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10 22:09:40浏览次数:52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摘 要行政监督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的重大研究课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权利的制约那么它的社会将是无序的、混乱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行政监督机制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许多新特点,党内监督和政协监督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这些新特点的存在对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的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比如如何提高党内监督的效果、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监督热情和维权意识、如何健全社会主义行政监督法律建设,这都是我们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中针对行政监督的产生、作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分析,并针对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对策,特别是文中提出的关于提高行政监督机关的独立性、把好公务员进入口关和出口关、逐步开放新闻播报自主权等都是根据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特点总结出来的对策,希望对于健全我国行政监督机制、提升行政监督效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由于本人知识所限,对政府机关具体运作也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文中关于责任问责制、审计检查、行政复议等内容没有进行具体的阐述和介绍,这将是我以后需要去学习和提升的地方。1
检举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但是由于这种监督方式不具备强制性,而且我国老百姓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权利意识不强,所以具体实施起来其实效果并不理想。5.舆论监督这是最近十分盛行的一种监督途径,这种监督方式是运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甚至是口头转达的方式,对于社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进行检举揭发披露,让他们的这种腐败行为被曝光出来的一种监督方式。他对于促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廉政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效果比较直接和明显。6.社会团体监督所谓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是指工会组织、共青团、妇联的一种监督形式。由于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组织,他们的根本利益一致,所以可以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和建议,但是这种监督途径运用很少。二、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一)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形成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在政务院和县市以上的人民政府内设立了人民监督委员会,以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否履行职责,特别是在1986年恢复并确认国家行政监察体制设立监察部后,检察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促进社5
会主义经济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法纪,廉政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59年是行政监督机制的初步阶段,在这个时间里面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国民生活中初步引进法治的观念,并在社会生活中倡导权利和监督理念;第二阶段:1959年到1976年是停滞阶段,195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监督机关被撤销,国家将主要工作由经济发展转到阶级矛盾上面,导致我国的社会基层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行政监督停滞不前;第三阶段:1978年到1986年是恢复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将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逐步恢复并确认了行政监督体制,在中央设立监察部,地方也设立了相应的配套部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使行政监督机制得到了长效的发展;第四阶段:1986年至今是稳定发展阶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行政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都逐步丰富化、多样化,我国行政监督在学习国际行政监督优秀经验的同时,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行政监督机制。(二)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不足之处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政监督机制,从总体上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系统、有效的体制,但由于历史遗留和落后的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6
需要,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原因,我国行政监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如1997年颁布了《行政监察法》对于监督主体的工作程序就缺乏统一的规定,如宪法规定国家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视察检查,审议提案,专题调查等,但对这些监督方式的进行及监督内容;审议后对政府工作不满意或不通过,政府是否要承担工作的和法律的责任;政府的法律、规定、决议怎样报送人大审议;审议程序;生效制度等都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这将影响将监督的质量和力度①。主要表现在:1.行政监督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专门的监督法律体系和制度规范我国现有的关于行政监督的法律比较分散,很多都是针对一两个具体问题分别制定的如规定公务员不许经商、不许公款旅游、不准买卖有价证券、不准在社会团体兼职等,但是这些法律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步较为完善、专业性强的监督法以及规范政府行为的行政程序法、行政道德法。另外在现有的行政监督体系中还存在自己制定规范,自己执行规范的情况,而出现问题后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来裁决,俗话说“有权力就会有腐败”,这种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行政监督方式很难做到监督监督到位,更多的是滋生腐败侵犯人民权利,危害社会,损害政府形象。2.行政监督主体独立性不强,在监督过程中缺乏权威性现在在我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各个地方都设立了专门的纪律监督委员会、人① 张永桃主编:《行政管理学》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51-265.7
