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2年《城市经济学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5-31 14:05:22浏览次数:28
第 2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 )A. 中央地方分税制B.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C. "收支挂钩超收分成"D. 承包责任制2. 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发展状况是( )A. 规模较小、数量很少B. 规模数量稳定、形成大都市连绵区C. 规模扩张、数量猛增D. 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3. 重庆地区的城市属于哪一种城镇体系 A. 金字塔型 B. 多核型 C. 网络型 D. 带状型4. 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由帝国主义控制的工商业城市具有什么特点。( )A. 生产型、商贸型B. 消费型C. 单一生产型D. 生产型、消费型5. 环境承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A. 规模强度广度B. 规模速度广度C. 规模强度速度D. 强度速度广度6. 城市环境污染具有( )的特征A. 多源复杂综合B. 多源复杂独立C. 强度高范围广D. 多源排放速率大污染源的强度高7. "孔雀东南飞"现象反应的是流动人口的哪一种流向( )。A. 向心流B. 梯度流C. 反差流D. 洋流8. 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A. 20 世纪 50 年代B. 20 世纪 60 年代C. 20 世纪 70 年代D. 20 世纪 80 年代9.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 )个层次 A. 一B. 二C. 三D. 四10. 预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年可以达到 50%。A. 2005B. 2010C. 2015D. 202011.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源泉是( ) A. 投资拉动 B. 出口拉动 C. 内需拉动 D. 进口拉动12. 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是指( )A. 城市自然环境B. 城市人工环境C. 城市的社会环境D. 城市的经济环境13. 最早系统研究地租问题的是( )A. 威廉.配弟B. 亚当.斯密C. 大卫.李嘉图D. 马克思14. 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社会在分工B.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C. 私有制的出现D. 生产关系的变革15. 关于城市化发展的 S 型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 ) A. C 越小,表明城市化发展越慢 B. C 越大,表明城市化发展越慢 C. R 越小,表明城市化发展越快 D. R 越大,表明城市化发展越快16. 城市经济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A. 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城市问题,以经济分析的角度来阐明城市是如何按经济规律运行的B. 以经济分析角度来分析城市建设问题C. 试图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城市的发展趋势D. 用经济学原理研究城市问题,从而进行城市规划17. 城市发展的根据是( )A. 聚集经济效益B. 道路交通的发展C.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D. 城市工业商业发展 18. 城市的大规模崛起始于( )A.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B. 自由贸易的发展C. 剩余产品的出现D. 社会分工的出现19. 石油行业属于哪一种市场( )A. 完全竞争B. 不完全竞争C. 完全垄断D. 寡头垄断20.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农村拉力,城市推力B. 城市推力,农村拉力C. 城市拉力,农村推力D. 农村推力,城市拉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城市规划在优化城市用地中的作用包括哪些( ) A. 满足适度规模 B. 优化土地配置 C. 强化集中功能 D. 提高产出效率 E. 提高土地的价值2. “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是流动人口的流向问题,下列选项中不能正确反映这种流向的是A. 向心流B. 梯度流C. 反差流D. 洋流3. 城市生产力结构包括( )A. 城市的所有制结构B. 城市的技术结构C. 城市的投资结构D. 城市的产业结构E. 城市的产品结构4.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主要有( )A. 环境收费B. 财政补贴C. 强制刺激D. 指令性管理E. 押金制度5. 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包括哪些( )A. 渗透B. 扩散C. 对流 D. 辐射E. 传导6. 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城市总体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的研究对象( )A. 农业生产B. 工业生产C. 第三产业D. 信息产业7. 以下哪些不是工业社会时期城市特点( )A. 城市规模较小数量很少B. 城市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C. 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D. 城乡融合差别缩小E. 城市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区8. 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包括( )A. 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经更快的速度进行B. 大城市过度密集C. 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D. 交通技术条件极大改善E. 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9.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代表观点主要有:( )A. 增长极限论B. 发展轴理论C. 大力推动论D. 梯度理论E. 贫困恶性循环论10.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 ) A.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B. 人口的聚集 C.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D. 物质与资本的密集 E.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11.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经济意义包括哪些( )。 A. 广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B. 取之于地、用之于地 C. 促进社会和谐 D.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竞争 E. 有利于集约用地12. 金融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有( )A. 筹集资金,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后盾B. 调配资金,引导城市产业结构优化C. 加强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D. 组织结算,保障商品经济顺畅运行E. 灵活运用经济杠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13. 经济区不包括的内容有( )A. 强大的政治中心B. 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C. 成熟的市场条件D. 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E. 畅达的流通渠道14. 下列哪些城市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城市( )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重庆E. 广州15. 关于城市化发展的 S 型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C 越小,表明城市化起步越早 B. C 越大,表明城市化起步越早 C. R 越小,表明城市化发展越快 D. R 越大,表明城市化发展越快 E. R 越小,表明城市化发展越慢16. 运用城市财政资金的原则有( )A. 量入为出量财行事B. 坚持计划讲求效益C. 发展经济广开财源D. 取之于民用之于城E. 公平分配合理负担17.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征收的原则有( )。A. 按不同城市征收B. 按不同地区征收C. 按不同性质征收D. 按不同对象征收E. 统一标准征收18. 城市的密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人口的密集 B. 交通的拥挤 C. 文化的密集 D. 物质和资本的密集 E. 建筑物的密集19. 城市土地市场的经济特征包括哪些( )。 A. 市场的垄断性 B. 供给的稀缺性 C. 土地的昂贵性 D. 地产的不动性 E. 房地的融合性20. 城市产生的基础包括。( ) A. 社会分工 B. 生产力的发展 C. 生产关系的变革 D. 私有制的产生 E. 国家的出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1. A 2. C 3. A 4. A 5. C 6. A 7. B 8. B 9. 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D 16. A 17. A 18. C 19. D 20. D 二、多项选择题(6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1. ABCD 2. ACD 3. BDE 4. ABCE 5. AB 6. ACD 7. ADE 8. ACE 9. ABD 10. ACE 11. ABD 12. ABCDE 13. BDE 14. AB 15. ADE 16. ABD 17. ABCD 18. ACD 19. ABDE 20. BC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