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内容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3-05-16 09:05:51浏览次数:30
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内容与运用摘要: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就能到到利润最大。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单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产品产量不会再提高,这就要求不得对经济学的基本规律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进行研究,以便能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关键词: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 生产要素 应用一、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概述(一)基本概念阐述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比就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于是边际产量就出现递减趋势。   或者说是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二)前提条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社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重大突破;第二,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发生变动,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第三, 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二、边际报酬递减律分析 “边际报酬递减律”虽然引进了变量的概念,但它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的,其结论必然有极大的局限性。列宁指出了这一点,从而限定了这一“规律”的适用包围。他认为,要揭示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和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必须用动态的观点看问题,从运动中把握事物。纵然技术的进步是非均衡的,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前进的。因此,经济学家需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无限地提高 “边际报酬递减论”者认为,产量的增加要受有限的不变要素的约束,在农业生产上要受有限空间的约束,这是技术进步所不能抵销的,从而收益递减就是永恒的和普遍的规律。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机械地套用形式逻辑进行演绎的结果。马克思早就指责过类似观点,英国《爱丁堡评论》 ,831 年第 54 卷中有一篇反驳理查·琼斯的文章就指出,不能靠耕种索荷广场来养活整个英国。马克思斥之为“肤浅的见解”。马克思确实承认,“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总是需要有一定的空间,…生产的扩大超过这种界限,也就要求扩大土地面积”,但他这里明确指出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绝对地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从而可以使产量无限地提高。三、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应用探讨某企业管理者发现,Z 产品车削工序由于片面追求减员,没有配备搬运工,操作者需自己从上道工序搬运毛坯件到本工位进行车加工,耽误时间,影响效率,产出难以提高。同时,以技术工人从事搬运工作也是一种技术资源和经济上的浪费。管理者于是采取对策,增加了 5 名搬运工,结果每月人均产值明显提高,由原来的 2 万元增加到 2.5 万元。至此,劳动力这一变动生产要素的产出童达到了边际收益—顶点。但事情并未结束。管理者在尝到甜头后,继续在该工序投放劳动力,又增加 5 名搬运工,负责将毛坯件传递至车床操作者乎中。其初衷是企望节省操作者的非技术劳动时间,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事与愿违,继续增人的后果是人均产值不升反降,由2.5 万元降到 1.8 万元。何以会有如此结果?在这里,固定要素与变动要素之间的比例变化导致了产出率的增减变化。具体来讲,这一时期中,车工工序技术水平、电力供给、设备能力、生产场地等生产要素并未变化,在此悄况下,变动要素即劳动力的调整,只能弥补原来因劳动力安排不合理而没有达到的产出空间。一旦经过调整达到产出顶点即边际收益,后续投人的劳动力就成为不合理的成本支出,例如,投人 10 名劳动力去完成 5 名劳动力即可完成的工作里,而生产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其加工能力并未提高,在此情况下,再增加劳动力就成为无效投人.不但产出难以提高,而且由于人力成本及相应赞用的增加,还会使劳动生产率在已有水平上下降。这种投人如果继续增加,将会使产出率继续下降.直至负值,呈现出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企业管理是一个完整初又裕耍报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加以调整的体系,远比前述例证复杂。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主线,构成了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规避边际收益递减至关重要。边际收益递减与边际成本递增是相对应的,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边际收益的递减必然硕于边际成本的不合理通增,因而解决边际收益递减的秘岌就是通过全面核算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深人研究产出的实物与投人的实物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考虑怎样控制一个时期内的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随时根据实际播要调整投入结构,使之恰到好处并达到收益的 最大化。这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贵,更是企业各管理部门的共同课题。其焦点是,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发现、掌握并控制变动要家的产出率顶点,使各种要素的结合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使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保持协调发展。事实上,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相对照,企业普遍存在边际成本不合理增加导致边际收益不正常递减的问题,因此,在各种生产要素投人的控制方面很有文章可做。比如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应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精确计算,压缩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比如在动力挖潜方面,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电、油消耗,节省能源成本;比如在土地利用方面,应科学布局,腾出更多的土地办更多的事;再比如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又比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实现管理、产品、设备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等等。通过这些固定要家的进步,牵引变动要素投人的科学合理性,从而实现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引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成本核算与传统愈义上的成本核算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促使企业管理者转变思维方式 ,不是消极地进行事后成本核算,被动地承认既定事实.而是以实现产出最大化为出发点,在各个生产环节实施同步成本监控,密切关注并判定各种生产要素的投人量及其相互间的结合是否达到了最理想的结构状态,并根据生产实际不断加以调整,使企业收益始终保持在边际收益即顶点水平。参考文献:〔1〕刘秀光.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2〕韩太祥,陈宪.经济学原理(上册)[M].上海:立信出版社,2004.〔3〕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文档格式: doc,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