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5-02-20 09:02:04浏览次数:3
第七节 生命质量评价  基本概念  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QOL),又称为生活质量,由美国经济学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社会学意义上的QOL 可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研究人口群体的生活质量,微观层次研究个体和家庭的生活质量。20 世纪 70 年代末,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生命质量研究,探索疾病及治疗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形成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范畴。    生命质量的构成  对于生命质量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生命质量构成的差异。WHO 的生命质量测定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6 个领域。  尽管目前对生命质量的构成尚未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研究者认同 HRQOL 的测定包括:生理问题 (症状,疼痛)、功能(活动)、家庭良好适应、精神、治疗满意度、对未来的取向、性及亲密行为 、 社会功能、职业功能。  评价内容及工具  评价内容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1. 生理状态   反映个人体能和活动能力的状态,通常包括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和体力适度等三方面的内容。  ( 1 )活动受限:包括三个层次:躯体活动受限 ,如屈体、弯腰、行走困难等;迁移受限,如卧床、不能驱车、不能利用交通工具等;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如不能自行梳洗、穿衣和进食等。通常所说的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指穿衣、进食、洗澡、上厕所、室内走动等五项指标,这些也是康复评价最常用的指标。     ( 2 )社会角色受限 :人的社会角色表现为担当一定的社会身份、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执行相应的社会功能。健康问题常引起角色功能受限,包括主要角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等。角色功能受限不仅反映患者的生理状态,而且还受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状态的影响,是反映患者生命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 3 )体力适度:主要指个人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和虚弱感。 体力适度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社会角色在日常活动中所支付的体力是不同的,因此病中或病后所表现出的体力适度也是不同的。     2. 心理状态 所有的疾病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主要是情绪和意识变化。  ( 1 )情绪反应 :情绪是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包括正向体验如愉快、兴奋、满足和自豪等,以及负向体验如恐惧、抑郁、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反应是生命质量测量中最敏感的部分,不仅直接受疾病和治疗措施的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的变化,也会间接地从情绪反应中表现出来。    ( 2 )认知功能 :包括时间与地点的定向、理解力、抽象思维、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反映的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由于认知功能的改变是渐进的,因此认知功能 在生命质量测量中不是一个敏感指标,是否纳入生命质量测量内容要依研究目的和对象而定。    3. 社会功能状态 包含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交往和社会资源。根据社会交往的深度,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社会融合,指个人属于一个或几个高度紧密的社会组织,并以成员的身份参与活动;  二是社会接触,指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如亲友交往和参加集体活动等;  三是亲密关系,指个人关系网中最具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关系,如夫妻关系。  社会资源不能被直接观察,只能由个体来判断并通过直接询问个体来进行测量。社会资源的测量代表了个体对其人际关系充足度的评判,包括与能够倾听私人问题并提供实质性帮助和陪伴的亲友的联系。    4. 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 1 )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 :指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的自我评判,是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指标。这类指标在生命质量评价中非常重要,它反映在疾病和治疗的影响下,患者生命质量的总变化,同时也反映患者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选择。由于指标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影响因素很多,在实际情况下常常不很敏感。  ( 2 )满意度与幸福感 :二者同属于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良好情绪反应。满意度是对待事件的满意程度,是人的有意识的判断。幸福感是对全部生活的综合感觉状态,产生自发的精神愉快和活力感。在生命质量评价中,满意度用来测定患者的需求满足程度,幸福感用来测定患者整个生命质量水平。  测评工具  按照不同的目的和内容,生命质量的测定可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访谈法、观察法、主观报告法、症状定式检查法、标准化的量表评价法。这些测定方法是在生命质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使用过的,测定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同,适用条件也不相同,标准化量表测定是主流。  1.常用的评价量表  良好适应状态指数(QWB),36 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欧洲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Q-5D),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功能指数量表(FILC)、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系列等。  2.选择或建立量表 生命质量评价所用的主要工具,即量表,主要来自两种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量表,二是重新制定新的量表。一般说来,针对某一研究的需要,如果存在适宜的外文量表,应 将引进外文量表作为首选,这样,研究成果便能和国际同类研究进行比较。  根据不同的测定对象和目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构成略有不同,一般包括条目、维度、领域和总量表四个层次。条目是量表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所有备选的有关条目的集合称为条目池;维度由若干反映同一特征的条目构成;领域指生命质量中一个较大的功能部分,由若干密切相关的维度构成,如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若干领域构成一个完整的量表。  (1)选择量表  量表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设计者的测量主题和测量目的。   2 )评价的层次 :有的生命质量量表测量的是生命质量的综合值,如良好适应状态指数(QWB),主要用于卫生经济学评价;还有一些生命质量量表仅仅测量生命质量的一个方面,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等。  