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层面
发布时间:2023-04-28 14:04:31浏览次数:11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层面一、个人层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的基本内容、解析及教师如何遵守(一)基本内容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书育人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现代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说过: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 ,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一位优秀的教师 ,绝不是简单的“教书匠”和传授知识的“工具”,他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生活导师和精神领路人,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为社会贡献的一技之长。素质教肓要求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用整体、综合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全面的、完整的人为己任。育人体现着人们的教育期待和价值取向,是教育的起点。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左右,但教师可能对其个体的发展造成深刻影响。教师的事业是对人的一生有影响的事业,只有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的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力量,引导学生前进和向上。教书不一定能育人,但育人一定需要高质量的教书。要把育人融入“教书”之中,教师不仅要有满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教师要经常自问:教书以育人为出发点了吗?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教肓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了吗?教育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了吗?(三)教师如何教书育人1.遵循教育规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以育人为本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解决和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特点,是搞好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客观依据。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精神与物质、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因此就不能仅仅从“物”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教育规律,更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认识和理解,把教育规律看作各教育主体参与其中共同生成的教育活动的规律,它渗透着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主客观之间的能动统一。教育规律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教育的宏观规律也称外部规律,是将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与其他领域产生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探讨教育与生产力、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考虑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材施教。教育的中观规律包括教学过程规律与德育过程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住以下几对关系的统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遵循德育过程规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长期又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教育的
微观规律主要表现为学习规律。学习规律主要从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学习过程与学习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兴趣、动机与情感以及外在知识的表征形式,遵循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规律、注意规律、记忆规律、思维规律等,引导学生学会记忆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等学习策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2.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产物,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以往的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甚至把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着眼于受教育者素质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生长、生成,启迪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全面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具有丰富思想世界和鲜活个性的人,关注并尊重每一名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培养和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名学生的个体潜能、智慧、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充满个性活力,人格完善,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合格人才。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把每一名学生都作为一个完整的入来加以影响,使学生整体得到发展。3.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循循善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兴趣的方向性,大力拓展学生兴趣的广度,延伸学生的视野。其次,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中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事物“好问多疑”,喜欢刨根问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最后,要教会学生自学并授之以方法。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做到诲人不倦,首先要热爱学生。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一语点中教师诲人不倦的动力即热爱学生,做学生心灵的领航者、引导者。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 、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和爱护,这是处在心智和道德发展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渴望,给予学生及时的关心、爱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诲人不倦还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有耐心,尤其是教师在教育“学困生”“问题生”的过程中更需要耐心。正如德国谚语所言:“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具有个体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经历事件等形形色色,其在发展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耐心,坚持诲人不倦。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和接纳每一个学生,要认识到学生在学做人、学真知过程中的局限性,正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以安全感和学习的幸福感。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应做到以下两点:尊重学生个性、了解学生特点。首先,只有在尊重并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有个性的人才,就需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尊重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个性,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劣势。用学生突出、鲜明的个性弥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使学生最终成长为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人才。其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了解学生的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加德纳在评析教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时强调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他说:“好的教师、导师和教练们,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都总是在努力了解他们的学生。”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教师要了解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依赖的、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共同语言的朋友。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 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时,才愿意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才可能真正地了解每 一个学生。此外,教师了解学生还可通过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从同学和家长处 了解情况,从观察学生日常行为等方面人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和定向施教,使特定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指向特定的学生,并在此 基础上发挥学生的特长。4.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义务。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教师言传身教是不二法则。只有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用心工作,才会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学生。“学为人师,行为世
