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乡镇试卷)

发布时间:2024-07-16 11:07:51浏览次数:45
2020 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乡镇试卷) 一、给定资料  资料 1  2017 年 2 月,东部 F 市与西部 D 市两地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作计划,3 年来,F 市走出了一条帮助 D 市群众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脱贫路,探索出 FD 两地扶贫劳务协作模式,入选了 110 个“全球减贫案例”。  32 岁的小周与妻子小张,是 D 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两地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夫妇俩于2019 年初来 F 市务工,现在是某塑胶有限公司的员工,“我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元吧,我老婆也差不多。这样下去,我们日子有盼头了!”说起这份工作,小周十分满意。他说,除了工资,只要务工半年以上,还可以享受到 F 市为每人发放的一万多元的各种补贴。目前,他们每人已经领取到了 4500 元补贴,其余补贴将陆续发放。此外,公司专门为他们安排了免费的夫妻房,洗手间、厨房、空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他们在 F 市安下了一个温暖的家。3 年来,像小周夫妇这样的 D 市贫困劳动力,F 市已输转了近万人次。  F 市与 D 市相距 2000 多公里,为实现“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F 市多措并举,从政策保障、薪酬待遇等方面,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务工环境。针对 D 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工作效率较低、工资待遇不高等实际情况,F 市出台政策规定:D 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来 F 市就业的,认定为 F 市就业困难对象,享受 F 市本地的建档贫困户同等的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首次来 F 市就业且就业满足一个月的发放交通补贴 500 元和一次性生活补贴 1000 元;借鉴公益性岗位开发扶贫的经验,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 D 市精准脱贫计划”,每年在 F 市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 2000 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 D 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在最初 6 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 600 元。到 2019 年,务工半年以上的 D 市贫困家庭劳动力,每人可享受 F 市各类补贴 13500 元。  为了鼓励企业安排 D 市户籍务工人员就业,F 市遴选一批企业创建了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对吸纳一定人数以上 D 市劳动力的就业基地(企业),予以一次性奖励。F 市还开展 D 市优秀员工评选表彰奖励活动,每年评选 100 名 D 市户籍优秀员工并给予奖励,目前已有 200 名员工获奖,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了让 D 市员工吃得惯、住得好、留得下,F 市在食宿条件、岗位安排、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优化,体现对他们的特别关爱,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  贫困劳动力可以到 F 市务工,他们的子女如何帮扶?F 市坚持渔鱼兼授,实施智力扶贫。针对部分建档立卡户的子女初中、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缺乏技能的问题,F 市发挥技师学院优势,资助D 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到技师学院免费就读,使他们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建设和服务家乡、帮助家乡人民早日脱贫。这些学生在 F 市上学期间,可以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每位学生每年还可以享受交通往返补贴 2000 元、生活补贴 8000 元、国家助学金 2000 元。对于一些即将毕业的技校学子,F 市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多家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就业创造条件。目前已有 200 多名学生在多家企业顶岗实习。F 市每年还腾出一批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岗位,面向D 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招聘,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学历、放宽专业限制,目前已招聘近 300 名贫困学子来 F 市工作。“我要扎根 F 市努力工作,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当地人民的关爱。”D市贫困学子小黄感动地说。  对于离乡外出有困难的贫困户,F 市将工厂车间“搬”到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实现就地就业、稳定增收。贫困户小何在某服装公司扶贫车间上班,他说:“原来出去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每月 4000 多元工资,老婆也有 2000 多元,我们俩既赚了钱,也顾了家。”目前在这家服装公司的扶贫车间已安排了 140 名当地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100 人。截至 2019 年底,F 市已推进 25 家企业在 D 市落地,建设“扶贫车间”89 个,带动 1800 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 F 市与 D 市结对帮扶以来,两地扶贫劳务协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企业和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扶贫劳务协作“FD 模式”。目前,已累计组织输转 D 市贫困劳动力就业上万人次,直接带动 2 万多名 D 市贫困人口脱贫,组织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占整个东部地区输转总数的近一半。  FD 扶贫劳务协作模式,成为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班唯一教学案例,推动全国东西部扶贫工作优化升级,贡献了“东部智慧”。 