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7《园林史》考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05 09:07:13浏览次数:48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园林史 【 0647 】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问答题(共 5 题,每题 25 分,选作 4 题)1、世界造园系统分为哪三大造园体系,各有什么特点?2、试论述唐代文人园林特点? 3、促成中国古典园林向自然式山水园(原文:风景式)发展的因素?4、为什么说东都苑(隋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园林全盛期的到来?5、试比较西湖和颐和园的异同1.答:世界造园系统分为东方、西方和欧洲三大系统。中国东为东方系统的代表,主要特色是山水园林;叙利亚、波斯为西亚系统的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和教堂园;意大利、法国为欧洲体系的代表,主要特色是规则式建筑布局为主,植物配置为辅。2.答:(1)、背景:唐代,山水文学兴旺发达。文人经常写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备一定能力水平。这些文人处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中憔悴。他们都希望在园林的林泉丘壑中寻求精神的安慰寄托。(2)、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下,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所具有的清新雅致格调,得到提高和升华。这种园林更侧重于赏心悦目。(3)、园林外在表现:表现为与环境的契合,顺应自然之势,并力求简朴。如构成要素多用茅草屋顶的建筑、起伏的地形、置石以及模拟自然状态的理水等。3.答:(1)、崇尚自然生态美的山水审美观。把优美的自然物联系于人与事,把自然风景作为品尝,游观的对象。远古视自然为神灵的化身,器物上用动植物的装饰纹样。自然的审美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领悟。(2)、“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秦汉时“天人感应”说认为天象与自然界相互感应,天人和谐的哲理主导和环境意识的影响,园林要保持顺乎自然的、理性的、有秩序的自然,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3)、“君子比德”于自然物。将大自然的某些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理想的君子:道德与行为应赋予大自然,导致人们对山水的尊重。(4)、神仙思想。时代的苦闷和思想解放,人们借助神仙这一浪漫主义幻想方式表达破旧立新的愿望,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神仙境界事实上是再现山岳风景和海岛风景,促进园林风景式发展。4.答:(1)、西苑大体上沿袭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山上有道馆建筑具有求仙和游赏用意。(2)、用十六组建筑群结合水道的穿插而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则是一种创新的规划方式。(3)、完整的水系与“积土石为山”相结合而构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山水空间,而龙鳞渠绕经十六院更需要依据精确的竖向设计。(4)、山上的建筑时隐时现,反应建筑技巧的提高。(5)、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丰富。-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