大常委会、组织部、行政监督局等一大批从事行政监督的部门和组织,但是这种监督机构并非全是专门从事行政监督工作的,而是拥有一部分行政监督的权利,由于这种权力的附加性,让一些行政监督机构主体不明,如组织部既要负责日常的组织部门的常规工作,又包揽一些监督工作,故而监督起来效率不强,效果不明显;并且我国关于行政监督还没有形成一整套从上到下的层级系统,这也导致在这些部门就算是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后,也不是由他们来处理,进而缺乏威慑性,甚至出现一种监督不起作用的情况。另外如果地方的“一把手”在行政监督的分工上对象不明确,分配错乱也会导致监督的不到位①。3.行政监督中监督不力、执法不严行政监督中出现有法不依,违法办案,官官相护,致使公民或团体在申诉过程中难以得到公正的裁决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第一,行政监督方式不科学,行政监督的错位。现行的行政监督体系都是上级监督下级的一种监督方式,但是全面的监督应该是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以及平级之间的监督这三种途径②。我国的《行政监察法》虽然对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监察程序、法律责任等作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但是其规定并没有解决一级政府组织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受到监督的问题。所以行政监督的错位导致部门的领导干部行政权力的使用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方式,有权力就有腐败,领导干部使用权力没有了监督,就会导致一些部门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出现,有些严重的甚①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 年工作规划 [J] 2008:8-13.② 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60-74.8
至会出现部门集体腐败的情况,前段时间网络上爆出的某市一部门以考察为由集体出国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第二,责任问责制实施不完善导致行政监督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我国当前行政监督是权、责相分离,导致在发现行政监督客体出现腐败问题只是对其本人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而没有对其监督主体进行相应责任的追究,这就导致监督主体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某机关如果受纪律监督委员会的监督,那么如果该机关中如果出现了违纪违规、滥用职权、行政不作为的情况,不仅要对本人做出相应的惩罚甚至是刑事追究,也要对该纪律监督委员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以鞭策他们更好的去实施自己的监督责任。4.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不健全且缺乏对监察人员自身的监督机制国家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经济建设上,导致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普遍存在着人员少、经费欠缺的情况,但是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承担繁重的监察任务,二者不平衡致使在行政监督过程中不能迅速的集中力量处理违法案件。另外,监督工作是一项责任心、原则性极强的工作,需要监察人员组织纪律性强、业务能力突出、法制观念浓厚。但是现有的监督部门人员素质偏低,在监察过程中遇到阻挠、说情、包庇等情况事很容易被腐蚀、拉拢和收买,导致一些监督部门在工作中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同时在查处出有人违法乱纪常常因为关系好、或者朋友说清就网开一面,下不为例。而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纪违规行为的嚣张气焰,缺乏监督的威慑作用,致使行政监督工作难以正常实施,影响9
执法监督的严明和公正。5.人民素质偏低、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实施现有的行政监督机制下,一方面我国人民总体受教育程度有限,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权利意识不强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导致人民群众的监督主动性不强,自身权利使用意识不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实施不力,对于老百姓、纳税人还是保持一种警惕甚至是敌对的心理,拒绝提供相关的政府信息和资料,导致群众监督在很多情况下如同一张空头支票。去年国务院要求各个部委公布部门财政预算却遇到很大的阻力,很多部门都不愿意公布相关的信息,有些部门就算是公布了预算报表也是一个粗略的报表,而不是详细的预算报表,导致人大的审议各部委财政预算中困难重重,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导致行政监督工作难以顺利实施、权力运行得不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因素。6.新经济形式下的新问题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一步步走进国际化的大舞台政府权力开始增多,更多的涉及到辖区人民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行政权利的使用上开始逐步的转变和完善;同时20世纪初伴随着“服务性”政府战略的提出,政府的职能开始逐步由行政指令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以前的“管理”和“治理”逐步转变为“服务”①,对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行政监督机制没有能够跟上行政权利的进程和发展态势,这将不利于行政监督权利的实现,也就不能实现制约行政权力、① Janet V.Denhardt and Robert B.Denhardt , New Public Service : Serving ,not Steering (M.E.Sharpe , 2003) [M] ([美]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10
确保行政权力合法利用的任务,可能会导致行政权利使用的泛滥,这将不利于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最终将不利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对策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主体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国家行政监察机关、党的纪律监督委员会、审计机关、民主党派、群众、社会团体等,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建立和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我们就要从各个主体出发来制定相应的对策。(一)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1.全国人大要抓紧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规范和行政道德规范想要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就要从法律方面做好制度规范,确保行政监督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只有先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做到后续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97年颁布的《行政监察法》对行政监督的机构、人员、任务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随有些监督主体的程序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并且地方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规范,所以要建立起一步完整的、专业性强的监督法,健全行政监督的程序法和行政道德法。同时地方应抓紧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要求和本地实际的行政执法程序法规,作为本地域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补充性程序规范。11