资料 2  从 2015 年 9 月开始,在 S 市 H 街道洪储小区当了近 30 年居委会主任的老朱,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立法的神秘感一下就被打破了,立法工作就在家门口,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这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 2019 年,垃圾分类成为百姓讨论的热点话题。“生活垃圾,究竟怎么分?垃圾分类标准不仅直接关系到管理效果,而且关乎民生,立法过程备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承担了《S 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的意见收集工作,目的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建议原汁原味地提上去。”朱主任说。  79 岁的老夏是洪储社区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立法非常热心。“在条例草案的听证会上,关于垃圾分类标准的问题讨论十分热烈。”老夏记忆犹新,“我从老年人的视角发表了意见,建议按照大多数市民熟悉的四分法来分,分类搞得太复杂,老年人记不住。”“真没想到,我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入法了。”老夏激动地说,“这说明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征集不是摆样子,老百姓的想法能在立法中切实得到体现。”  不仅要传递群众好声音,还要关注好不同群体的立法心声。“比如,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阶段,对中小企业和创业基地、基层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等不同方面,都要征集意见。”H 街道人大工委龚主任介绍,基层立法联系点还要注重向人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善于把“法言法语”转化成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加强法治教育。“两年多来,1800 余人次参与立法意见征询,10 余个立法问题成为社区公共议题,其中两个进入 2018 年 H 街道社区代表会议议题,成功推进了多个社区服务项目。”龚主任说。  “让专业的意见渗透到法律条款中。”S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刘主任表示,对于一些涉及特定知识和专业领域的立法,在广泛征集基层民意的同时,积极征集专业人员的意见,对于提高立法建议的采纳率大有益处。在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时,某律师事务所的吴律师正好办理过一起老年人遭女儿虐待的案件。“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中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内容比较明显,而家庭还应该包括老年人, 特别是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吴律师说,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意见时,她提出了这项建议,最终被采纳。  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 S 市 C 镇人大,共设立了 36 个采集点,各采集点着重吸纳退休或者在职法律工作者、教师、工程师等各行各业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热心人,组建了群众智囊团。“目前,群众智囊团有 150 人,C 镇人大还专门聘请了 4 位专家学者组成了专家顾问团。”C 镇人大钱主席介绍,这样收集上来的意见更专业,也更能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促进立法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农村集体聚餐场所很多,如果发生食物中毒,处罚对象是谁?是聚餐的承办者、举办者,还是场所提供者?还是要明确被追责主体的法律地位。”在《S 市食品安全条例》征求意见时,C 镇人大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建议,并得到了采纳,促进了农村聚餐管理更加规范化。 资料 3  “真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M 乡王乡长快人快语。王乡长正在负责完善贫困户档案,要了解“家庭人员构成,住房改造前后照片对比,种植养殖种类及数量,扶持项目公示,会议记录,入户走访情况,满意度调查”等内容。一方面,因为建档的需要,要填写大量的表格等资料,另一方面,表格的内容很细致,不到贫困户家中实地调查那是不行的。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繁琐,有时候要来回跑很多趟。 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而一旦某件事成为舆情热点,不仅会大大增加基层工作量,而且让基层干部倍感压力。经历过几次舆情热点事件,M 乡宣传干事小陈已经略有心得:尽快披露事实,优先回应网友质疑……然而小陈坦言工作不易:“国家强调依法治国,事情处理起来都有程序,需要时间。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造成舆论影响迅速放大。”“一次该地出现旅游纠纷,消息在网上飞快传开,网友一边倒地批评当地,可是通过调查却发现,其实是游客挑衅,虽然最后真相大白,可还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小陈说。  基层,是整个社会的“地基”。这个“地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时代的主流。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目前绝大多数政策落地都在县乡。从脱贫攻坚到民生保障,再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入户做群众工作,都离不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忙得脚打后脑勺,加班是常态,但干部们几乎都没加班费,R 市有关部门对一些乡镇的调查显示,乡村干部平均每天工作 10 到 11 个小时,不少乡镇干部五六年没休过假。  “忙、累、压力大”是很多乡镇干部的深切感受,不过,乡镇干部们也都认为乡镇工作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 C 乡党委李书记从 1998 年至今已在 5 个乡镇工作过,乡镇的每个岗位几乎都干过,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业发展、土地问题、安全生产……能最深刻地了解中国农村,最全面地锻炼干部能力。李书记说,基层工作经历让乡镇干部的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工作方式也更接地气,他们也很感谢这样的历练。 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强调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而且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相关政策也更多向基层干部倾斜。”