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教育技术学》模拟试卷三

发布时间:2023-08-04 00:08:00浏览次数:6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有关信息化教育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A、信息化教育中对数学资源的搜集只通过网络来实现B、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的内涵C、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式D、信息化教育中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模式为讲授/辅导开型答案:C2、下面关于教育技术领域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视听教学背景下的教育的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媒体技术。B、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被学校广泛地应用,这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的主要形式。C、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的。D、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答案:D3、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的“模底”考察“这是属于(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自身评价答案:A4、学习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学习需要”指的是( )A、教师的差距与需要 B、学生的学习需要 C、教学过程的需要 D、教学手段的需要答案:B5、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 )A、学生的生活背景 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C、学生的学习动机 D、学生的年龄答案:B6、想实现输入法中英文快速切换,应使用下列哪种组和快捷键( )A、Ctrl+Shi B、 Ctrl+ 空格键 C、 Alt+空格键 D、 Ctrl+Alt答案:B7、怎样速查找当前网页中的特定字符( )A、点击菜单栏“搜索”图标 B、逐行浏览网页C、点击菜单“编辑 查找” D、点击菜单“查看 源文件” 答案:C8、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答案:C9、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育活动的全部活动,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白,具有和总结性评价栅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是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优劣,分出等或鉴定结果答案:D10、 以下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的是( )A、通过探索治理酸雨的措施,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治理酸雨的基本原理B、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通过参与探究酸雨形成原因的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精神D、能说出我国酸雨类型和酸雨区分布答案:B11、POWERPOINT 的主要功能是( )A、制作电子幻灯片 B、编辑和排版文档 C、处理声音文件 D、制作和处理动画答案:A12、上课时,你发现已连入 Internet 的计算机突然跳出一个对话框“…离关机还有秒”最可能原因是( )A、电脑中毒 B、电脑内存有松动 C、电源不稳定 D、电脑死机了答案:A13、在呈现课件时,你发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过大,应将投影机( )A、上移 B、下移 C、前移 D、后移答案:C14、在呈现幻灯片时,你发现有两张幻灯片的顺序颠倒了,为了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应使用( )A、大纲视图 B、幻灯片视图 C、幻灯片放映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答案:D1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 )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答案:D16、如果教师想保存网页上的图片作为教学的素材,应执行怎样的操作最为方便( )A、选择菜单项“文件”----“另存为”保存全部网页B、利用屏截图;然后在画图软件中截取所需图片保存C、选择菜单项“编辑----复制”即可D、选项中待保存的图片,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答案:D17、在课程的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功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教师应选取的教学方式是( )A、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直到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为止B、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对照练习C、教师做示范之后,学生以此对照,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所学知识点止D、用多媒体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对照戏练习,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答案:D18、如果点击 Window 操作系统中的开始菜单中软件的图标,弹出“缺少快捷方式”提示框是因为( )A 快捷方式已被删除或移动到其它位置B 电脑对创建的快捷方式图标无法识别C 之前在创建软件的快捷方式时出错D 操作系统出现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操作答案:A19、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学进行的根据是( )A、电子作品集 B、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C、blog D、学生行为反应答案:D20、下面哪个不属于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A、个体竞争 B、积极互赖 C、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D、个人责任 E、社交技能 F、小组自加工。答案:A二、多项选择(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包括( )A、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B、以课程为中心的层次C、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D、以媒体为中心的层次 答案:A、B、C2、以下哪些功能是多媒体网络教室的通常都有的?( )A、广播教学 B、交互功能 C、远程控制 D、学习观察功能E、学生管理 F、网络功能 G、电子考场功能答案:A、B、C、D、E、F、G3、以下后缀中属于图像文件格式的包括( )A、*.BMP B、*.JPG C、*.GIF D、*.WAV E、*.PNG答案:A、B、C、E4、“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其典型模式包括( )A、练习型 B、指导型 C、咨询型 D、模拟型E、游戏型 F、问题求解型 G、发现学习型答案:A、B、C、D、E、F、G5、以下属于媒体素材制作工具的是( ):A、MS Word B、CoolEdit C、Premiere D、Photoshop答案:A、B、C、D6、下面属于网页布局类型的有( )A、“国”字型 B、拐角型 C、左右框架型 D、上下框架型答案:A、B、C、D7、我国远程教育发展三代分别是( )A、函授教育 B、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 C、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D、数字化学习答案:A、B、C8、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三种模式分别是( )A、教学光盘播放点 B、卫星教学收视点C、教育城域网D、计算机教室;答案:A、B、D9、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是( )A、课程导入 B、资源准备 C、网络学习组织 D、学习支持E、教学评价 F、教学反馈答案:A、C、D、E 10、以目标为中心来评价教学材料,考虑的方面包括( )A、教学材料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B、内容的覆盖面和完备性C、权威性D、准确性E、通用性F、客观性答案:A、B、C、D、E、F三、判断题(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相比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主要以图像的形式显示教学信息,更能准确地显示事物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运动特性,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情绪。答案:错2、实施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主要需要考虑学习任务、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活动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的因素。答案:对3、Web1.0 到 Web2.0 的转变,概要地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答案:对4、教学资源可以从资源的教育性、资源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答案:对5、网络课程的制作必须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答案:错四、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教学设计参考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它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2、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参考答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3、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参考答案: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是指利用 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4、远程教育参考答案:我国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认为远程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远程教育是指通过远程教学或远程学习实现的教育(包括各类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和社会生活情境中的教育)的总称。狭义的远程教育是指通过远程教学或远程学习实现的各类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也可以称为机构远程教育或学校远程教育。世界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在 20 世纪 80 年代给远程教育总结出 5 个特征: 教师与学生的地理位置相互分离; 受到某个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影响; 应用各种通信媒体来传播教育内容; 提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通信交流; 对学生的教学很少集体进行,没有或基本没有学习团体。5、教学媒体参考答案:教学媒体是采集、传递、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与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简述题(共 3 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1、简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答题要点:(1)共同的信念;(2)完善的技术条件;(3)合格的教育者;(4)持续的专业发展:(5)完备的技术支持;(6)课程标准与资源;(7)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8)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9)广泛的社会支持;(10)有利的政策支持。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答题要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的解释,有助于中小学学科教育尤其是在理科教学中,教师把握并利用学生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与建构新知识或信息,从而更好地保证理科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测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而主张的情景性教学,对深化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助于竞争条件下学风的改善。3、画图并简述教学设计肯普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答题要点: 修改 学习需要 目的 优先约束 课题-工作任务目的 学习者特征 学科内容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 提供的辅助性服务 预测 学习评价 修改 形 成 性 评 价 总 结 性 评 价 (1)强调十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个要素的采取可以影响其它要素的决策。(2)要素间没有线条连接,表明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某一要素。(3)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在这种环形结构模式的中心,说明它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归宿,各要素都应该围绕它们进行。(4)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要素相联系。(5)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从任何地方开始,按任何顺序进行。
文档格式: doc,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