2.建立起一套独立于行政权之外的监督体系,提高行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①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在行使行政监督权的时候才能按照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来进行。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中国的法院、检察院系统,现行的法院是一种是一种典型的垂直管理模式,由上级部门直接管理,业务运行基本上脱离同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框架,而且特别强调业务的敏感性和保密性,脱离地方政府管理序列,不受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约束,直接由省级或者中央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人、财、物、事”。这样就能保证其独立性,确保审理案件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得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审判结果。(二)全面推进高效廉政政府建设1.要确立公开的政务观念广大的公民要想做到监督,首先就要知情,没有知情权就不用谈监督了,所以对于行政机关要积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将自身权力的运行公之于众,接受公民的监督,积极做好政务公开制度、信访制度、公开举报制度的建设,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凡是能够公开的用权行为都要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规范和减少自由裁量权,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有效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好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我国前段时间推行“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府”,就是希望政府能够将自身权力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效果予以公开,以① O.C.McSwite , Legitima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Sage , 1997)( [美] 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 法性》)12
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进行监督。2.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对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业务培训,努力建立起一支文明、高效、勤政的专业监督队伍。坚决避免粗暴执法、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如2008年发生的天门城管打死人事件(环卫局工人在垃圾填埋处倾倒垃圾时与村民发生冲突。魏某经过事发地点,下车用手机摄像,城管工作人员制止摄像,并强行收缴手机,对魏文华进行殴打,魏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做好执法队伍的职业培训和业务培训,相信这样的事件还是可以避免的,不至于出现最后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对天门城管打人致死案判定四名被告人孙代榜、熊巍、鄢志明、胡落红犯故意伤害罪,各判处六年、五年五年、三年有期徒刑。基于本案的犯罪事实、性质,同时考虑上述法定和酌定情节,法院依法对四被告人均予以减轻处罚①。这对于我们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提出了很大的疑问,所以这方面必须加强。3.审计机关应切实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经济监督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已经越来越频繁,比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2010年11月30日的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张美芳贪污受贿案、2011年1月山东齐河原财政局长贪污受贿案、2011年1月龙泉征地拆迁办副主任叶正秋贪污受贿案等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与经济监督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党政机关经济问题必须从严审查,发现问① 新浪新闻关于《天门城管打死人事件》的报道 [N] 2008.13
题,及时处理。4.做好“双向”监督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出现贪污犯罪、违法乱纪的情况层出不穷,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应该做好体制方面的防护,在赋予行政监督机关监督权的同时也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逆向监督权力,这样才能遏制监督权的泛滥,避免我们的行政监督人员知法犯法借用手中的监督权来大做文章,从中收受贿赂、大发横财的情况。同时也能避免官官相护官员勾结的情况,损坏地方政府的形象、减缓地方经济建设的进程、阻碍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情况。5.做好行政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完善公务员廉政工程首先行政机关应该把好公务员的入口关和出口关。现在想要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是凡进必考,但是在具体的考试、考察中要做好公务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考察,确保公务员在思想上都有较高的觉悟和认识,而不是单纯了为了钱和权;另外对于公务员的引退和退休都要做好账目核查和廉政考察工作,不能出现离职以后才发现问题的事后监督情况。对于出现违纪违规、以权谋私的情况一定要严肃处理、从严处理。例如前段时间网络盛传的标题为“昌江县畜牧局23名工作人员,8人顺利转正吃‘皇粮’①”的新闻,经调查发现这八个人都是与畜牧局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事件最后昌江县县委书记唐剑光召集紧急会议,对上述8名进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人事关系进行冻结,待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出来后① 新浪新闻《昌江县畜牧局 23 名工作人员,8 人顺利转正吃“皇粮”》的报道 [N] 2008.14
关键词:行政监督;现状;问题;对策2
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公务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样的闹剧可能就不会出现了。只有我们把好这两个关口,才能从体制上起到全方位的监督。(三)强化司法机关监督职能1.认真履行职责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行政复议是行政监督中常见的行政监督方式,是指行政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近年来行政复议机关收到的行政复议申请有逐年上升趋势,在行政复议部门建立相对独立的复议委员会,聘请一部分专家,同时赋予复议委员会相对独立的裁决决定权,保障专职复议人员的相对独立性,在工资待遇、职务升迁上不受行政首长的控制,有利于更迅速、更准确、更有效地解行政纠纷,维护好公民和法人的切身利益。此外,在复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听证制度,回避制度,双方当事人质证和辨证制度,复议案件材料公开制度等,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公正性。2.公检法部门做好行政监督的责任问责制明确划分行政监督的权利范围和监督对象,并将行政监督效果引入公务员自身考核审查,并作为奖惩、晋升的依据。只有将行政监督的效果与自身奖惩、升职结合起来,引入责任问责制,对于出现公务员贪污受贿、违纪违规、以权谋私的情况,既惩处违规本人,15
也对行政监督单位进行责任问责,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切实的落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3.法院、检察院要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监督机关要努力克服由于隶属关系、平行关系、利益关系导致的无权监督、无力监督无法监督、不愿监督的情况,重点查办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贪污受贿、循私枉法、严重失职渎职的案件。(四)提升党政监督的能力1.切实做好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摒弃公务员队伍中的官僚制,树立起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廉洁负责的工作作风,逐步改变行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历史状况,树立起党政干部的服务群众的意识,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做决策、定计划首先为人民着想。2.健全党政监督的方式原有的纪律监督委员会权力过小,在监督方式上是属于自己对自己的监督模式,具体的操作中不免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并且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总是存在“监督就是揭自己的短、监督不利于我党形象的塑造、监督就是不信任”①等思想,对监察部门① 毛细荣:论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律对策 [J] 2008(12):22-23.16