范”,是每位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受到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熏陶,与他今后成为怎样的人关系极大。教师的道德示范,常常比纯粹的道德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影响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确立。学生从一位道德品质优秀的教师身上,吸取的道德经验是负责、热爱、尊重、同情、诚实、守信、友好、平等;而从一位道德品质低劣的教师身上,学生吸取的道德经验是冷漠、势力、散漫、虚伪、自私等。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德者,品行也,“德”是立身之本 。《弟子规》中谈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即一个人如果重德,就会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自勉奋发图强,才能有所得。其次,要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厘清是非;鼓励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必然要求。创新精神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好榜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只有当学生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才有可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也就是说,创造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让学生不只接受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独创性的方法。第二,把教学作为一个学习和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从事独立的学习工作,让学生主动学习,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让具有不同基础和潜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第三,教师要注意营造民主、自由探讨和标新立异的氛围和环境;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不排斥学生的错误和失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第四,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创新。教师要开阔视野,不断充实自己;注重创造的伦理,辅导正向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不故步自封,推陈出新;改进作业及评价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等。全面发展,是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只有全部达到上述要求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即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概括,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师在教育中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而不只是某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各科老师、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教师,应该有整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5.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评价,合理的评价可能造就天才,不合理的评价可能误导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在评价学生方面,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 。这种把学生发展目标固定化的做法,严重压抑了教师的抱负水平,削弱了学生的发展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育评价的本质含义,更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促使其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 教师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应该做到:首先,评价时不仅要注重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的表现,更要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要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其次,评价应该是长期连续的,评价中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发掘学生潜在的智能,关注其处境与需要,尽可能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最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还可以通过技能比赛、交流展示、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二、个人层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终身学习的基本内容、解析及教师如何遵守(一)基本内容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终身学习的内涵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学会关心:21 世纪的教育))指出,为适应 21 世纪的要求,教育体制不同于目前的
形式,最重要的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学习将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1994 年 1 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了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会议报告提出“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生存概念”。把终身学习提到生存概念的高度,意味着知识社会的学习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此,终身教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运动。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是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作成效取决于与工作有关的知识,这就把工作和学校紧密地联结起来,不再把人生机械地划分为“上学”和“工作”两个阶段,学习贯穿于个人生命的全过程,是个人得以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永久性动力,如同汽车加油站一样。终身学习不再把学习局限为单纯地接受学校教育,而是对学习的概念进行扩展,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人的学习,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学习,从被动学习扩展到主动学习。这是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成为人们生存的第一需要。尽管中国古文典籍中没有终身学习这一概念的明确提法,但我们从古之圣贤宣扬的“学不可以己”(《苟子·劝学))),到汉代刘向“说苑”中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都不难看出先人们把持续学习看作演绎生命华章的美妙音符。1999 年,我国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两个名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2003 年,我国发布《教育振兴计划( 2003-2007)》,关于建构终身学习体系、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闻大量见诸报纸、电视和网络。2007 年,我国计划起草《终身学习法》,以立法的形式支持终身学习。2009 年,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在该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教育部将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启动“终身学习法))起草工作,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立法规划。党的十六大在规划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而发展。十七大又重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人的全而发展是历史的概念,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社会分工使人片面发展,但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全面发展,并为之创造了条件。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教师职业在这方面的要求又注定要高于一般人。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成为优秀的学习型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争做终身学习、勤奋学习的楷模。2.教师终身学习的意义(1)终身学习是教师适应时代变化、完善教学的需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膨胀。当前全世界的学科门类已达两千多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空前加快。