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试试卷(高二答案)
发布时间:2023-04-20 17:04:22浏览次数:110第一卷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风蚀(shì) 关隘(yì) 根茎(jīn) 不屑置辩(xiāo)B.晌午(xiǎng) 邪恶(è) 泥淖(nào) 争红斗妍(yàn)C.涟漪(yī) 砾石(lì) 黑黝黝(yǒu) 伤痕累累(lěi)D.脊椎(jí) 荆棘(jí) 着急(zhāo) 一宿未合(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邪风细雨一泻千里指手划脚说长到短B.弱不禁风不可名壮如愿以尝不记其数C.沧海一栗望尘莫急兴高彩烈各书己见D.藕断丝连辗转反侧不名一文即物起兴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相濡以沫(唾沫)锐不可当(相当)家喻(明白)户晓匿(隐藏)名 B.见异思迁(变动)孜孜(勤勉)不倦潜滋(滋润)暗长秀颀(高) C.姹(娇艳)紫嫣红受益匪(不)浅臭名昭(显著)著归省(探望、问候) D.锋芒(才干)毕露深恶痛疾(疾病)运筹(策划、计划)帷幄嶙峋(突兀)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A.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24.本文属于()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4分)25.本文是依次从()方面说明“信息”的。(3 分)A.本质概念价值类别 B.概念特征变革价值C.概念类别变革价值 D.特征概念类别价值2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 分)27.判断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 分)① 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② 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③ 第四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否则,就不符合实际了,表达不准确。( )④ 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置,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三、语言运用(6 分)在下列文句的画线部分填入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往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
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这个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呢?请以“窗外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见闻,你的体验,也可以写你的思考,你的想象;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要求:(1)所写内容要与话题有关;(2)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 800 字;(5)不得抄袭。高二汉语文一.选择题。12345678910CDCBBAACBD111213141516CDDDCB二.阅读阅读一17.文中指柳树多姿而美好。(意思相近即可) 18.“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19.去掉“在
……时”或者去掉“使”都可以20.要求仿写的句子结构相似,修辞手法相同,字数相近。参考例句:①与雨点一起弹琴②与晨曦一起漫步 21.这里的问句并非有疑而问,突出描写了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对小鸟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意思相近即可) 22.文章的前面部分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鸟的美和可爱,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第⑧段改用“她”,把小鸟人格化,将小鸟看成是人类的朋友,并从小鸟的身上得到许多人生感悟,从而把对小鸟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学生言之有理即可。23.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参考答案:小鸟装扮了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人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欣赏美;人要向小鸟一样,虽然普通平凡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小鸟的身上,人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阅读二解题思路24,识别类型,可从说明对象的属类和说明的内容来加以识别。识别说明顺序,可以运用排除法:非时非空即逻辑。(事理说明文)(逻辑顺序)25,(B)要仔细阅读全文,尤其要弄清楚第二、三、四段都是围绕概念,即“什么是信息”说明的。第三、四段举例说明“信息”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具有某种意义。弄清了这些,答案就不会选错了。
26,识别①,要注意它揭示的是“信息”这一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不是部分本质特征。前者属于下定义,后者属于作诠释。识别②,要注意它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它把同类归在一起;形式上,它用了分号。分类别识别③,要注意“和”是介词,而不是连词,“和……同等”是作比较的结果。27,解答①,要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1句话联系起来,答案就清楚了。解答②,可参考第2题的思路解说。解答③,可运用比较法,看删后是否符合实际。解答④,要弄清“加工”的含义比“生产”更进了一层,这里是指对原信息加以筛选、提炼,使之达到更完美的标准。因些,两个词如果对调,就不符合逻辑了。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须的过程。C.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D.追求梦想,与其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著名的农民企业家虽然开办了该市第一家外来打工者子弟学校,招收了 200 多名新生,但这对 10 万多名外来打工者的子弟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B.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C.这家宾馆不仅设施完备,环境舒适,而且服务周到,常常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6.选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阳光为生命所必须,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A.虽然但是却因而B.因为所以又所以C.即使但是却而且D.如果但是又因而7.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A.绿草如茵思想僵化规模宏伟神情惊慌B.歪曲事实条理分明创立学说打扫干净
C.望风而逃平静安详通宵达旦我的老师D.同甘共苦沁人心脾辨伪去妄承上启下8.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 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房价居高不下的势头。 ⑵ 我们只有经过的推理论证,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⑶ 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 A.阻止精确很大B.阻挡精细很强 C.遏制精密很高D.遏止精心很多9.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刚发行的《祝福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专家认为,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非凡成就的关键。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喜欢看历史剧,尤其是大明宫词。B.“到底走不走啊?你。”妈妈不耐烦地说。C.这次作文竞赛用什么形式呢?命题?半命题?还是话题作文?D.他看着漫天的飞雪,不由感叹道:“多美啊!”11.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曙光顽皮地挥舞着透明的画笔,随意地涂抹着。(拟人)B.小摔跤手低着头,两只黑宝石似的眼睛敛神凝视,神采飞扬。
(比喻)C.我头重脚轻,每走一步,都感觉像是踩在棉花堆上。(比喻)D.我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反问)12.下列句子缩句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句是()A.清晨,在蒙蒙细雨中,我们乘坐的客轮航行在三峡的巫峡江面上。(客轮航行)B.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穿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戈壁。(工作人员横穿戈壁)C.由教育部主办的教师书法、绘画、摄影展览 9 月 8 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隆重开幕。(展览开幕)D.当老师郑重地把闪光的国徽别在我们胸前的时候,我们一下子觉得长高了许多。(我们长高了许多)13.依据语段内容将下列短语填入括号内,排序正确的一项()① 喷红流彩②子实新萌③含苞待放④果实已初具规模⑤微露金蕊 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有的半开着,();有的翩然怒发,();有的花瓣已落,();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挺立在枝头随风摇曳。A.③⑤①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①⑤②④③ D.③⑤①②④
14.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能成为中心句的一项是()A.湿地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B.湿地是动植物以及人类的乐园。C.湿地是“自然之肾”D.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又能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从而改善环境;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喻为“自然之肾”。湿地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是向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料的地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5.选出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_________,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C.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D.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16.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顶是( )A.《石壕吏》杜甫唐代诗歌B.《变色龙》契诃夫俄国寓言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现代说明文D.《故乡》鲁迅现代小说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36 分)鸟是树的花朵①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叶繁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② 终于,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③ 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④ 树枝上的鸟儿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⑤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我说,一
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呵。⑥ 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鸸的歌声和舞蹈?⑦ 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当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它们都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那就是一棵最浪漫的花朵。⑧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细想起来,我记住的鸟可不少。因为,我认定她是树木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⑨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在观看一树的小鸟时,使我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我知道,有时候一只鸟嘴也是红的。(选自《散文》有删改)17.在下面的横线上解释第⑥段中“婀娜”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婀娜:18.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
微而富有弹性。”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3 分)19.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你修改后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 分)病句:在观看一树的小鸟时,使我多少有些惭愧。改为:20.阅读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发挥你的想像,在后面再仿写一个结构相似的句子。(3 分)21.揣摩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体会此处的问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22.文章的前七段称代小鸟用“它(它们),而第⑧段改称“她”,你是怎样理解这种人称变化的?(3 分)23.作者在文中说:“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为什么说人也会感谢鸟呢,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4 分)阅读二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①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②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③ 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 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