而言,要克服那种担心监督影响政府形象、影响同志关系的心理障碍,增强监督的责任意识。对被监督的执法部门而言,要明确监督是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是爱护执法人员的有效措施。应该说及时的发现并解决行政机关中的“老鼠屎”才是塑造良好政党形象的重要途径。3.扩大其他参政党派监督的权利和范围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他们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但是参政党在行政监督方面的权力一直是亟待改革的方面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总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参政党的行政监督权,让他们参与到行政监督的行列中是顺应时代变化、历史潮流的选择,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另一方面能够扩大监督队伍,促进监督机制的健全解决好我国的腐败问题,促进公务员廉政建设。(五)逐步提高群众法制观念1.要大力宣传民主,加强公民思想教育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制约,广大人民的权利意识不强,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缺乏维权意识,更加不知道维权的途径,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普及公民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才能逐步增强群监督的意识、增强群众监督的力度。如2009年发生的成都市天回镇女房主自焚事件,女主人以死相争未能阻止政府组织的破拆队伍,最后“自焚”于楼顶天台,事17
后政府部门将其定性为暴力抗法。对于类似的事件老百姓之所以选择所谓的暴力抗法的方式就是因为面对政府的强制力,受害人面对具备强制力的行政机关,不知道改怎么维权,所以加强维权意识教育显得格外重要。2.公民自己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我们作为中或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树立起一种主人翁意识,积极关注国家的政策和大事要闻,并积极参与民主活动,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和维权意识,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不公正待遇是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六)做好对大众传媒的引导1.逐步放开关于新闻方面的自主权虽然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对于社会舆论导向方面必须做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是这种控制应该是属于总体控制层面,而不应该属于新闻消息的封锁层次,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力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而知情权就是其中的一项基本权力逐步放开新闻方面的自主权,便于媒体对于社会新闻的披露。舆论在西方有“第四权力”①的美誉,虽然说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只要加以节制和控制,还是可以来为监督工作服务的。2.防范西方思想的入侵,做好本土监督文化的保护工作① Janet V.Denhardt and Robert B.Denhardt , New Public Service : Serving ,not Steering [M] (M.E.Sharpe , 2003) ([美]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18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孤立,而在和平时代他们一般采用文化侵略、思想侵略的方法,他们会传扬一些个人极端文化、个人主义的东西,比如集会游行、静坐请愿甚至以个人能力来对抗政府的极端英雄主义,这些思想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积极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国其实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思想上做好防控工作,并倡导合法有用的维权方式,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又确保公民权力的保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结 语行政监督一直是广大学者特别是法学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国家的权利,因此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许多新特点,党内监督和政协监督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而这些新特点的存在也对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的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提高党内监督的效果、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监督热情和维权意识、如何健全社会主义行政监督法律建设,这都是我们面临和19
亟待解决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要使社会主义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所作的《序言》中,他又指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人们赋于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①。就是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的时候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应根据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新情况,不断修正缺陷,弥补不足,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权力监督制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由此,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成为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行政权力运作的基本规则。① 温家宝: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R] 2008:47.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 人民出版社 2007:1315.20
最后,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以及一些对策的分析,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行政监督的作用、特征、意义,并加入到行政监督的大军中来,我国的行政监督途径多种多样,广大人民的加入必将壮大行政监督的实力,增大行政监督的范围,切实的运用自己的监督权,让那些违纪违规、以权谋私的行为得到应由的惩罚,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主要参考文献[1] 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60-74.[2] 方贻岩主编:《西方行政思想史》.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42-44.[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 人民出版社 2007:32-43.[4] 胡建淼:《行政法学》 [M] 法律出版社 2009:145.[5] 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8-63.[6] 毛细荣:论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律对策 [J] 2008(12):22-23.[7] 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32.[8] 王沪宁,竺乾威主编:《行政学导论》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25.[9] 温家宝: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R] 2008:47.[10] 张永桃主编:《行政管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51-252.[11]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论行政监督体系的健全与完善》http://www. chinalaw.gov.cn/article/dfxx/z+zyj/200910/20091000141667.shtml[12]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08:8-13.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22/content_8417974.htm.[13] 百度文库《行政监督》的内容介绍 2010.[14] 新浪新闻关于《天门城管打死人事件》、《昌江县畜牧局23名工作人员,8人顺利 转正吃“皇粮”》的报道 [N] 2008.[15] 钱江晚报关于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张美芳贪污受贿案的报道 2010.21