如果把急剧增长的网上信息考虑进来,再加上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们需要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终身学习,就会被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有可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网络已经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和学生们共同学习,多掌握一些现代化的软件工具;教师必须建立起动态的知识库和科学的知识结构,随时补充、更新、调整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跟上科学发展的需要。俗话说,教师教学“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优秀的教师,一生都在备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由以前的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教师要有“流动的清泉”。教师单靠“吃老本”不能够满足教学本身的要求,也不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不应当维持一个教书“匠”的身份,而是要努力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匠一般只是单纯地从事“技术活”,重复的劳力而已,但师则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发现并善于创造,能够建立自己的风格。想要上升到“师”的这种境界,就得扎扎实实地不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增氧”“充电”“扩容”“刷新”,教到老 ,学到老。(2)终身学习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理、启迪育人的需要年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更能顺应时代的变化,他们在掌握新信息动态、科 技产品等方面比教师更具优势。若一位教师停滞不前,往往在新信息动态方面 将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学生,与学生交流缺乏共同语言,可能与学生产生隔阂,难 以被学生真正接纳,师生之间课堂内外的交流都将处于不良状态,彼此成为“最 熟悉的陌生人”。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完美无瑕,不 但没有反思,反而不假思索地抱怨学生:“为什么提供给你们这么丰盛优质的大 餐,而你们却不懂得享用呢!”殊不知,学生也许喜欢形形色色的小吃,而教师 却故步自封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只有走进学生心理,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要了解学生,需要教学相长,需要教师虚心学习和自我反思。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单是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教师带给他们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启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不易,育
人更难。好的教师往往给 孩子们留下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尊重。要做好育人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学 习和反思,要博览群书,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 、甚至吹毛求疵,但不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培育学生是一个辛苦而缓慢的过程。如果教师想要自己带的学生成长为有用之才,自己 就首先要努力去做,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如果教师想要使自己得到学生的 敬重,想要向学生传授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他自己就必须不断学习,促进 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增长。(3)终身学习是教师远离职业倦怠、感悟职业幸福的需要教师的职业既是最富变化、最有趣味、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让 人精疲力尽、极为艰辛、有时甚至可能让人掉泪的工作。教师若仅停留于原有的 知识技能,日复一日简单重复工作,会逐渐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足 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他还说:“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太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 、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对于每一名教师来说,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的知识养料,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化解理念滞后、知识匮乏、方法陈旧的实践困境,突破自身专业发展的瓶颈状态,实现教师自我的生命追求。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叶澜教授是这样说的: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通过终身学习,能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平凡教育的激情,在创新思考中感受职业发展的动力,在科学育人中分享学生成长的喜悦,在自我完善中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三)教师如何终身学习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崇尚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和推崇科学精神。教师从事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工作,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指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解知识所负载的价值及意义。知识既有事实层面,又有价值层面。一位有科学精神的教师会十分执着地追求科学知识所蕴涵的价值及意义,并善于将这些知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以激起学生对真理的热爱。教师具有科学精神,还反映在教师严谨治学的品格以及务实认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等人格特质。教师崇尚科学精神,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教育报告(1998):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把终身学习看作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自身发展的需求,要活到老,学到老,并且乐学、好学、会学。2.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教师自己必须先成为“通才”。如果教师不坚持学习,不断学习本学科、本专业出现的新知识、新成果,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很难把课讲透、讲深 、讲活。一位称职的教师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疑难问题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有高层次的追求,并且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不断学习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教师不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狭义的读书,指阅读纸质的书籍,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广义的读书,还包括读电子书、看电影、听讲座这一类新的形式。书本和影像各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教师多元的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读书”。新的知识结构的构建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样的途径,而实践能为教师学习知识提供背景和条件。教师还应该千万百计地“走出去”,暂时离开自己久居的一片小天地。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出差、培训、进修等各种机会,暂别学校,亲身经历各种地方,参加各种活动,把这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之后返回学校和课堂,定能更加从理论和实际上提升对生活、对工作、对自我以及对他人的认识。3.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刨新格累哥利·那齐恩曾经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如果教师仅仅把教学看成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并以这种思想来统领和指导教学,那么在教学中他(她)所扮演的
角色更像是一名教书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作为教师,只有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才能真正育人。我们身处信息包围的时代,无时无刻都会遇到各种信息,如果只是鹦鹉学舌式地被动接受,永远也接受不完,而且容易被误导引诱,因此只读书不钻研的教师是难以提升教育能力的。教师必须学会甄别,学会判断和分析。在读书和实践中,要思考自己有何收获,有何独到的观点和评论。可以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或使用微博、博客等信息平台,及时发表个人观点,并与他人积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将问题再次思考,挖掘深度和实践价值。勇于探索创新要求教师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来发现和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成功地影响学生 ;能够不断地反思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又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报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教会学生学习。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曾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这一重要命题。教师平时要做教育工作中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挖掘问题,对教育科研持有好奇心和兴趣。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时刻保持一种探索、反思、质疑和批判的研究品格,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