李书记说,“干部想更长远发展,基层工作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经历。”   不过,在李书记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乡镇工作独特的成就感,“我们很多人都是农村出生,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农村,改变家乡面貌,帮助农民做点事,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C 乡地处贫困地区,李书记带领群众克服海拔高,交通条件差,缺工人、缺材料等困难情况,在三个月内改造了 71 栋房子,“看着很多贫困户欢欢喜喜搬进新房,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够造福一方乡土,有一种梦想正在一点点的实现的感觉,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 资料 4  只因看了一眼岩山,从此她就与岩山结缘。她就是 D 市岩山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小孙。几年前,小孙从一所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 D 市商务局工作,有一次,市委、市政府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她随着实践小组来到了岩山。  “太美了!”小孙被岩山美丽的风景深深震撼,花红柳绿,山清水秀,真是如诗如画。当地淳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村民更令她印象深刻。不过,令她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岩山的贫困。岩山村共有 1345 户、4130 人,其中贫困户占 60%,人均耕地不足 0.8 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村。脱贫是这里的村民一代又一代的梦想。如果能帮助岩山村这样长期贫困的地方摆脱贫困,人生该是多么有价值啊!小孙的心里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  此时,D 市正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巧合的是,岩山村正是商务局的对口扶贫村。小孙主动请缨,担任岩山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从驻村工作开始的第一天起,帮助岩山这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沉甸甸的责任,便落在了小孙的肩上。刚入村时,小孙准备先找村民了解情况,但却听到了这样的风凉话:“咋还派个女干部?一个城里女人能干啥?”  为了开好头,获取村民的信任,她和工作组同事,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走家串户查找穷根,入村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对全村所有贫困户的走访,做到村里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都了然于心。  随后,小孙与工作组同事组积村民参加手工纺织、月嫂服务等培训班。与此同时,他们筹集资金,在全村开工建设引水上山工程,彻底改变了村里几十年来山上缺水的状况。春节前,贫困户饲养的年猪还在愁销路,工作组全程参与推销,终于换来了 80 多万元沉甸甸的“过年钱”……一连串雪中送炭的实质性帮扶拉近了村民和工作组的距离,村民们被小孙这位“女干部”的真情付出深深打动。 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是驻村帮扶的首要工作。”小孙深有感触地说。为此,她和工作组同事带着村民党员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为了提高村干部、村民代表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小孙多次带领他们到县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明显感觉到岩山的民心齐了,村干部的干劲足了,水平高了。”小孙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 如何用工业化理念改变村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尽快引进增收产业项目为村民创造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就业岗位,实现更多人的致富奔小康,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每天都要琢磨的“大事情”。工作队得知外省一家大型现代纺织企业老总是 D 市人,有回乡投资的想法,便第一时间与他取得联系,进行对接和项目考察。小孙在充分了解到该纺织项目是非常适合岩山村的好项目后,便积极与企业老总沟通招商想法。针对企业提出的十几个落实投资的实际问题,工作组到市、县、乡项目主管单位咨询政策、寻求支持。仅仅 5 个多月的时间,工作组就协助企业完成了项目选址、各项手续办理、厂房建设、员工培训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目前,一个依托“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建立 起的纺织产业园区,正在岩山渐渐成型。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村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可以实现既拿薪金又领股金还得租金的长效增收,岩山村的脱贫梦正在逐步实现。  “咱们岩山再也不是那个靠天吃饭的穷地方了。现在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村民喜滋滋地指着驻村工作组的办公室说,"变化就是从孙书记和她的队员到咱村来的那一天开始的。 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北方最大的坯布集散地。”一个更大的梦想在小孙心中一点点描绘。环境越来越好,梦想越来越大,“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信念和情怀不会变。” 二、作答要求  (一)东部的 M 市拟借鉴“FD 模式”的成功经验,和西部的 N 市开展扶贫劳务协作,请根据给定资料 1,提出 M 市具体的实施措施。(20 分)要求:(1)内容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晰;(2)不超过 400 字。【参考答案】一、出台专项政策保障就业。1.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资质认定,享受本地同等补贴;2.对首次来F 市就业且满一定时间的,发放交通、生活补贴;3.实施“企业千岗定向精准脱贫计划”,创建扶贫基地,开发优质岗位,除工资外享受额外补贴。二、优化生活环境稳定就业。1.遴选企业创建就业扶持示范基地,对吸纳一定人数者给与奖励,并鼓励企业安排就业;2.开展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奖励优秀员工,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3.优化员工食宿、岗位安排、薪酬、工作时间等,体现人文关爱。三、智力帮扶促进就业。1.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资助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就读,给予交通、生活补贴及助学金;2.