使两组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B、研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C、控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D、在病例数很少时可使用配比方法进行研究E、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1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最佳条件是A、对照与病例必须来自同一人群B、未患所研究疾病的健康人C、对照可随研究人员随意选择D、产生病例人群中的非病者,其他非研究因素特征与病例组相同E、产生病例人群中的非病者,其他非研究因素特征与病例组有可比性19、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可计算A、相对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C、比值比D、发病率E、罹患率20、在吸烟与胃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入过多的胃溃疡病人,可能会A、高估 RR 值B、高估 OR 值C、低估 RR 值D、低估 OR 值E、对结果影响不大21、比值比主要应用于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二、A21、夫妻不和的男外科大夫事故发生率较高,如果用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2、有人对某地区 250 例胃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饮酒、吸烟、劳动强度、吃变硬或发霉的馒头、膳食中蔬菜和蛋白质的量以及情绪变化等,同时对条件与上述 250 例在性别、年龄近似的 400 名当地的非胃癌患者(或健康人)进行同样项目的调查,以便进行结果比较。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使用了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A、现况研究B、筛查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3、在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中,选择 100 名糖尿病病人,同时选择 200 名在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似的非糖尿病病人,然后比较两组肥胖的比例。这是一种A、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实验性研究4、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病例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情况进行比较,这是下列哪一项研究A、现况研究B、定群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临床实验E、以上都不是5、为了评估高血压在Ⅱ型糖尿病合并肾病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按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匹配的两组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 1 组为非蛋白尿组(尿蛋白<300mg/24h,n=106),另 1 组为蛋白尿组(尿蛋白≥500mg/24h,n=106)。回顾性分析了出现蛋白尿之前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析显示:高血压与蛋白尿的比值比(OR)及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2.30(1.17~3.43)。正确的结论是A、高血压可增加蛋白尿发生的危险,高血压是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B、高血压可减少蛋白尿发生的危险,高血压是蛋白尿发生的保护因素C、高血压与蛋白尿发生无统计学联系D、蛋白尿组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非蛋白尿组E、非蛋白尿组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蛋白尿组6、选择 100 例肺癌患者和 200 例对照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 100 例患者中有 50 人吸烟,200 例对照中也有 50 人吸烟,则 OR 值为A、OR=1B、OR=2C、OR=3D、OR=5E、OR=67、研究得到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OR=1.1,95%可信区间为 0.7~1.5,这意味着A、总体 OR 值 95%的可能为 1.1B、总体 OR 值在 0.7~1.5 的可能为 95%C、总体 OR 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 95%区间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 95%E、OR 值正负联系均存在8、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 95%可信区间为 0.8~1.8,此因素可能为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无关因素D、无法判断E、混淆因素三、A3/A4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较准确。<1>、上述情况可能带来 A、选择偏倚B、存活病例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入院率偏倚<2>、如果上述情况确实存在,并且吸烟确实增加生畸形儿的危险,那么研究结果估计的相对危险度与真实的危险度相比是A、相同B、高估C、低估D、颠倒E、不能确定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叫混杂,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可适当控制混杂偏倚。【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13,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因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选入的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的差异难以避免而造成选择偏倚。所以选择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14,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由于性别与吸烟有关,性别与肺癌发生也有关,性别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布不平衡,因而性别就成为了混杂因素,会引起吸烟效应估计的偏倚。这种受到其他因素歪曲或干扰而导致的偏倚就是混杂偏倚。所以答案为 C。【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15,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Berkson 偏倚就是伯克森偏倚,也叫做入院率偏倚,指当以医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由于不同患者入院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系统误差。Berkson 偏倚属于选择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最为常见。【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16,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配比时选择尽可能多的条件加以匹配,会造成匹配过头,增加研究的难度,降低研究效率。【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40717,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发病率,队列研究可以计算发病率。【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22,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2.相对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3.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应用于其他目的;4.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用于探索性病因研究。【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23,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主要是与另一种分析流行病学方法——队列研究相比较而言的。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因为不需要众多的研究对象。它往往是检验罕见病病因的唯一可行的研究方法。2.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对于危险因素的估计。3.既可检验有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又可广泛探索尚不明确的众多可疑因素。4.省时、省钱、省人力,并且较容易组织实施。【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24,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25,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研究,所以很容易发生回忆偏倚。【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26,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采用匹配的目的,首先在于提高研究效率,表现为每一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量增加。其次在于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所以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子,或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为混杂因子,否则不应匹配。