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发布时间:2023-05-12 16:05:11浏览次数:149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摘要:一个厂商和企业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企业的行为不可能规范, 一个厂商和企业的出资者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很有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关键词:利益最大化、厂商和企业目标、债权人、管理原则、利润最大化、管理目标明确厂商和企业的目标,不断提高厂商和企业经济效益,对加强厂商和企业管理,促进两个根本转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明确厂商和企业的目标,不断提高厂商和企业经济效益,对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厂商和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厂商和企业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其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没有目标的厂商和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厂商和企业目标就是厂商和企业发展的终极方向,是指引厂商航向的灯塔,是激励厂商和企业员工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包括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争取顾客、保值增值。一、厂商和企业目标随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厂商和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主体,不仅要生产产品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体现企业存在的价值,而且必须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树立起自己的价值形象,这就是厂商和企业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因此,我们认为将厂商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目标就可以克服前述种种目标的缺点。必须指出的是:(一)价值最大化中的“价值”不是一个纯粹的量的概念,它同时具有量和质两方面含义。从量上看,体现着利润的逐年增加和对国家贡献的增加,以及对职员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质上看 ,体现着企业信誉的提高,形象的优化和对内部职工凝聚力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增长,以及对国家财经法纪的遵守等。(二)价值最大化是指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经过厂商主观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这种“最大化’位该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终极的静态表现。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分解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 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 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 ,这里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
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一)价值最大化是厂商和企业的总目标,它的实现要依赖于若干具体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概括起来我们可将这个总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目标,它们共同组成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科学内涵,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即 MR=MC。(二)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 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1、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2、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 MR=MC 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最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三)厂商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还要求 π 的二阶导数为负数,它表示,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要大于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为正值,而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在 完全竞争市场中为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为负值。三、要使厂商和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必须实现以下原则:(一) 厂商利润最大化需遵循管理决策原则。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管理科学。现代管理学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要素,决策是管理的首要成分,管理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决策的科学性,而决策是由领导人作出的,因此管理决策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关系极大。我国改革开放中无数企业能摆脱困境、走出低谷、扭亏为盈,无不与管理决策做到或基本做到科学化有关。所以管理决策的原则是科学化。(二)厂商利润最大化需遵循资源配置原则。要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原则,首先厂商要解决和协调好企业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或合理化。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问题。只有实现了这个优化才能实现厂商生产效率的优化,促进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在财力资源配置上,借人资本与自有资本的比例应该适当,借人资本中长短期贷款的比例
要适当、资金筹措综合成本力求更低,留存收益应占资金的一定比例。2、在信息资源配置方面,要建立起市场信息库、制造技术信息库、需求量和产销量信息库、新材料新工艺信息库、产品质量信息库、价格信息库、会计信息库等信息网络,尽可能收集整理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克服市场经济下由于信息失灵造 成的决策失误。3、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分流富余人员,实现减员增效,大胆吸收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配置做到协调合理,要牢牢树立人才意识。讲究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尤其要注意配备企业最高管理人员和中层机构的负责人。(三)厂商利润最大化需遵循成本原则。无论制造厂商还是商品流通企业,成本的高低对厂商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凡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无不把成本管理作为 企业管理的重点来抓。因此我们认为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谋求成本的最低化。(四) 厂商利润最大化需遵循财务管理原则。如果说利润最大化目标作为厂商和企业目标并非最佳选择,那么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恰当的。有人认为,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会带来许多弊端,主要是厂商和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可能不择手段,例如厂商因考虑成本问题而不顾环境保护,在产品质量上会偷工减料,还会引起企业短期行为等等,因而提出用股东权益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来代替它,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五)厂商利润最大化需遵循产品质量原则。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厂商和企业的基础,这一观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质量好的产品就能赢得顾客,从而占有市场。它不仅是厂商和企业形象的代表,而且按优质优价的市场法则,还能为厂商和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产品质量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厂商和企业应牢牢树立优质观,不断研究和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更优化目标。以上五方面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实现这五个目标的有机组合,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最终实现。可见,财务目标与厂商目标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它的实现是企业目标实现的有力杠杆,财务目标只是厂商和企业目标的组成部分。明确厂商和企业的目标,遵循管理决策原则、需遵循资源配置原则、遵循成本原则、遵循财务管理原则、遵循产品质量原则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同时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规模经济扩张、范围经济扩张、地域经济扩张等问题,使厂商正确地实现利润最大化。参考文献:〔1〕潘秀德、加强股份制企业民主管理之我见[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24年、60 页-64 页,90 页
〔2〕刘桂斌、论中国企业制度现代化中的矛盾[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2022 年、55 页〔3〕王荣敏、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N]、现代物流报、2022 年、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