搭建平台,组织校园招聘,给学生创造学习锻炼和就业条件;3.专设岗位,定向招聘,并适时降低学历、专业限制,解决贫困生就业。四、扶贫车间实现就地就业。产业西迁,鼓励在当地建立工厂车间,推进企业落地,带动群众实现就地就业、稳定增收。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 2,谈谈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在 S 市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20分)要求:(1)内容全面,概括准确,条理清晰;(2)不超过 300 字。【参考答案】1,促进人民当家做主。立法公开化,参与立法更加便捷,提高群众参与感。2,利于征集各方意见。群众参与反馈意见建议,真实传递群众声音;关注中小企业和创业基地、基层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等群体的立法心声,从不同方面征集意见。3,便于普法宣传。做好解释工作,将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语言,潜移默化地加强法治教育。4.有效推进基层治理。多个立法问题成为社区公共议题、社区代表会议议题,成功推进社区服务项目。5.利于专业意见渗透。对涉及特定知识和专业领域的立法,积极征集专业人才的意见,提高了建议采纳率。6.促进立法规范科学。组建群众智囊团、专家顾问团,确保意见更专业,更能准确反映基层诉求。(三)给定资料 3 中提到“‘忙、累、压力大’是很多乡镇干部的深切感受,不过,乡镇干部们也都认为乡镇工作是他们无悔的选择。”请根据给定资料 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 分)要求:(1)理解全面,分析透彻,条理清晰;(2)不超过 300 字。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指乡镇工作任务重、开展难,而干部却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忙、累、压力大”表现在:1.扶贫工作事务繁多、琐碎,工作时间长,加班常态化,休假少,福利待遇难保障;2.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舆情事件多发,影响大,舆论压力大。“无悔的选择”指基层工作意义重大:1.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能服务群众,促进改革发展、政策落地;2.更好地历练个人。深刻了解中国农村,锻炼综合能力,让工作方式更接地气;3.能获得成就感。改变乡村面貌,为民办事。因此,政策要向基层干部倾斜,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基层工作经历。  (四)给定资料 4 中提到村民眼中的变和小孙心中的不变,根据你对此的理解,以“变与不变”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章。(40 分)要求:(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不少于 1000 字。【参考例文】坚守为民初心实现脱贫致富“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从靠天吃饭到产业脱贫,变的不仅是农村的经济、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也是听天由命向自力更生转变的观念。这些“变化”的背后,则是“不变”的支撑。这种“不变”就是共产党人服务为民的信念,是基层干部扎根一线的情怀,更是千千万追梦人的拼搏底色。基层干部应始终坚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理想信念,保持干实事的初心情怀,深入基层、履职尽责,以民为本,解决群众“燃眉”之事,不断拉近干群关系。脱贫前,岩山村物质生活相对贫乏。面对村民的质疑与不信任,扶贫干部怀揣一颗真心,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走家串户查找穷根。在了解了村里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之后,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条件,发展传统养殖业。与此同时,在扶贫中也重视扶技,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开设各种技能培训班,提升群众的生产发展水平。诸如此类,看似件件皆小事,可件件也都是群众心上事,一连串雪中送炭的实质性帮扶拉近了村民和工作队的距离,也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更是为村容村貌的改善和乡风文明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想实现乡村的真正转变,实现脱贫致富梦,除了坚守初心,坚持实干导向,也需要坚持以增产增效增收,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作为长远发展的目标。农村脱贫致富,最重要的就是物质经济条件的改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提高群众收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发展的核心,亦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但仅发展传统产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依托当地特色产业的同时,招商引资,发展加工业,进行深加工,并将文化故事融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销路,提升收入。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乡村人口流失的问题,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就业,反哺乡村自身,增加乡村的活力,从而真正找到穷根、治好穷病、摘掉穷帽。不变成就了乡村的改变,但脱贫致富的背后,是基层干部不断加强学习,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实践。“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驻村帮扶的首要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正如“太行山愚公”李保国同志一样,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初心不动摇,带领村委班子不断开展学习先进农业知识,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数十项,推广的林业技术更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可以说,万亩荒地变绿洲,万千贫困人口变富裕,正是依靠李保国同志为首的基层干部们扎实的知识、先进的技术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这迅猛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主动求变以更好的适应时代,但更要坚 持不变,坚守初心、坚定梦想、一心为民,才能够绘就出“全民奔小康”的蓝图,兑现“一个都不掉队”的誓言!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