3 )通用型工具与特异型工具 :通用型工具主要反映人们生命质量中共同的特性,用于描述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和不同人群的生命质量的差异。相反,特异型工具包含很多与人群特征或疾病密切相关的内容,用于测量特定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  4 )量表的特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是评价量表质量的基本指标。 量表特性的全面考评还包括对量表的应答负担、调查方式和文化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信度和效度等特性随着样本的不同而不同,研究人群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评价。  5 )内容的文化适应性 :将西方的量表应用于中国不失为一条捷径,但由于文化差异,不能将量表直接翻译过来就使用,而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使之成为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新的量表,并经过预试和性能测试后才能使用(即汉化)。即便是自行开发的量表,如果应用于不同的亚文化人群,也要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  (2)建立新的量表:生命质量量表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从测定概念的确立及操作化定义、条目的形成及筛选、量表的考评及修订等一系列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方法。  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及目的;  ②建立研究工作组;  ③测定概念的定义及分解;  ④提出量表条目形成条目池;  ⑤确定条目的形式及回答选项;  ⑥条目分析及筛选;  ⑦量表的量分方法;  ⑧预试与修改;  ⑨量表性能评价。  应用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一些通用性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并不针对某一种疾病患者,测评的目的在于了解一般人群的综合健康状况,或者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指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发展水平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疾病负担的评估  鉴于慢性病病程长、较难治愈,很难用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治愈率来评价。肿瘤与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测评是医学领域 HRQOL 研究的主流。  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  传统的健康状况指标如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曾是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主要指标。近年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医学终点,不同疗法或干预措施对于患者功能和良好适应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评价。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使用 SF-36 量表评价健康结果。  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  长期以来,有关药物或治疗方法的选择都以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为基础。HRQOL 可帮助医生判断具体治疗方案或预防康复措施的实施与否,会对患者今后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通过测定与评 价患者在不同疗法或措施中的生命质量,为治疗和预防康复措施的比较与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卫生决策的重要任务是选择重点投资目标。要做到合理优化地分配卫生资源,就需要确定什么地方需要卫生资源,哪一项投资产生的效果最好。成本 - 效果分析是配置卫生资源的基本依据。 传统的成本-效果分析效果指标往往比较单一、局限,如生存年数、死亡率、患病率等,不能综合反映卫生服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生命质量评价为完善成本-效果分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近年来,许多研究采用生命质量效用值和质量调整生存年等作为效果指标,将成本-效果分析又推进了一步,通常称之为成本 - 效用分析 。对卫生部门来说,最大的效益就是给人群带来更多的生存年数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1. 质量调整生存年  在传统寿命计算方法中,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把健康人的生存时间和患者的生存时间等同看待。长期失能或卧床的患者,其生命质量是不完善的,应该从他的生存时间中扣除不完善部分,由此获得健康生存时间。生命质量评价提供了衡量生存时间质量的方法,如质量调整生存年(QALY)的计算综合反映了个体或人群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数量。  2. 效果评价  医疗干预的效果评价,通过接受某治疗和未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作配对研究(如比较临终关怀疗效来决策护理医院建设),便可比较相同生存时间内的生命质量的差异,其差值便是治疗带来的效果。  3. 成本 - 效用评价  单凭效果评价不足以构成决策的依据,决策还需考虑单位成本所带来的效果。目前,西方医学界用每拯救一个质量调整生存年所需要的费用(成本)作为成本/效用指标(即 COST/QALY)。相同成本产生最大的 QALYs 或同一 QALY 对应的最小成本就是医疗卫生决策的原则。   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  作为一个健康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提高生命质量正在成为医学或社会发展的目标。对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整个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  【例题】在生命质量评价中,“角色功能受限”反映病人的  A.生理状态  B.心理状态  C.社会功能状态  D.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E.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在生命质量评价中,“角色功能受限”反映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  【例题】下列不属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内容的是  A.生理状态  B.重视病人生存时间  C.心理状态  D.社会功能状态  E.主观判断与满意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重视病人生存时间不是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  【例题】生命质量评价内容一般不包括  A.个人执行角色的能力  B.个人心理功能状态  C.个人所处的家庭规模大小  D.个人健康状态  E.个人的主观感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个人所处的家庭规模大小不是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例题】下列何种测评是医学领域 HRQOL 研究的主流   A.肿瘤与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测评  B.一般人群的综合健康测评  C.卫生资源的配置测评  D.卫生服务方案的综合测评  E.卫生服务效果的指标测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肿瘤与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测评是医学领域 HRQOL 研究的主流。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