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运筹学 ( 第3次 )
发布时间:2023-08-11 18:08:52浏览次数:42第 3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0 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1. 运筹学要求模型的变量、参数与方程式( )、可以控制。A. 可以组合B. 可以计算C. 可以测量D. 可以识别2. 分枝定界法最多增加与原问题( )个数相等的约束式。A. 决策变量B. 约束条件C. 约束不等式D. 约束〉=0 的决策变量3. 原问题的某一约束为松约束,对偶问题的对应变量约束为( )。A. 松约束B. 紧约束C. 两者都有可能D. 无限制4. 表上作业法的初始基可行解必须有( )。A. m*n-1B. m*nC. m*n+1D. m*n+25. 动态规划将复杂问题变成多个( )的静态问题。A. 单阶段B. 2 阶段C. 少于 3 阶段D. 比原阶段数少很多6.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是描述实际问题的抽象( )。A. 矩阵形式B. 符号形式C. 数学形式D. 图形形式7. 匈牙利算法进行调整时,直线交叉处的元素( )。A. 加上直线覆盖元素的最小值B. 减去直线交叉处元素的最小值C. 加上没有被直线覆盖到的元素的最小值D. 加上直线交叉处元素的最小值8. 关于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定存在可行解B. 必有最优解
C. 可能存在最优解D. 可用线性规划求解9. 设计好的复杂问题的状态应具备( )特点。A. 必须可知B. 个数不宜过多C. 能传递一定信息D. 满足马尔柯夫性10. 运筹学有针对性地表述( )的基本特征。A. 研究模型B. 系统规律C. 决策变量D. 研究对象11. 图解法的凸集内有( )可行解。A. 1 个B. 2 个C. 3 个D. 无限个12. 解是线性规划的基本解但不满足约束条件,则该问题一定不会( )。A. 无解B. 无可行基解C. 存在至少一个解D. 无最优可行基解13. 运筹学的应用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用来解决工业管理的( )问题。A. 进度优化B. 成本规划C. 系统调度D. 复杂系统14. 现代企业管理是经营管理型,( )是核心问题。A. 计划B. 领导C. 决策D. 控制15. 机会成本是指实际中的某种( )。A. 丰富资源B. 稀缺资源C. 特定资源D. 近似无限资源16. 原问题决策变量约束为无约束,对偶问题的约束条件不等式连接符号为( )。A. >=B. <=
C. =D. 无约束限制17. 分段隐枚举法对网络图的( )进行选择。A. 随机阶段B. 非关键阶段阶段C. 关键阶段D. 每一阶段18. 线性目标函数可以取( )。A. 极大化B. 极小化C. 极值化D. 特定化19. 分枝定界法最多增加与原问题决策变量个数( )的约束式。A. 少一个B. 多一个C. 相同D. 以上都可能20. 原问题的某一变量约束为松约束,对偶问题的对应约束条件为( )。A. 松约束B. 紧约束C. 两者都有可能D. 无限制21. 运输问题若有 m 个供应商,n 个销售商,则最多有( )个决策变量。A. m*n-1B. m*nC. m*n+1D. m+n22. 整数规划模型在其( )基础上附加了决策变量为整数的约束条件。A. 对偶问题B. 逆问题C. 松弛问题D. 标准型问题23. 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研究的研究角度( )。A. 一样B. 近似C. 不同D. 没有可比性24. 二战中关于运筹学内容方面的类似研究称为( )。A. Organization ResearchB. Order ResearchC. Operations ResearchD. Optimization Research25. 原问题决策变量约束为>=0,对偶问题的约束条件不等式连接符号为( )。A. >=B. <=C. =D. 无约束限制26. 运输问题若有 m 个供应商,n 个销售商,则基变量个数为( )。
A. m*n-1B. m*nC. m*n+1D. m*n+227. 动态规划没有采用的求解方法是( )。A. 顺序解法B. 逆序解法C. 最速下降法D. 分段隐枚举法28. 匈牙利算法得到最优解时,覆盖 0 元素的直线数( )。A. 等于矩阵次数-1B. 等于矩阵次数C. 等于矩阵次数+1D. 与矩阵次数无关29. 割平面法每切割压缩一次都要再增加( )。A. 约束式B. 切割约束式C. 压缩约束式D. 扩展约束式30. 动态规划有( )限制。A. 阶段数B. 维数C. 节点数D. 层级数31. 运筹学有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A. 个人收益优化B. 社会效益调整C. 资源合理配置D. 公平性调配32. 使目标函数实现极值的基本可行解不是( )。A. 最优基本可行解B. 帕雷特解C. 最优解D. 最优点33. 若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有可行解,根据敏感性分析准则应该( )。A. 现有解仍为最优解B. 用单纯形法求新的最优解C.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新的最优解D. 引入人工变量用单纯形法求新的最优解34. 资源数小于任务数的目标最小化分派问题需要( )。A. 增加资源数至等于任
务数,并赋任意值B. 增加资源数至等于任务数,并赋 0 值C. 增加资源数至等于任务数,并赋 M(无限大)值D. 可以直接求解35. 运筹学有明确的( )和为实现目标所具备的各种必需条件。A. 目标构建B. 目标要素C. 目标要求D. 目标规划36. 一对对偶问题,若一个有最优解,则另一个也有最优解,且( )。A. 前者较大B. 后者较大C. 一样大D. 没有必然联系37. 极大化线性规划约束问题在( )时,无基本可行解。A. 假、小、空B. 虚、小、空C. 假、大、空D. 虚、大、空38. 一对对偶问题的解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A. 都有最优解B. 都没有可行解C. 一个有可行解且没有界最优解,另一个没有可行解D. 一个有可行解,另一个必然有可行解39. 一战中,丹麦工程师爱尔朗的工作成果是运筹学( )的数学模型基础。A. 存储论B. 对策论C. 图论D. 排队论40. 决策变量表示一种( )。A. 现象B. 规律C. 活动D. 事物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 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1. D 2. A 3. B 4. A 5. A 6. C 7. C 8. C 9. C 10. D 11. D 12. C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C 19. C 20. B 21. B 22. C 23. C 24. C 25. A
26. B 27. D 28. B 29. B 30. B 31. C 32. B 33. C 34. C 35. C 36. C 37. C 38. D 39. D 4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