[16] 怀特:《行政学概论》(美)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464.[17] 腊山正道 (日) 行政学总论. 北京:中华书局,1934:102-104.[18] B.Guy Peter ,The Future of Governings [M]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66)([美] 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19] Janet V.Denhardt and Robert B.Denhardt , New Public Service : Serving ,not Steering [M] (M.E.Sharpe , 2003)([美]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20] O.C.McSwite , Legitima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Sage , 1997) ( [美] 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22
Abstract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s always the major subjects of the scholars, if a country has no rightrestriction, it would be in disorder and chaotic. China, as a socialist county, compared with someforeign countries, it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has many new features. And amongt h e m , inner p a r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C o n s u l t a t i v e C o n f e r e n c e s u p e r v i s i o n a r e t h e m o s toutstanding one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new features has put forward many new problems andchallenges to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such as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of inner party supervision, how to improve people's supervision enthusiasm and rights protectionconsciousness, and how to perfect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All these are problems ought to be solved immediately. Th e a r ti c l e p r e se nt s th e p r o d u c t i o n , r o l e , s t a t u s a n d pr ob l e m s o f ad mi n i s t r a t iv e s u pe r v i s io n ,combined with a full range of case studies presented and analyzed. And I put forward specific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t o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f s y s t e m o f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s u p e r v i s i o n ,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o n t h eproblems proposed in the text,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ependence of administratives u p e r v i s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c o m m a n d o f t h e c i v i l s e r v a n t s ’ s e r v e t h e p e o p l e , a n dgradually opening the autonomy of the news broadcast. All these are put forward under the new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I h o p e t h e s e w i l l p l a y a p o s i t i v e r o l e i n t h ep e r f e c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s u p e r v i s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 a n d t h e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f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However, because of my limited knowledge, I don’t have an all-sided and in-depth knowledgeo f t h e a c t u a l o p e r a t i o n o f g o v e r n m e n t a g e n c i e s . A n d t h e r e i s n o s p e c i f i c e l a b o r a t i o n a n dintroduction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accountability, audit inspection,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and so on. I will learn and improve my knowledge of these sub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tat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1
目 录一、行政监督的研究背景.......................................... ...1(一)行政监督的产生及内涵.......... ........ ........ ........ ........ .....1(二)行政监督的作用.......................................................1(三)行政监督的类型.......................................................2二、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3(一)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形成.......... ........ ..... .. .. .. .. .. .. .. .. .. .. .3(二)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不足之处.......... ........ ........ .............4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对策..................................6(一)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 ............6(二)全面推进高效廉政政府建设................. ............... ..........6(三)强化司法机关监督职能.......... ........ ........ ........ ........ .....8(四)提升党政监督的能力...................................... ............9(五)逐步提高群众法制观念.......... ........ ........ ........ ........ .....91