【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54,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A 项正确。从同一医院选择所有病例会造成病例组的代表性低下。现患病例易于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奈曼偏倚),提供信息也不如新发病例准确可靠。人为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因素的病例或较典型的重病例都会造成严重的选择偏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40759,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以现在患有该病的病人为一组,以未患该病但其他条件与病人相同的人为另一组,通过询问、体检化验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对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判为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即比较病例与对照两组的各种可比因素,从而推断出危险因素。对照:设立对照的目的在于估计如果疾病与暴露无联系,则病例组的暴露率可能为多少,也就是为比较提供一个基准。因此,对照与病例在一些主要方面必须具可比性。首先,对照必须从病例所来自的人群选择,对照是有可能成为病例的人,换言之,每一病例在未发病前应该是合格的对照,而每一对照若发病都有可能成为病例组的成员。对照选择是否恰当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关键之一。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A。【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60,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将传统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在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病例和队列中的非病例所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主要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这两种研究的结合,消除了回忆偏倚,病例组和对照组可比性高,提高了统计检验效率。【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61,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新发病例由于刚刚发病,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可能比较清楚,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可靠。而现患病例易于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死亡病例则主要由家属或他人提供信息,准确性较差。因此,病例对照研究中优先选择新发病例。【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62,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使用医院来源的病例,可节省费用,容易获得,合作好,信息较完整、准确,但容易发生选择偏倚。选择偏倚主要是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63,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配比,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而不是研究匹配因素。【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64,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选择对照的目的就是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理论上,对照应是产生病例的源人群的一个无偏样本。但这种理想的对照在实际中很难得到。通常的做法是,根据病例确定其源人群的基本特征,选择特征近似的无病人群作为对照。这些特征不一定相同,但是与病例组要有可比性。【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40765,点击提问】1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罹患率都不能计算。【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79,点击提问】2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比值比(OR)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和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胃溃疡患者的胃癌发病较高,对照组过多的选入胃溃疡患者,必然会增加对照组的暴露比值,所以会低估 OR 值。【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80,点击提问】2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只能用 OR 作为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OR 的含义与相对危险度类似,指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81,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题考试要点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照选择。选择对照时应当注意对照与病例的可比性,所以应当选择男外科大夫;而研究的是事故发生率,所以应当选择未出事故的作为对照;夫妻不和是研究的因素,要比较的是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与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两组之间夫妻不和的情况有无差别。【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55,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该项研究属于典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选定患有某病和未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人群,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某些)危险因子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于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关联程度的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56,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57,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例的结局已经发生,有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所以是病例对照研究。现况研究只有调查,没有对比分析,临床试验是前瞻性研究,需要有干预措施。定群研究在疾病出现以前分组,向前追踪一段时间观察对比其结局。【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设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58,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OR 值的 95%可信区间>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无法获得两组的高血压发病率。本题答案为 A。【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75,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整理为四格表后,肺癌患者吸烟的人数为 a=50,对照组中吸烟的人数为 b=50,肺癌患者中不吸烟的人数为 c=50,对照组中不吸烟的人数为 d=150。比值比 OR=ad/bc=50×150/50×50=3。【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76,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为对 OR 可信区间的理解。OR=1.1 是一个点估计值,而 95%可信区间既是一个区间估计,也是一个统计学的显著性估计。如果区间估计大,则说明变异大。如果可信区间不包括 1,则认为在 α=0.05 水平上是有意义的。否则,该 OR 值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77,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若可信区间的范围内包括 1,则因素认为是无关因素,若可信区间的范围的下限比 1大则认为是危险因素,若可信区间的范围的上限比 1 还小则认为是保护因素。【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78,点击提问】三、A3/A4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凡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收集暴露信息方面出现问题,无论是记忆不准或者有意隐瞒,都称为信息偏倚。【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19,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由于病例有意隐瞒暴露史,会使得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的暴露率趋同,这样研究的相对危险度会被低估。【该题针对“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0720,点击提问】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