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发布时间:2023-04-28 14:04:26浏览次数:109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要求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与要求(一)教师专业发展含义1、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对人才的能力、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的培养与教师这一职业息息相关,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强调的是教师这个群体获得专业性的过程,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而言的。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以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① 专业理想的建立理想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拥有专业理想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期待和投入。② 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教师是承担“教”的工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窗口,教师必须要建立“知识储备库”,以便更顺利、更丰富的开展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系统地深化专业知识,丰富更多专业领域认识,拓宽知识的广度,提高思考的深度,解决存在的疑问。因此,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③ 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要素,可以分为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1)教学技巧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主要有:导入技巧、提问技巧、强化技巧、变化刺激技巧、沟通技巧、教学手段应用的技巧以及结束的技巧等。(2)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评价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由此可见,教师专业能力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也就是”教育“中”教“的环节,是教育的重要核心。因此,教师专业能力高低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④ 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包括六个方面,即自我意向、自我尊重、工作满意感、工作动机、任务知觉、未来前景。显然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的自我意识,是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它的主体是自己,对象也针对于自己。因此,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第一能显著地影响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教学行为方式,从实际的教育教学这一角度而言,良好的专业自我水平会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提高教师专业自我也非常必要和重要。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且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① 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通常为新教师,主要目标是站稳岗位、适应岗位,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② 关注情景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已经在岗位中进入稳定阶段,教师将关注点从外围环境的适应转到关注自身能力,关注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他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核对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③ 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成长基本成熟,对教学、管理都能很好的驾驭,因此,教师将关注点转向学生,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坚持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任务,教师的任务只是“教”,但是社会是发展的,不论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因此,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教育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已有 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从而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新知。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分析、总结、修正、调整、更新,教师才能获得专业发展与成长,因此,教师要勤于反思,在反思中求发展。教师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后记、教学日志、教育案例分析等。3、善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只顾自己门前三分地的老黄牛角色,而是要敢于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的研究者。只有教师成为研究者,其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成长的动力源,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因此,教师应积极发现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的发展。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教师之间不仅是竞争关系,同时也有合作关系。在哲学中,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组成整体并制约整体,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合作,将不同的进步理念、教学方式、实践经验彼此分享、提供帮助,促进共同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高度重视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的进步离不来创新精神,而创造型人才可以在教育中影响、培养,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会创造的人,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同时,创新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难看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表明,教学不能再以传统片面的授课模式进行,应该向更立体、更深刻的方向挖掘教师的个人潜能,充分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竞争性的职业,不仅如此,我国正处在现代知识迅速更新时期,因此,对于教师这个专业化的职业,不能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的期望相适应。这不仅是为了避免自己落伍甚至淘汰,更是一种进步的生活态度和理念。(1)树立终身学习意识1、终身学习的含义“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在 196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由时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的。终身教育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2、终身学习的意义① 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三个方面的挑战。教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要走终身学习之路,成为学习型的教师。② 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应将自己变成“终身学习者”。③ 教师通过终身学习累积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教育以人为本,说明“教书”已经不是教师的全部责任,帮助学生心智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也是教师的责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④ 终身学习提高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教师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可以博采众家之长,这有助于启发创新性思维,构建自己的教学理论,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⑤ 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的体现职业责任意识是从事职业活动时遵循道德规范和工作规则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和品德。教师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承担起社会寄予的期望,就要加强终身学习,以便完善本职工作,即教书育人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⑥ 终身学习使教师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开拓的知识领域能让教师掌握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深层次地探索教材的价值,适应现在的教育需要。(二)树立自主发展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后,就应探究发展的状态,在教师发展上,有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两种状态,主动发展又称自主发展。1、被动发展是由教师外部发起的、驱动和安排的,教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定意义上,对教师的专 业发展是起着促进作用,但是也有局限性,被动接受往往会忽略教师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教师发展的效果受到制约。2、自主发展是自身驱动的,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才能实现,这种发展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自发性、针对性,教师的发展愿望是内生的,发展的方式和内容也是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因此,自主发展带来的收获远远大于被动发展。教师自主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自我诊断,即教师要了解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发展的目标有设计;第二,自我规划,即通过一定的形式设计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一定时期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第三、寻求支持,即主动地寻求各种支持和专业发展的资源;第四、自我评价,即能够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结果、进步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外因是通过内因其作用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发展若离开内因,即会失去主动发展的愿望和动机,不论外因怎么支持都不会起作用;另一方面,发展若离开外因,只强调自主发展,就会与社会、目标脱轨,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因此,我们在强调自主发展的同时,也不排斥被动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将自身的需求与外部的支持条件有机结合,把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结合起来。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的专业展开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展开了多种方式的培训和外部支持,但是作为教师自身也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当今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以下几种途径:(一)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应用基础,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职前培训是专业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二)入职辅导:入职辅导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在刚获得教职岗位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教师初入教学,开始了真正的实践工作,对此,入职辅导提供了一个实践与知识理论结合的过程,让教师把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中。辅导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组织化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采取现场观摩或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的形式。要求教师在观摩的过程中,明确观摩的内容、角度、程序,并仔细感受、体会,在观摩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把在观摩中的体会进行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观摩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使教师的课堂行为变得更自然。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微格教学是对新手型教师进行技能训练、提高新手型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它将新手型教师的教学过程摄成录像,能够使教师更加直接、深入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收获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多。3、教学决策训练。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中最佳的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指导者会向新手型教师展示更恰当的教学行为,同时进行说明,因此新手型教师可以获得近乎实际上课的教学经验,从而改善其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1967 年,特韦尔克设计了训练教学决策的程序:① 向受训者提供即将教授的班级、学生状况信息,包括学业水平、学习风格、班级气氛等;② 让受训者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在指导者的指导下吸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成分,供受训者教学所用。(三)在职培训:教师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性的过程。这就表明教师在整个任教期间都应该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的在职培训有两种途径,即教学反思与校本培训,一个是教师自身完善的过程,一个是外部提供的支持。1、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反思能够及时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实践性的技能,需要通过反思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反思的途径为通过审视教学日志进行反思,通过对照教育理论进行反思,通过与同事交流反思,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反馈进行反思,借助教研员和专家教师的帮助进行反思等。教师的教学反思的环节包括四个阶段:① 具体经验阶段。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进步的空间。因此首要环节就是教师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② 观察分析阶段。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地收集、分析相关的经验,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 ③ 重新概括阶段。明确了问题情景后,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我,寻找新的思想和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④ 积极验证阶段。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应用于实践。因此教师要将策略和思路重新带回实践中验证,观察是否有效,形成最终的总结。2、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的一种在职教师培训,以提高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为目的,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培训是一种外部支持的方式,能够为教师的专业性提供更为专业的发展。(四)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师自我的主动建构过程。自我教育让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发展。一个教师要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教师,甚至是一个专家型的教师,其获得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许多优秀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表明,做反思的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研究教育,是教师获得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