(六)做好对大众传媒的引导.......... ........ ........ ............. .. .. ..10结 语..................................................................11主要参考文献.................................. .......... .......... ..122
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一、行政监督的研究背景(一)行政监督的产生及内涵“行政权力也叫做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依法拥有的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和能力。”①由于行使行政行为时行政主体是通过行政人基于行政职权,依法代表国家,并为实现国家所规定的目的所做的行为,执行权力的个人便由此成了掌权者;同时行政权力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强制性,由于这种强制性的存在,导致个别公务员在实施行政权利的过程中会违规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利来为亲人、自己或者本人所在的组织或利益团体谋取利益,这就叫做腐败。记得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说过这样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正是由于行政权力的运行中存在滥用权力、违法乱纪、侵犯公民权利、管理无力、行政不作为等一系列情形的,因此出现了权利监督机制,用以制约行政权力的滥用确保权力的合理使用,确保行政机关的高效运作。也就是说因为有行政监督的存在,才使行政权利的实施有另一方权利的制约,使权利达到均衡和制约。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由此,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成为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行政权力运作的① 胡建淼:《行政法学》 [M] 法律出版社 2009:145.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 人民出版社 2007:32-43.1
基本规则。总的来说,行政监督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等多种社会力量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法律与遵守纪律情况所进行的检查、督促、指导和纠正活动。(二)行政监督的作用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他能够确保行政权力的良性运用,保证权力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政府在公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正如怀特在《行政学概论》一书中指出监督的作用“首为政府效率,由此可确得行政行动与效率之调和及一致;第二为公民利益之维护,以防官吏侵及宪法中之个人自由;第三为社会福利,促使行政机关自认非其本体之法律。与此三种利益相符者为三种方式之监督,即行政、司法及立法者是也。”①具体来说,行政监督的作用在于:第一,能够确保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行政监督机制的存在为老百姓保障自身利益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确保政府工作人员的秉公执法,在执行行政权力时是基于广大人民的利益,使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严厉惩处公务员队伍中违纪违规、滥用权力、行政不作为、侵犯老百姓权力和利益的情况,能确保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第二,能够鞭策公务员,使其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杜绝在运用权力时违纪违规① 怀特:《行政学概论》(美)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464.2
以权谋私。在我国作为公务员,他们行使权力第一点就是要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能够使政府的活动置于广大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行政体制上对于行政权力的使用进行监督和制约,确保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务员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的问题,对公务员进行警示和告诫,确保了行政权利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第三,能够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使政府的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进入二十一世纪,政府的活动已经由管理、治理转变为服务,如果政府不能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将不利于政府社会管理活动的开展。第四,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行政监督的过程就是一个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学习,强化权利意识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三)行政监督的类型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主要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大类,内部监督包括人大的监督、党内监督、司法监督等,外部监督包括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按照行政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1.人大监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管理国家的一3
种方式,他作为最高级别的监督途径,他们的职权包括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听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年度工作进行监督。2.党内监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党的执政地位的结果就是在政府部门中很大一部分公务员都是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党,同时又执掌着国家政权,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运行机制要求在中国共产党内必须有相关的组织构架来对自己的党员进行,对中共党员在掌握国家富赋予的权力时的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制约,从而确保广大党员的纯洁性。3.司法监督西方早在中世纪的时候就由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要求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运用立法权和司法权对于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制约,中国的司法监督就是基于这种思想,并根据国际行政学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建立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监督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司法体系组织上的独立性和执行上的强制性来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确保行政权力的合理使用。4.群众监督这是比较普遍的监督方式,主要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揭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