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社会学概论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8-20 12:08:35浏览次数:43第 2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决定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是()。A. 价值标准B. 能力C. 气质D. 人格2. 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是()。A. 社会变异B. 社会改革C. 社会革命D. 社会进化3. 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滕尼斯的()。A. 类型学研究B. 区位学理论C. 社区全貌研究D. 系统研究4. 对于结构性社会问题和偏差性社会问题,是()。A. 可治不可防的B. 可防不可治的C. 可治可防的D. 不可治不可防的5. 帕森斯的学生 K•默顿创立了( ) A. 交换理论B. 冲突理论C. 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6. 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社会学中的哪种分析方法()。A. 实证分析方法B. 理论分析方法C. 定量分析方法D. 定性分析方法7. 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A. 生产关系B. 婚姻关系C. 亲子关系D. 抚养与赡养关系8. 中国现代化变迁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充满生机活力的最直接的制度根源是()。A. 一国两制B. 全国人大制度C. 全国政协制度D. 市场经济体制9. 认为“社会化是人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是()。A. 弗洛伊德B. 弗罗姆C. 罗伯逊D. 巴克10. 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A. 孟德斯鸠B. 伏尔泰C. 圣西门D. 卢梭11. 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 A. 五个阶段B. 六个阶段C. 七个阶段D. 八个阶段12. 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A. 民主化B. 多党制C. 世俗化D. 议会制13. 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 齐美尔B. 达伦多夫C. 韦伯D.孔德14. 法律的强制性表现为()。A. 有法可依B. 违法必究C. 人人平等D. 遵纪守法15. 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法、风俗习惯的行为称为()。A. 违法行为B. 违章行为C. 违规行为D. 违纪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社会控制的类型是()。A. 特殊性B. 普遍性C. 规范性D. 单一性E. 多重性2. 下列哪些模式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的变迁?()A. 联产承包制B. 苏南模式C. 乡镇企业模式D. 温州模式E. 珠江模式3. 家庭的主要功能有()。A. 规范性行为功能B. 经济生活功能C. 精神生活功能D. 教育功能E. 抚养、赡养功能4. 社会网络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 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B. 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C. 社会网络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D. 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E.
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5. 社会学实证研究筹划阶段的工作有()。A. 选题B. 建立研究假设C. 制定调查工具D. 组织人力E. 筹集研究经费6. 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A. 物质形态要素B. 语言符号要素C. 精神形态要素D. 社会关系E. 社会组织7. 群体特征大体包括()。A. 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B. 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C.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D. 有一定的行为准则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8.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A. 马克思B. 孔德C. 涂尔干D. 赫伯特•布鲁默E. 欧文•戈夫曼9. 社区纵向格局的特点是其中的组织关系带有更多的()。A. 法理性特征B. 计划性特征C. 科层制特征D. 开放性特征E. 整体性特征10.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 ) A. 遗传因素B. 制度因素C. 自然条件D. 环境因素E. 生活实践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1. 社会现代化2. 结构性问题3. 规范要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1. 简述构成交换的要素。2. 简述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变化趋势。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谈谈对冲突的社会功能两面性的理解。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 分,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1. A 2. B 3. A 4. C 5. C 6. C 7. B 8. D 9. C 10. C 11. B 12. A 13. B 14. B 15. C 二、多项选择题(3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1. BCD 2. ABCDE 3. ABCDE 4. ABCDE 5. ABCDE 6. ABCDE 7. ABCDE 8. DE 9. ABC 10. ADE 三、名词解释题(15 分,共 3 题,每小题 5 分)1. 参考答案:
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解题方案:理解社会现代化的定义。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结构性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解题方案:理解结构性问题的定义。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规范要素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有关角色行为的规定,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法规范等。解题方案:理解规范要素的定义。评分标准:四、简答题(10 分,共 2 题,每小题 5 分)1. 参考答案: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1)目标。社会互动的行为者各自希望通过互动所达到的目标。(2)付出。即行动者向拥有预定回报的另外一方提供行动的过程。(6)回报。行动者接受自己行动的酬答。(4)效益。即目标与回报的一致的程度。这四个要素就完成了一个互动的周期。只有一个行动周期的交换叫一次性交换。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重复交换。解题方案:交换的有四个构成要素。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衰退和外移的现象。人们参与初级群体活动越来越少,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联系减少,
彼此的依赖程度降低,交往的时间缩短,造成初级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初级群体的这些变化,既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突出表现在:对老年人的赡养与照顾问题;出现“破损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对人们的感情需要等方面带来的困难。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人们普遍存在孤独感,精神病患病率增长,酒精中毒与吸毒现象增多,社会上人情淡漠,等等,这些社会不良现象的滋长,与初级群体的衰落有一定的联系。解题方案: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衰退和外移评分标准:五、论述题(15 分,共 1 题,每小题 15 分)0. 参考答案:(1)所谓冲突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冲突的产生是由于个人或团体间的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存在根本对立。(2)冲突的负功能:冲突的破坏性(3)冲突的正功能:由于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以及冲突的潜在力量,有可能使社会更好地调节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经常地沟通意见,实行对话,避免矛盾的根本对立。(4)对冲突的调适的重要性。(5)强调发挥冲突的正功能,加强社会调适机制。解题方案:指正反两方面。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